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小知识(十五)

真诚晓医771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今天来跟大家说说痛经的中医治疗。

痛经的定义: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个别疼痛会延及中上腹及臀部。剧烈疼痛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往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所遇到最严重的情形是经期2-3天内完全没法进食,只能卧床休息。

从西医来说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跟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的八九成以上。继发性痛经,又称器质性痛经,指由盆腔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如内异症、子宫腺肌症等。针对痛经的患者,我常规建议完善妇科彩超等相关专科检查,这样也好给病人一个预期效果,如属常年的腺肌症引起的痛经,单纯的中药内服效果相对不满意,需配合针灸等治疗效果才可能更好。

临床上,轻度的痛经很多不会来就诊,不影响日常生活或者自行口服益母草颗粒或者生姜红糖水等即可缓解。凡是来医院就诊的多属于中重度痛经的患者,如只是单纯痛经,不涉及月经周期等其他异常,我常建议在月经前3-5天提前用药,行经第1-3天也需用药;如属于经后疼痛的则在月经末期用药即可。在取得明显效果后再持续治疗2-3周期再考虑停药观察,不建议一见效就立马停药了。针对痛经的饮食调剂上我强调经前少吃水果及虾蟹,平素夜间少进食水果,戒饮料,注意休息,忌情绪波动过大。

我个人习惯将痛经的中医病因分为气滞、血瘀、湿热壅滞、冲任虚寒及寒热错杂,从脏腑角度来说多跟肝肾关系密切,部分与脾胃有关,治疗法则分为辛通跟温养两大类。常用方剂有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宣郁通经汤,少腹逐淤汤,桃红四物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当归芍药散,并提汤,胶艾汤,温经汤,温冲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等经方或时方,如能在经前与经期配合中药热敷等其他中医治疗手段,效果会更为明显。随着这类病人看的越来越多,临床心得与效验相比之前有一定长进,但仍有部分痛经的治疗并不理想。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辨体质用药等,但针对痛经,我想在这里单独介绍自己所学所用来治疗该病的几味常用中药,在辨证处方的基础上可酌情加用。

大血滕(红藤),凡是考虑有热性因素的痛经,可以加该药清热活血止痛,用量以20-30克为好。

赤白芍,可考虑将其作为腹痛的专药;但体质虚寒或者容易腹泻的需要慎重,此时至少需配合干姜或者附子一起使用,用量多在15克以上,最大可用治50-60克。

木香,气滞明显的可以重用该药来行气止痛。

玄胡索,气滞血瘀者常用药,如用于止痛用量常需大,15-30克为佳。

友情提醒:本文纯粹为个人观点,所涉方药仅供中医同行参考,非中医人士不可自行套用!!!

  • 转载请注明 医药小知识(十五)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282.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