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战略全局意识?丨解读《孙子兵法》盱衡全局

南商1786 次浏览0个评论2021年12月22日
学《孙子兵法》,悟成功之道

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打了一次大战,刘备被打得大败,这就是为人熟知的“火烧连营七百里”。公元223年,蜀汉先主刘备永安托孤。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即了帝位,历史上称为蜀汉后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诸葛亮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

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诸葛亮南征,或者叫诸葛亮平定南中。诸葛亮有位好友,是大家熟知的参军马谡(音sù),他可以说是诸葛亮的“闺蜜”。据史书记载,二人相谈甚欢,“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谈起军国大计,滔滔不绝,一直谈到天亮。这一次,马谡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诸葛亮感觉马谡一定有什么谋略要说。临别的时候,诸葛亮就握住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处好几年了。今天临别,您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我听说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攻城是次要的。丞相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够一劳永逸啊。”

马谡的谋略,正合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一听,心领神会,觉得这个谋略好,就作为南征总的作战指导思想,也就是著名的《南征教》。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呢?马谡的这个谋略,攻心为上,好就好在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全局观念,二是从全局着手,具体战术得当。在《孙子兵法》中就有这种观点。

一是《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之所以能够超过时空,成为兵圣,他的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政治上去考虑问题,从国家的生死存亡的角度去考虑军事问题,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也就是说眼前发生的一切,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要谋全局,谋万世。

二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道:“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意思是说:大凡用兵的原则,要从全国举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最高明的,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要服从全局的。

孙子这段话,从本质上讲明了“全”与“破”的关系。

要着眼全局,服从大战略。按照《孙子兵法》的观点,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全局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对局部具有统帅、制约甚至支配作用。“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对此《孙子兵法》有着难能可贵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如果《孙子兵法》用一个字概括的话,就是“全”。孔子贵“仁”,老子贵“柔”,孙子贵“全”,这个总结很到位。

周兴教授通过分析诸葛亮平定南中“攻心为上”的策略,深入解读《孙子兵法》中“全”的思想,指导人们树立战略全局意识。那么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又能从古代军事家身上得到那些启示呢?学《孙子兵法》,悟成功之道。

周兴,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高级班授课教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发展应用委员会委员、特聘专家,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多年来致力于《孙子兵法》的研究,著有《孙武本传》《制胜之道》等著作。

来源:孔子大学堂

主讲:周兴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