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学不成,学不问不知

龚桥花名师工作室1523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

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

初冬的校园,无论是和煦暖阳的照拂,还是书声琅琅的激荡,都温暖且有力量。

为深入研究统编版教材单元整体性的备课方法,凸显单元教学的核心和梯度,帮助老师把握单元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2020年11月25日官渡区龚桥花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官渡区金马中心学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官渡区金马中心学校,开展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

——————

谁是最有力量的豌豆?

第一节课由官渡区金马中心学校杨磊老师执教单元第一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你认识我吗?看到陌生的我有什么问题吗?”跟随着杨磊老师亲切自然的问答谈话导入,开篇就启发学生对陌生的杨老师进行提问,我们一同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

课上,杨磊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问”。从单元导语入手,继而就课题发问,再挑选出课文中有代表意义的长句子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最后落实了这篇课文针对全文和部分的提问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智慧的追问和适宜的评价为推进,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大大鼓励和激发了学生提问的信心,始于“问”也情衷于“问”。

1

龚老师指点迷津

第1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5粒豆》作为第1节课,认识提问的关键在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明确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而提出的;哪些问题是针对全篇课文整体提出的。

教学第1课关键就在于如何鼓励?

1.贴近生活谈话激趣

以生活中的具体真实的谈话情景导入,让学生清晰地进入提问境界,感知提问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次的交流谈话中。

2.明确目标揭示意义

出示单元导语页,让学生知道疑问可以促进学习不断的进步。明确单元目标,并且教会学生该怎么规范的提问,适当出示一些提问词。

3.质疑课题初尝提问

4.巧用支架继续追问

检查字词句的同时,以长句为引,教会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发问。

5.读中思疑持续发问

全文感知,一边读一边记录下自己的问题。

6.小组合作层层递进

探究汇总问题,发现有一些问题是针对课文一部分而提的;有的是针对全文所提的。

7.全班展示学会提问

再读文本,解决一些简易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需要讨论的问题;全班合作,解答针对全文的难度大的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如果第一堂课是“亲切”的,那么第二堂课《夜间飞行的秘密》便是有趣的。云溪小学郭亮亮老师手捧一个“盲盒”,让学生对手中这个盲盒提出问题,老师作答,让学生初尝提问的乐趣,同学们雀跃着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就这样生动精巧地拉开了第二堂课的序幕。

郭老师用课文中有代表性的词句,循循善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提问,继而总结出可以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进行提问,轻松突破这篇课文的一大难点后又解决了课后相应的练习。整堂课节奏得当,稳扎稳打,文学魅力之余不乏科技神秘感,郭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沉浸其中,开开心心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习得了提问的方法。

2

龚老师指点迷津

第2课《夜间飞行的秘密》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提问。那么引导就是老师的本质任务所在。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呢?

学生在第1节课已经学会了针对文章的部分和整体进行提问。这节课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写法、启示的不同角度展开提问。

细细剖析,从写法而提问是四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所以老师必须先深入课文,进行一个写法的解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两架飞机在夜航的情景。为什么要先写飞机夜航的情景呢?那飞机的夜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第3个自然段大量的关联词,把课文内容串联了起来。一个分号的使用以及反问句的使用。也是第三自然段的写法特点。所以读了第三自然段可以就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句式进行提问。

而课文的四、五、六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科学家做的三次实验。三次试验,第1次详细记述了试验的准备材料,试验的经过和试验的结果。后两次则略写。这也是写作上详略得当的一个写法表现。

教师可以示范一个写法提问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孩子去就写法进行提问,教学上也可以做到详略得当。

是谁在呼风唤雨?

第三节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官渡中心学校的徐靖老师由复习前两节课的提问方法开启。凸显了第三篇精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所处位置和意义所在——要在复习方法、运用方法的基础上用表单的方式来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引发思考有帮助的问题即有价值的提问。

徐靖老师大胆放手,让孩子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前面习得的方法对课文进行提问,记录在表格之上,再进行问题的分类整理,最后带领着同学们回到课文当中去解决这些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孩子们饶有兴趣,在质疑中解惑,在质疑中收获。

3

龚老师指点迷津

第3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又在于复习导入运用方法,提升问题的价值。如何落实这一点教学目标呢?运用和筛选是一个关键。

1.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复习前两课所学的提问的方法。

2.运用方法学以致用

自主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

3.借助表格分类筛选

筛选问题,发现所提的问题,有一些是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些可以帮助加深课文理解的。还有一些是可以引发思考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甄别问题的价值,提高提问的质量。

何为有进之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单元导语。三堂课紧紧围绕单元导语,旨在落实单元目标,共同关注提问方法的习得,但又呈现出不同的梯度和层次,真正了解了教材编委的教育深意,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学生们在这堂课上学到了提问,三堂课罢,老师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问题。就本单元的重难点和教学设计的优缺点大家畅所欲言,期盼精进。

龚桥花名师工作室的官渡区子君中心学校叶玲吉老师这样说:“我学习到老师们对同一单元教学的整体把握,紧扣目标,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一课一得。”金马中心学校的杨扬老师也针对三节课剖析出了课堂中的闪光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老师们尊重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值得我们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采用,单元教学的递进设计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建议提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阅读之上,所以部分教学中语文基本环节的缺失仍有待调整优化。”

至此,“研无休”。官渡区龚桥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春城名师龚桥花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精粹的培训和指导。怎样才能上好提问策略单元呢?龚老师指出:

这个单元的训练点在于指导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词做解读:

关键词一:鼓励——尝试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尝试。尝试就是一点一点地试,去体会问的滋味。基于学生提问的起点,拓展提问的空间。既然是尝试就要允许学生犯错,允许他们实践调整完善思维的一个过程。切忌轻易去否定学生的问题。在学生“敢”提问,“会”提问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关键词二:引导——多角度

引导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从不同角度提问:提问可以从课文的内容、写法、启示等方面;也可以从课文的整体或局部入手提问;可以基于未知领域而提问;可以利用文本内容冲突提问;可以就一句陌生化的表达来提问;甚至可以对撞生活场景联想来提问……

关键词三:本质——语文初心

无论是什么内容的策略单元,预测、提问、文言文等,我们都不能忘了语文课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一门学科。一定要铭记策略单元的目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孩子的一种思维习惯,在今后的阅读中要自觉地运用这些策略进行深度的阅读。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是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策略单元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自觉、自然地运用策略深入阅读。

关键词四:支架——撬动课堂

一堂课可以有哪些支架呢?单元导语是支架,课后习题是支架,交流平台的运用是支架,表格、示意图也是支架,课本上的批注和老师的评价引导也是一堂课的支架。借助单元导语页、课后习题、交流平台,明确教学目标;借助表格这一支架进行问题的记录汇总和发现;借助示意图视频等资料促进学生理解;借助教师的评价语给学生正确的表达与思考的方向……用好这些支架就能支撑好一堂课。

清晰地解读了语文要素,我们再来看本单元课文的编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提出自己的问题:首先得基于学生自己的亲身阅读体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

“疑乃思之始,疑乃学之端”,正是质疑精神、提问能力激发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每隔周一次的龚桥花名师工作室活动,每一次都满载而归,不虚此行。每次的教研活动都以一个单元为主题,分模块,按内容进行解读和研讨,每一次都实实在在地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冲击我们的大脑,让我们重新架构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至此,仍觉余音绕梁,相信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定对老师们的教学之路大有裨益!我们下次再见!

——————

致敬青春 致敬成长 致敬语文

关注龚桥花名师工作

文稿:邹会英(官渡区和平小学)

图片:官渡区龚桥花名师工作室

编辑:袁艺(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

审核:龚桥花

  • 转载请注明 人不学不成,学不问不知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384.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