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丨《齐民要术》

ngzwxdedzb1152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

作者简介strong#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时人,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公元六世纪),寿光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作品简介strong#

《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strong#该书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概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strong#

《齐民要术》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收录了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贾思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体系,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目作出了合理的归划。对开荒、耕种到生产后的加工、酿造和利用等一系列过程详细记述,同时还论述了种植学、林学以及各种养殖学。

作品意义strong#

《齐民要术》对秦汉以来中国黄河流域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的系统总结,保存了汉代农业技术的精华,而且着重总结了《汜胜之书》以后北方旱地农业的新经验、新成就,在此后的1000多年中,中国北方旱地农业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超出它所总结的方向和范围,为中国后来的许多农书开辟了可以遵循的途径。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开始对它开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关于研究《齐民要术》专著和文章发表达五六十种之多。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对《齐民要术》的研究也很流行,并称之为“贾学”。

寿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寿光市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守祥认为,作者贾思勰用凝练简洁的语言总结出了重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非常具有前瞻性。他将《齐民要术》体现出的哲学思想精髓概括为“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十六字箴言。

作品评价strong#

农史学家称赞《齐民要术》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它高度概括了农业耕种的精湛技艺,使农业有了更深的发展。


经济史学家认为《齐民要术》是封建地主经济的经营指南,为其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利的途径。

食品史学家认为《齐民要术》在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果蔬贮藏等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技巧,为这方面的工作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国古代的烹任百科全书”。


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在《物种起源》中认为《齐民要术》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明代王廷相称《齐民要术》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

来源|网络

编辑|翟嘉希杨然责编|张晓玥翟嘉希林颖欧羡婷温钰如梁华泓

  • 转载请注明 文学鉴赏丨《齐民要术》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280.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