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道德篇25|'曹操'名字的正确读法竟然是……

微风书院1323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今天我们的《千字文》小课堂,讲述的是要坚持高尚情操的道理:

jiān  chí  yǎ  cāohǎo jué  zì   mí坚持雅操好爵自縻【解释】坚持高雅情操,不被爵禄所累。

关于“坚持雅操,好爵自縻”这句话,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坚持高尚情操,好的官职就会自然而然属于你;另一种是说,我们要坚持高雅情操,不要被爵禄给牵绊和束缚了。

不论是哪一种解释,“坚持雅操”的前提都是不能丢掉的。

自古以来,广大学子都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来走上官场、加官晋爵、成为人生赢家的。

科举考试的成绩不同,被封赏的官位也各不相同。

不知道大家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古代要把官位叫做“爵位”呢?

“爵”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爵位”

在古代,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被称为“侯爵”。“侯爵”这个称呼,可不是随随便便取的,其中可是包含了大学问的。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古代,礼仪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同身份的人,要穿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衣服,要听不同规格的音乐,出门要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使用的礼器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能体现身份地位的礼器之一,就是“爵”。

现在的考古学家普遍认为,“爵”是一种酒器,也就是古人喝酒用的杯子。但是,爵又不仅仅只局限于用来喝酒,它还频繁出现在古人的祭祀大典上。

我们都知道,我们去祭祀祖先,都是要用酒杯装着酒请祖先“喝”的,古人也不例外。因此,酒杯便具有了“祭祀”功能,具有重大象征意义。

所以,作为酒杯的“爵”,也就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的青铜爵杯

作为一个贵族能够使用多少个铜爵,所使用的铜爵质量如何、规制如何,都反映了这个贵族的身份等级,再往后,爵就逐渐从酒器演变成了一种制度的象征。

“操琴”、“操刀”

再回到《千字文》的前半句,“坚持雅操”,不管我们是否要加官晋爵、走上人生巅峰,坚持自己高雅的情操都是必备的条件。

虽然“操”字在今天已经被大家玩坏了,但是在古代,这可是个非常好的字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咱们用情操、操守这种词来表示人的情感,这个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啊,“操”字的本义,就是手里拿着东西的意思。

如果你手里拿着武器,那就是操戈、操刀;如果你手里拿着古琴,那就是操琴了。

在古代,有许多知名的古琴曲,名字后面都带了个“操”字,比如《幽兰操》。

另外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点,我们所熟知的《三国》里的曹操,他名字中的“操”字,就是情操的意思,是一个名字。

在古汉语中,“操”字有两种读音,当它作动词的时候,读平声(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一声),如“操刀”;但是当它作为名词,表示情操的时候,就要重读,读成去声了(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四声)。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曹操名字中的“操”字,应该读第四声才对。

这么看来,新版《三国演义》里,陈建斌老师的读法才是正确的读法。

最后,我们非常欢迎你给我们发送消息,

如果你有对文章以及本公众号的任何建议也都可以提出,挑刺利于进步,优化促进完美。

非常感谢~

-END-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