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9

幼小作文1115 次浏览0个评论2021年05月04日
今天开始讲《三字经》的第六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列

今天开始讲《三字经》的第六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列举了勤学的典故,讲述学习的目的。本次讲前一半。

口而诵,心而惟[1]。朝于斯,夕于斯。

[1]惟:想,思考。

译文:口中诵读,心中思考。从早到晚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译文:昔日孔子向项橐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勤于学习。宋朝的赵普,官至中书令,经常学习《论语》。他已经做官了,仍然勤于学习。

项橐

项橐是传说中的神童,七岁时和小朋友玩泥土,用泥土在路上堆了城池。孔子的车马经过,让项橐让路,项橐说:“车马应该绕城而走,没听说过城池给车马让路。”孔子觉得这孩子聪慧,与他问答,发现他很有才学,于是拜他为师。项橐在十岁时去世,后世尊他为圣公。

赵普

赵普是北宋初年的宰相,辅佐过宋太祖、宋太宗,行政能力很强,但是读书少,被其他官员暗暗嘲笑。一次宋太宗问他:“听说你读书少,只读过《论语》,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译文:西汉的路温舒编蒲草用来写字,公孙弘削竹子制作竹简用来写字。他们买不起书,尚且知道勤勉。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头发拴在房梁上,战国的苏秦夜里读书困倦时用锥子扎大腿以驱除睡意。他们不用别人教导,自觉地勤奋学习。

路温舒、公孙弘、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四个勤学的典故,对应四位古人。

西汉时路温舒年幼无书,放羊时用湖边的蒲草做成简牒,编起来写字,后来官至太守。

西汉时公孙弘年幼无书,放猪时在竹林中用竹子削成竹简,用来抄书,后来官至丞相。

西汉时孙敬晚上读书,时间久了打瞌睡,用绳子把头发拴在房梁上,瞌睡时,只要一低头,绳子就拽他的头发,一疼就不困了。

战国时苏秦发奋读书,困倦时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于是不困了,继续读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2],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薪:柴火。

译文:东晋的车胤(yìn)把萤火虫装入沙布口袋,照亮读书;东晋的孙康用雪地的反光照亮读书。他们家中贫穷,却学习不辍。西汉朱买臣,背着柴禾走路,边走边看书;隋朝的李密,骑牛时在牛角上挂着书,边赶路边看书。虽然身体疲劳,却坚持学习,以苦为乐。

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牛角挂书

东晋时车胤(yìn),家贫买不起灯油,夏季捕捉萤火虫,装入沙布口袋,夜晚用来照明读书,后官至尚书。

东晋时孙康,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间借助雪地反光看书,后官至御史大夫。

西汉时朱买臣,每日砍柴带着书,路上背着柴边走边读。他还留下了“覆水难收”的典故。

隋朝时李密,骑牛赶路时把书挂在牛角上,边赶路边学习。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译文:苏洵,字老泉,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文读书。他年纪大了,遗憾年少时没好好学习,你们这些小孩子,应该尽早想想这个问题。

苏洵

苏洵(xún),号老泉,北宋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年幼时家境不好,要赚钱养家,直到27岁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秉烛夜行

学习要趁早,但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春秋时,晋平公问大臣师旷:“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是不是太迟了?”师旷说:“何不点蜡烛呢?少年学习,就像早晨的太阳;中年学习,就像中午的太阳;老年学习就像点蜡烛的光亮。点蜡烛走夜路和摸黑走,哪个更好呢?”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说苑·建本》

若梁灏(hào),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北宋的梁灏,八十二岁考中状元,在朝廷上应对皇帝的提问,对答如流,别人都比不过他。他取得了成就,众人都感到惊奇,你们这些小孩子,应该早早立下远大志向。

备注:梁灏是北宋的状元,官至开封府尹。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中了状元,这种父子状元在历史上罕见。按照正史记载,梁灏活了42岁,但在民间传说中非常高寿,82岁中状元,是老当益壮、大器晚成的典范。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译文:北朝的祖莹,八岁能吟诗。唐朝的李泌,七岁能以棋为题赋诗。他们的聪明才智,被人们称奇赞许,你们这些小孩子,应当效法他们。

圣小儿、祖莹、李泌

祖莹是北魏大臣,八岁时能诵读《诗经》《尚书》,十二岁成为太学生,夜以继日地学习,他父母怕他生病,禁止他夜间学习,他就偷偷学。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被人们称作“圣小儿”。

李泌(一说读mì,一说读bì),唐朝神童,七岁能写文章。唐玄宗召见他,当时皇帝正在和宰相张说(yuè)下棋,皇帝让李泌以棋为题作诗,李泌请求讲述大略,宰相说:“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你就照这样作诗吧。”李泌说:“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唐玄宗惊叹不已,赏赐许多财物。李泌长大后,辅佐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曾孙唐德宗,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男主角以李泌为原型。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右下方的“在看”,欢迎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您的鼓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 转载请注明 解读《三字经》9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2720.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