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古文之美,这本书就够了!

洁言观止1640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如果为中国古代散文,设立一个纸上博物馆。最适合现代人观赏的,无疑是《古文观止》了。

既能领略到各个时期不同的文章风采,又不至于一入古文深似海。

其实,古文的选本并不少,比如南朝的《昭明文选》,清代的《古文辞类纂》等等,很多都是名家编撰。

何以这套出自两个普通书生之手的选本,却流传两百多年,拥有更多的粉丝,更大的影响力呢?

实在是因为其中的每一篇文章,萃取了每个时代的文学精华,字字珠玑,篇篇干货,可以说是一座小而美的散文博物馆。

在游览这座纸上博物馆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几个特点。

第一、以年代为顺序,跨越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

读者可以一眼三千年,俯瞰散文发展的脉络,以及其所依附的大历史背景。

而以历史的背景为坐标,再观察古文的发展,古文本身也获得了时光流变的生命力。它不再面目冷峻,而是饱含着历史的汁液,和历史中人们鲜和的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文观止》,也是一座以“文”为线索的历史博物馆。

第一、小而美,小而全,篇篇都有代表性。

选文十二卷,共计222篇,一天读一篇,一年下来绰绰有余。

有专篇、经书、史书,文风各异,每种风格都能“尝鼎一脔”。

例如:同样写史,《左传》生动丰沛,《国语》《公羊传》《谷梁传》,朴素清劲,而《史记》继承《左传》文风,又添劲健沉郁之气。

虽然是大都是散文,但是也选了骈体文的精华六篇。还有耳熟能详的唐宋八大家,振奋一代文风。

以后在每一篇的阅读中,将会一一评析。

第三、选文篇幅精简,有些经过了压缩和删节,便于诵读,也有利于作为练习写作的范文。

因为作为编者的吴楚材、吴调侯都是乡间塾师,以课徒为生,教人写文本来就是他们的营生。

他们选出的这些范本,不仅仅为当时的学子所用,今人也可以吸取精华,或是言辞、或是结构、或是立意,皆有可取之处。

「观止」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说得是吴公子季札,观看周代乐舞《韶箾》,看嗨了,发出的由衷赞叹。直到今天还有「叹为观止」这个成语。

「观止」即好到极点的意思。用在书名中,意味着编者选文的标准是尽善尽美,决心把最瑰丽的藏品展现出来。

「观止」还有一层意思:不再有其他想法。

但是,当我们倘佯在这座锦绣篇章的宝馆中,它的魅力必将吸引我们,我们不仅仅不会“止”,还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出更多的向往之心,探索之心。

这样说来,一部《古文观止》,实为一道通往古代文学的大门。

而我,愿意做你的导游,

为你翻开这些华彩篇章,为你推开这道通往更大宝库的门。

—— 小知识 ——

何谓「散文」?

广义的散文是与韵文对应的,即不讲究韵律,格式的文学体裁。

《古文观止》中的选文属于广义的散文。

早期的散文包括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各种史集。

狭义的专指文学性散文,如小品文、随笔之类。

今天的学校作文,就有散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之分。

从起源上来说,散文的起始迟于韵文。

中国第一部诗歌是《诗经》,也是中国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最初的诗歌,是从远古丛林中、大海边、高山上,人们宣泄情感的呼叫,是口头的。

散文则是用来讲道理、记事、翻译宗教及其他经典等等的,是书面的,要等书面文字形成一个体系才能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是文明的产物

。」

摘自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

—— 交流时光 ——

对于这部奇书,你有什么想法呢?

你最喜欢的古文金句是什么?

那一句曾经打动过你,

曾经曾经刻在你的课桌上,写在日记的扉页中,同学录的临别赠言里。

欢迎加关注交流!

  • 转载请注明 领略古文之美,这本书就够了!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592.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