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杂谈诗词创作(四一)散文阅读惯性与诗词文本误读(续完)

小楼听雨诗刊942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刊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散文阅读惯性与诗词文本误读(续完)

仅仅省略句子成分,其实是省不了多少字的。

写诗词而想要腾出更多的字位来表达更丰富、更关键、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只有成句成段地省略文意,才是更高明的书写策略。

但这样的做法,会导致诗词表述之“显性”或曰“外在”逻辑链条中部分环节的缺失,造成整个“显性”或曰“外在”逻辑链的断裂,使得诗词的文意产生跳跃,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由于没有字数限制的压力,这样的情况,在散文中较少出现,故而散文表述之“显性”或曰“外在”逻辑链通常是较完整的,环环相扣,文意的跳跃性不大,阅读的难度系数自然也就不像诗词那么高。

【个案七】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其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关于这首诗,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论曰:“沦陷中的北方人民向南宋的使者诉苦也没有用,倒不如不会说话的鸿雁能够每年从北方回南一次。宋人对中原的怀念,常常借年年北去南来的鸿雁来抒写,总说‘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何许中原惟雁见’这一类的话。杨万里反过来写‘中原父老’向往南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88页)

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注曰:“遗民父老,沦陷已久,好容易看到从故国来的人,偷偷诉说亡国生活之不堪惨痛——但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大雁,倒能年年回故国一次,而父老们则永远沦陷于敌人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页)

二位先生对这首诗的解读,也都犯了按照散文的阅读习惯来读诗词的错误。

他们没有注意到,这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有文意的省略,“显性”或曰“外在”逻辑链是不完整的,断裂的,并不像一般散文那样,句句衔接,密不容针。

只有通过潜心玩味,找到诗人囿于绝句篇幅而截去了的逻辑链上的那一环,才能成功破译全篇。试为详细寻绎分说如次:

“中原父老莫空谈”——中原父老们哪,你们不要说废话了!

“逢着王人诉不堪”——一遇见南方来的使者就诉苦,说自己不能忍受金人的奴役。

下面,按文意似应补出一段被跳过去了的话:既然不能忍受,诸位何不投奔我大宋朝的南方政权呢?光说不做,岂不是“空谈”?

于是乃有下面两句:“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倒是那不会说话的大雁,一声不吭,年年都到江南来呢。

言外之意:诸位父老能说而不能做,与不能说而能做的大雁相比,羞也不羞?

这逻辑当然是很荒唐的:中原父老们不像大雁那样有翅能飞,怎么过得了金人重兵把守的宋、金分界线——淮河?

然而还有更荒唐的:中原本是大宋朝的腹心之地,中原父老们世世代代生息于此,家园在这里,祖坟在这里。南方政权理应发兵北伐,驱逐侵略者,收复中原才是,凭什么要中原父老逃往南方?

这就触及此诗的要害了:它究竟是在斥责中原父老呢,还是在斥责南宋统治集团?当然是在斥责南宋统治集团:朝廷偏安江南,与金人划淮而治,不思北伐,救神州百姓于水火,如此辜负中原父老的期望,愧也不愧?

这样一首具有严肃的现实政治意义,具有辛辣的政治讽刺意味的绝妙好诗,仅以中原父老向往南宋,哀叹人不如雁为说,未免失之于浅,淡乎寡味了。

【个案八】[清]王昙《住谷城之明日谨以斗酒牛膏合琵琶三十二弦侑祭于西楚霸王之墓》:

江东馀子老王郎,来抱琵琶哭大王。

如我文章遭鬼击,嗟渠身手竟天亡。

谁删本纪翻迁史,误读兵书负项梁。

留部瓠芦汉书在,英雄成败太凄凉。

关于“留部瓠芦汉书在,英雄成败太凄凉”,黄寿祺等先生《清诗选》注曰:“《史记》用‘本纪’记载帝王,把项羽列入‘本纪’,班固《汉书》改入‘列传’。……‘留部’二句:说《汉书》成败论英雄的势利之见,使人感到凄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5页)

注者的这条解说,仍然是按照散文的阅读习惯来读诗词。

散文往往比较实诚,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读惯了散文,再读此诗,就会以为诗人既然在说《汉书》,那就真的是说《汉书》。而司马迁的《史记》有《项羽本纪》,到了班固的《汉书》,降为《项籍传》,看起来也确实有“成败论英雄”的嫌疑。且王昙此诗中又有“谁删本纪翻迁史”之句,分明对班固删改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为《汉书·项籍传》一事而有所不满。因此,注者遂以“留部”二句为诗人贬责《汉书》。

果真如此,这诗也太木讷,诗人也太笨拙了。

事实并非如此。细审以上注文,凡有几重失误:

其一,原诗明明是说“英雄”(即项羽)“太凄凉”,而不是说同情项羽的人“感到凄凉”。

其二,《史记》是从“五帝”至西汉武帝为止的通史,凡“帝”或相当于“帝”的历史人物,即入“本纪”,故项羽得以列入。

而《汉书》则是西汉一朝的断代史,当然得以汉代的纪元为“纲”,为“经”,故只有汉代的皇帝才入“纪”;而其他历史人物,哪怕再重要,也只好算“目”,算“纬”,只好入“传”。

这是史书的体例使然,不能因为这一点便说《汉书》有“成败论英雄的势利之见”。

诗人自不妨主观、偏激,但学者理应客观、公正。

以上两点还是小疵,无伤大雅。最要害的问题是:其三,即便《汉书》真有“势利之见”,诗中“谁删本纪翻迁史”句也已经批评过了,“留部瓠芦汉书在”云云,有必要还拿这点说事吗?

总共八句五十六字,却用二句一十四字,四分之一的篇幅,两次发表同一意见,岂不重复、累赘?诗人杰作,断不至此。

故笔者以为,它另有用意。

用意何在?须特别关注那个“留”字。

是谁“留”了一部《汉书》?西楚霸王项羽。

此话怎讲?说来话长:

项羽英雄盖世,在灭秦战争中,他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功勋最为卓著。

秦亡之初,他的军事实力最强,政治影响力也最大。

若不是在政治上、战略上屡犯错误的话,他本该一统天下,坐稳江山。

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什么汉朝,从而也不会有什么《汉书》了。

不料最终取代秦王朝的竟然是汉而不是楚,“留”下来的是《汉书》而不是《楚书》,功败垂成,乌江自刎,“英雄”的结局,还有比这更“凄凉”了的吗!

想不到,围绕着“留部瓠芦汉书在”一句,竟有那么多的话语,那么长的逻辑链都被诗人刻意含蓄掉了。

这给读者留下了多少思索、玩味的空间!

你说诗人聪不聪明?诗的灵性,诗的趣味,诗的艺术张力,几乎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散文阅读惯性与诗词文本误读”,是一个还有待于继续深入讨论的话题。以上几点粗陋的认识,偶有涉猎,浅尝而已,不敢自是,恭候批评。须作特别声明的是:对于散文与诗词这两种不同的文体,笔者并无轩轾,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论文中所与商榷的前贤,皆我素所敬佩的师长,千虑之失,容或有之;要为一眚,不掩大德。而由于各种文体在演进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散文中有近于诗词者,诗词中亦有近于散文者,笔者云云,盖就其荦荦大端立论,不可能覆盖全体。更细致、更更严密、更周延的论述,寄希望于将来。

群内花絮: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作者/

钟振振编辑/章雪芳校对/冯晓

点击回顾

【小楼听雨诗刊】2020年(7-9)月目录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人间要好诗”第二届诗词大赛结果公示

今日关注|第三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

“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获奖作品

《小楼听雨诗刊》四周年|庚子之夏

钟振振杂谈诗词创作(四十):散文阅读惯性与诗词文本误读(续四)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叶嘉莹周退密杨逸明林岫

郑欣淼寇梦碧曹长河周笃文李树喜范诗银

赵仁珪王蛰堪熊东遨叶元章魏新河赵京战

楼立剑熊盛元钟振振刘征吴祖刚蔡世平

王翼奇尚佐文林峰杨金亭刘庆霖田遨星汉

陈仁德安全东林从龙邓世广周啸天王亚平

王海娜苏小隐郑力蒋世鸿陈良李文朝杨启宇

崔广礼谭伟媛殊同喻蘅刘郎雷海基梅庐

郭定乾谢莹李昊宸杨子怡李荣聪刘川

方益洪丁欣王志伟曼珠苏俊卿马星慧

凌钺一苏王曦朱汝略杨启东高先仿沈家庄

无名叶文范孟云水李海霞三江有月苕溪客

潘乐乐崔杏花郭顺敏凌大鑫范东学张桂兴

西风钱塘严野夫周达哈声礼叶向东付顺兰

巴晓芳李国军张家安李国新冯南钟

程皎周戊香席度陈琳藩秦绍遥苏菲

张海鸥吴未淳姜玉峰孔汝煌杨敏张淑萱

张家安江合友梦烟霏抱朴书生何振山

刘利漫由社郑晓京王海亮凡无尘王政佳

杨新跃郭庆华高求志王婉丽弄影李同振

韩丽阁戴根华王建强曾少立王一川沈家庄

冉长春康福黄旭李恭震徐鹏章旭杨慧芳

白秀萍孙延红毕小板胡逆风杨琀任倞

于钟珩陈兴杜琳瑛凌泽欣李亚丹了凡

孙临清石屋诗舍麦笛儿郁时威沈华维张岳

化谷金青王跃东肖三羊梁鸿鹰杨勇民

孙琴安马力林峰(香港)林培养梦欣

叶良俊胡文汉陈继豪风清金水老树画画

苏些雩池健詹骁勇邹国荣黄祥寿海上清音

陈少平大有同人林崇增苏俊韩倚云楚之氓

陶汉清曾少立刘学敏班美茜黄浴宇洪君默

郭爱萍醉龙曾齐禄张柳刘继鹏唐定坤

时间鸟空空皇甫国周粟庵沙漠海杨光胜

郑玉伟沈旭納张海燕章一菲诗词家人邵红霞

郭宏伟王震宇陈引奭姚海宁徐中美江岚

雪馨胡迎建王国钦张忠梅徐中秋陈一凡

毛谷风阿袁何其三何鹤汪超英李利忠

汪冬霖何智勇汪亮古汉新省吾张梅琴

汪康哉何春英丁金潮赵玉任战白李含江

孔梅张文富程良宝缥缈鸿影刘南陔邢容琦

张明新时新包德珍如果姚泉名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李致音廖国华龚霖古求能烛焰

武立胜高中昌蓝天孤鹤李蔚斌张栋楚成

孙寅韦树定张青云归樵刘能英傅璧园

陈衍亮梦也无声卢竞芳蝴蝶庄生楚家冲

常永生成德俊王德珍焚琴煮鹤李明科李同振

王跃平王艳玲葛勇了了堂吴承曙晋风

李育林李梦痴寒颤星一粟斋兰心梅子卿卿

何革李葆国高昌刘雁来曹辉布凤华一苇

莫真宝宋彩霞袁履庄郑万才李文庆贾智德

张立挺张晓虹潘朝曦留取残荷孙怀中平沙

李宗健胡社桥沈沪林王卓平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季军潘泓邱红妹常立英喻军邓建军

黄旭王传明武阳鲍淡如李爱莲段维安燕梅

赵玉林余一睿秋水轩张春义喻石生倪卓雅

冯晓汤敏祁冠忠刘刚许锦星王義勝瞿若

冬宁沈利斌周铭耿甄秀荣史济民陈逸卿

施提宝那成章王敬仁曹世清莫林陈良誉

胡树民丁汉江胡立宁丁德明卢景沛曹森

张祚勋陈繁华李忠利落日长河寒剑蓝青

北极狼獾周向东何湛兮孙德生杨厚均李秋霞

王善同赵宝海寤堂张比白衣卿相李经纶

冯仲平杨雪窗钟家仲郎晓梅周逢俊秦凤

高玉林周冠钧高凉傅震宇江化冰马春

楼炳文刘雄燕河何薇薇王永江岳连婷

陈海洋莫雨涵胡彭王增强唐金梅林丫头

静如沈鹏云汪守成张福有欧明俊布文

眉卿李豪逸月晓风赵章武许东良于文政

赵迪生康永恒史耀华黄飞鹏陈志文黄有韬

王建强王跃平王德珍于文清梦白庐郑虹霓

剑尘庄子云龙佩蔡淑萍黄志军梅振才朱鸿飞

殊熠百合李寒秋王金龙罗伟雄林凌凤李寒秋

徐明徐敏大曾朱雪春洪子文释圆一骆春英

孟依依陈伟强冯青堂陈锦平张娟王岳陈伯玲

承洁杨卫真孙双平曾拓崔德煌汪良忠王家麟

曾继全黄勇辉陈廷佑卢象贤辞醉雪周星华

萧雨涵范义坤陈晓敏刘晓燕李晓刚王春艳

陈永正钱志熙丘成桐黄维樑蔡厚示张文胜

李元洛杨叔子王玉明吴硕贤刘鲁宁章雪芳

关于投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今天,您点在看了吗?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