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增广贤文》收益颇丰分享给各位

万民堂939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方-四神汤

大家都知道,医生都明白

拜读《增广贤文》收益颇丰。分享给各位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huìrǔzhūnzhūn],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对于过去的名言,有好的作用,应该多了解一些,多记住一些。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以历史兴衰的史实作例子,来指导今天的行动。

(3)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知道自己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感受。

(4)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

(5)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

(6)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产生怨恨之心。

(7)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离水近能知道鱼的情况,常在山过,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

(8)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9)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

(10)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读书只有下苦工夫,才会有文辞精妙的文章。

(11)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对人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一吐为快,不能把心全部交给别人。

(12)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想办的事情却没达到目的,没想到会办成的事居然成了。

(1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了解人表面比较容易,了解人了内心和思想却很困难。

(14)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钱财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千金的是仁义和道德。

(15)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水从山上流下滩不是有意的,白云从洞中穿过也是无心的。

(16)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17)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相处长了才了解人心。

(18)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两个人一条心,日子越过越好;反之则越过越穷,一事无成。

(19)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一两次接触容易处理好关系,长期在一起关系就难处了。

(20)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马跑不起来都是因为太瘦、没力气;人不能扬眉吐气就是因为穷。

食疗分享

健脾食疗方——四神汤

在诸多用到芡实的补益食疗方里,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四神汤”了。

四神汤是发源于台湾东部的小吃,因为使用了淮山、莲子、茯苓、芡实为主要材料,这四种药材在中药里称为“四臣子”,与闽南语的“四神”谐音,因此称为“四神汤”。

“四神”都有补益脾阴、厚实肠胃的功能,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能吃不长肉、长不胖的人。加入猪肚一起煲,更有帮助消化之效。

其中,山药以补虚为长,

茯苓以去湿为长,

芡实健脾祛湿,

莲子养心安神;

茯苓化湿,芡实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四神汤药材含有大量淀粉,单独炖煮的话口感较涩,适合添加蛋白质增加润滑感,

荤食者除了可用猪肚搭配四神,还可加猪骨、猪小肠、排骨等;

而素食者,可加豆类制品一起煮粥或汤,比较容易消化。

材料:云苓(白茯苓)10克;干淮山15克;莲子15克;芡实10克;葱4条;猪肚半个;姜6片;水8碗调味料:米酒1碗;面粉适量;油适量;醋适量;盐适量

做法:(3-4人份)

1、猪肚沿上下两孔用剪刀剪开摊平,放入洗水槽,倒入适量面粉、油和醋,反复揉搓,大约5分钟,用清水冲净,再重复一次;用刀内外刮一次,以去除污物,用水洗净;

2、煮一锅水,加入3片姜、两条葱和半碗米酒,沸腾后放入猪肚,煮三、五分钟至猪肚变硬,捞起,冷却后切成约2厘米粗的条状备用;

3、把云苓、淮山、莲子、芡实洗净;葱洗净切段;

4、煮沸清水,放入猪肚、各种药材、姜葱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补脾益气,健胃止泻。适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易腹泻者,是瘦人增肥食疗佳品。经常便秘者不宜过多食用。孕妇忌吃哦~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因为无法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生祥和一世健康

幸福在左  健康在右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