诸子漫談之《管子-国颂》

天機漫談1739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国颂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牧:放牧;民:百姓。务:劳务、劳作。泛指工作。

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泛指各个行业自身的规律。

守:维护、守护。仓廪:国库。

释义:政府管理民众,要象放牧一样,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以道德礼法为准绳,给予民众充分的自由权利。生产要根据时节进度辛勤劳作、科学生产。收获之后,要如实登记纳税上缴国库。守护财富,保持勤俭节约,避免浪费挥霍。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释义:地方富足,便会吸引外阜人才落户;国家富足,便会吸引外籍人才移民境内。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既不会背井离乡,也不会移民国外。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释义:国库充盈,政府官员们则会知礼守节。国家盛典既不会敷衍了事,也不会奢靡无度。老百姓衣食无忧,便有荣辱观。不会因为生存的压力而被迫接受资产阶级、官僚阶级压迫和奴役。

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服:服饰。泛指衣食住行的豪奢等级。

四维:礼、义、廉、耻。泛指道德风尚。

释义:上层阶级的衣食住行豪奢有度,他的亲朋好友便会团结在旁,不会因相形见绌而弃他而去。礼义廉耻高张、社会整体道德风尚盛行的背景下,政府的施政方针才能得到迅速、切实的落实和执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省刑:减少刑罚。指犯罪率降低。

文巧:巧言令色,文过饰非,掩盖真相,粉饰太平。

释义:要想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关键在于禁止砖家们巧言令色、文过饰非、利用华丽辞藻粉饰太平、掩盖真相的社会风气泛滥。守护国家的稳定繁荣,关键在于不断修复礼、义、廉、耻四维,弘扬说真话、做实事的社会道德风尚不被破坏。

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祇山川,敬宗庙,恭祖旧。

鬼神:看不见的灵魂。泛指人们在不受监督、不被别人知晓的时候。

释义:要想让老百姓听党的话,响应政府的号召。就要让老百姓知道敬畏和自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这样即便没有监控摄像头,人们也不会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也不会有一发生事故,摄像头就坏了的现象出现。保护山川河流不被破坏污染,尊敬祖宗长辈,恢复孝悌忠义的社会秩序,珍惜祖先遗留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继承并发扬光大。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释义:不根据行业自身的时节进度生产,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根据所处市场环境的需求而生产,则不能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

野芜旷,则民乃菅,上无量,则民乃妄。

野芜旷:土地荒芜荒废。泛指自然环境被破坏。菅:奸邪。

释义:无休止的能源开采、滥砍滥伐、工业废气、废水、废料的排放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导致疾病肆虐。各级政府官员不能自律自省,则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便会盛行,导致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被破坏。失业人口便会剧增。老百姓丧失了生计就会违法乱纪、为非作歹。

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璋两原,则刑乃繁。

释义:不禁止砖家叫兽为贪官污吏们文过饰非、粉饰太平,老百姓也会上行下效,为谋私利不择手段。禁文巧和张四维这两条做不好,社会整体就会混乱无序,人人都违法乱纪。

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此段不须释义而读者自明。

  • 转载请注明 诸子漫談之《管子-国颂》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833.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