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

教案之家1890 次浏览0个评论2020年12月11日
六、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七、课外知识点1.《论语》: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微课视频讲解

朗读视频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

诲:huì(教诲、训诲、诲人不倦)

谓:wèi(所谓、无谓、谓词)

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

岂:qǐ(岂不、岂敢、岂能)

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

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

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

二、我会认组词

识:zhì(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

矣:yǐ(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

三、多音字

为:wéi(认为)wèi(为何)

好:hào(爱好)hǎo(好人)

识:zhì(附识)shí(识别)

四、理解文言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

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诲。

【译文】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注释】

①谓:说。②漫浪:随意。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注释】

①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五、问题归纳

1.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六、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七、课外知识点

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八、教材课后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一,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掌握停顿。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译文:

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

一样,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率。

示例: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容易走神,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不深刻。采用“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嘴巴随着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我竟然记住了绝大部分内容。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25古人谈读书

第一课时

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2.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

3.心既到矣(   ),眼口岂(   )不到乎?

4.第三要有恒。(   )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

耻:下问: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决: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恒: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2.心不在此,,,却,,

记亦。

3.有志则;有识则,,如,

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

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zhì 2.zhìhuì 3.yǐqǐ 4.héng

二、1.勤勉。喜好。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随意。一定,肯定。

3.读书人。恒心。

三、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

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

第二课时

一、C

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微课

第一单元

第1课《白鹭》

第2课《落花生》

第3课《桂花雨》

第4课《珍珠鸟》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第5课《搭石》

第6课《将相和》

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

《习作、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第9课《猎人海力布》

第10课《牛郎织女(一)》

第11课《牛郎织女(二)》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习作三《缩写故事》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

第四单元

第12课《古诗三首》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

第15课《无名岛》

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第16课《太阳》精讲

第17课《松鼠》精讲

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精讲

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精讲

第六单元

第18课《慈母情深》精讲

第19课《父爱之舟》精讲

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精讲

口语交际六《父母之爱》精讲

习作六《我想对你您说》精讲

《语文园地六》精讲
第七单元

第21课《古诗三首》精讲

第22课《四季之美》精讲

第23课《鸟的天堂》精讲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