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似药非药,李时珍对它有偏好!

新会陈皮与膳食1110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三宝?

陈皮、老姜、禾杆草。

作为三宝之首的陈皮

“入方能和百药,入膳能调百味”

而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陈皮也有详述:“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本草纲目》中记载

陈皮性温、能入茶、入膳、入酒、入药,

现代人将陈皮称为“和药之首”,

认为它入膳可以调百味,入方可以调百药。

而对饮食情有独钟的广东人,

用陈皮防晕车、清肠道、治咳嗽、

消积食、助睡眠等等,

将陈皮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皮,最早名为“橘皮”,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橘柚”项下,谓:“橘柚,味辛温……一名橘皮”。

随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的,

“此是说其皮功尔……并以陈者为良”中“陈”字提出,在“橘皮”名称中开始出现了“陈”字,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多个方子中有“陈橘皮”的药名。

一个陈皮一锭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其中,“陈皮”是指“广陈皮”,

为陈皮中的佳品,

而“新会皮”是“广陈皮”中的上品。

新会陈皮,又称广陈皮、冈州红皮、新会柑皮、果皮,是晒于后经久贮藏的新会柑(云香料茶枝柑)的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向来享有声誉。《广东柑桔图谱》记述:“大红柑原产新会,主产新会。果皮是制中药陈皮及陈皮系列食品的正宗原料。”陈皮以新会产为最佳,因此,新会柑历来皮比肉贵。

陈皮入药已有700多年历史。《本草纲要》称:“陈皮宜五脏,统治百病。”有理气、健胃、祛痰、止咳等功效,历代中医均喜以陈皮入汤。清代医师叶天仕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北京同仁堂选用药料,如陈皮需广东新会所产。中成药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均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食用方面,新会人自古以来一直用陈皮为调味料烹制各式菜肴、甜食等,形成新会独特的陈皮食用文化。新会陈皮也是新会人用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互动百科

似药非药 药食同源

陈皮除本身具有调和作用,调节食材的鲜味外,还可以对食材的品质口感进行调节(使口感老、硬的肉变嫩);开窍,开嗅窍使脾欢、胃喜、气行;与其他调味料组合成方调节各调味料之间的作用。

现在许多调味料除了调味作用,还有药膳的保健作用。对于非调味药材大家研究其保健作用,针对调味药材的研究时,不仅要研究其调味作用,更需要研究其保健功效。

陈皮作为香料烹制各种菜肴时,陈皮中的苦味物质是以柠檬苷和苦味素为代表的类柠檬苦素。这种类柠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它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陈皮用于烹饪菜肴时,其苦味与其他味道(包含:食材本身和其他调味料的味道)相互调和,可形成独具一格的风味。一一用陈皮烹饪已经成为广东人的传统习惯,无论蒸排骨、煎鱼、炒菜还是煲汤等大家都喜欢使用陈皮调味。除此以外,调料厂生产调料中陈皮更是一味不可或缺的原料,可起到对其他调味料的调和作用。

中医学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然而当陈皮用于烹制菜肴时,它的苦味就会与其他味道调和,反而使菜肴的风味十分独到。除此以外,烹饪中加入陈皮还可以起到除异味、增香、提鲜的效果,陈皮与肉类同烹还可以消脂除腻。

现在懂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了,你会看到身边很多人都不止拿枸杞菊花泡水了,而是用陈皮,更准确的来说是用新会陈皮。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的朋友们可以试一下哦。

在这里分享一个小贴士

对于刚刚尝试陈皮的朋友,我们建议5年、10年的陈皮就足够了,可以慢慢体会。

©图文综合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即时删除。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