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初一)苏轼《书戴嵩画牛》赏析及备考集锦

古典诗词悦读8588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

书戴嵩画牛

1

宋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

2

,好书画

3

,所宝以百数

4

。有戴嵩《牛》一轴

5

,尤所爱,锦囊玉轴

6

,常以自随

7

一日,曝书画

8

,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9

,曰:“此画斗牛耶

10

?牛斗

11

,力在角

12

,尾搐入两股间

13

。今乃掉尾而斗

14

,谬矣

15

。”处士笑而然之

16

。古语有云

17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18

。”不可改也。

【词句注释】

1.戴嵩(sōng)

:唐代画家,善画牛,有《斗牛图》。

2.蜀中

:四川。杜处(chǔ)士:不详。苏轼有《杜处士传》,是将众多药名谐音连缀而成的。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

3.好(hào)

:喜欢,爱好。

4.所宝

:所珍藏的。,珍藏。数(shǔ):清点数目,计算。

5.一轴

:一幅。

6.锦囊玉轴

:用锦缎作画套,用玉装饰卷轴。,袋子,此处指画套。

7.常以自随

:《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无此句。自随,随身携带。

8.曝(pù)

:晒。

9.拊(fǔ)掌

:拍掌,嘲笑时的体态语。

10.耶

:一作“也”。

11.牛斗(dòu)

:牛互相争斗。

12.力在角(jiǎo)

:力量用在角上。

13.尾搐(chù)入两股间

:尾巴紧紧夹在两腿之间。,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大腿。

14.掉尾

:摇尾。,摇。《左传•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15.谬(miù)矣

:错了。,错误,差错。

16.然之

: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17.古语有云

:《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作“古语云”。

18.耕当问奴,织当问婢(bì)

:比喻做事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人。《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俗谚云:‘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白话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作品赏析】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语言流畅明快,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此文开篇一句点明了杜处士的喜爱及书画收藏的丰富,接着特意点出“戴嵩《牛》一轴”是杜处士特别珍爱的精品,并以“锦囊玉轴”四个字简洁形象地写出了这幅画在杜处士心目中的地位。然后才转入正题,写杜处士晾画时,一个牧童面对这样一幅珍品“拊掌大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画的错误——“掉尾而斗”。以牧童特有的天真和对生活的熟悉,一方面说明错误的理由——“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另一方面则通过“此画斗牛耶?”一问和“谬矣”这一肯定的结论,在嘲讽中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让杜处士不得不“笑而然之”。最后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进一步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全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牧童的天真未凿、处士的豁达冲和均跃然纸上,简洁生动,意趣盎然。

思想上,此文通过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画牛的错误之处,清楚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同时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当中,寄寓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发人深思。

艺术上,此文有以下特点:

首先,此文叙述故事简炼生动

。全文用字不多,却能扣人心扉。先写杜处士所藏“戴嵩《牛》一轴”,百里挑一,裱装精美,随身携带,爱不忍释,从而把戴嵩之画抬得很高,然而抬得高就摔得重;接着写对牛十分熟悉的牧童一眼看出了名画的瑕疵,指出它的失真谬误处,名画的价值也就一落千丈,顿失光彩。前后对照,大相径庭,使人心为之动,顿感可叹、可笑、可惜。

其次,此文用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的形象。

牧童看见这轴画牛的名画,不假思索,顺口发问:“此画斗牛耶?”通过发问指出此画是“斗牛图”。由于牧童熟悉牛的习性,了解“斗牛”时牛尾所在的位置,于是接着说:“牛斗,力在角,尾搐之两股间。”而画中的“斗牛”则不然,与“斗牛”的常态不合,违背生活现实。牧童因而一语破的,明确指出:“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是内行话,是其它行业的人所讲不出来的。在“知牛”这一点上,高于画家的牧童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是小说文体惯用的手法,此文能够运用这种手法,初步显示出小说的雏型,可以说是小说的萌芽,把这类小文看作是古代的“微型小说”也许无所不可。“情态”也是如此通过人物情态的描写,自然可以表现人物的形象,例如文中牧童“抚掌大笑”和“处士笑而然之”两种笑态,所表现的内容即有所不同:前句“抚掌大笑”是牧童耻笑画家的失真,喜笑自己能够指出其谬,洋洋得意;而后句杜处士的“笑”则笑得很勉强,自己珍爱的名画被牧童指出谬误,而牧童的话又是对的,无法驳倒,杜处士只好以“笑”表示赞同了。

最后,此文引用了古语

“耕当向奴,织当问婢”,引用得恰到好处,在文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点题。“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为了说明“画牛当问牧童”,充分肯定了牧童熟悉生活,对名画批评得当。作者运用“引用”法,在篇末点题,不但突出主题,而且使主题得以升华,带有普遍意义。第二,结尾。引用古语结尾,留有余味,发人联想。第三,精警。此文所引用的古语,一共两句八字精炼深刻可以说是优美的“警句”,比用作者自己的话来叙述要精炼生动得多,从而节省了文字,效果也好得多。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备考知识梳理】

1.《书戴嵩画牛》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书画/(喜欢)

(2)一日()书画/(晒)

(3)处士笑而()之/(认为对)

(4)古人()/(说)

(5)今()掉尾而斗,()矣!/(却)(错误)

(6)杜(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7)(拊掌)大笑/(拍手)

(8)两()间/(大腿)

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B)(D)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尤)所爱/(特别)

B.今(乃)掉尾而斗/(却)

C.(谬)矣/(错误)

D.处士笑而(然)之/(这样)

5.杜处士“尤所爱”表现在哪?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6.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观点:谬矣!

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7.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处士笑而然之。

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8.同样是笑,牧童是“拊掌大笑”,处士是“笑而然之”,这两处“笑”能不能换一换?说说你的理由。

不能换。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牧童耻笑画家的失真,喜笑自己能够指出其谬,洋洋得意;杜处士的“笑”则笑得很勉强,自己珍爱的名画被牧童指出谬误,而牧童的话又是对的,无法驳倒,杜处士只好以“笑”表示赞同。牧童的天真未凿、处士的豁达冲和均跃然纸上,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精妙。

9.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10.作者讲这样一个故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11.这篇散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strong#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strong#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