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的器皿和甘露《战争与和平》

学境读书会1021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书名:战争与和平
◎作者:[俄]托尔斯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Войнаимир
◎译者:刘辽逸
◎出版年份:2003-1
◎豆瓣评分:9.3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上下)》内容简介:1805年,俄法战争一触即发,但俄国上层社会却依旧歌舞升平。
  女主人公娜塔莎是一个贵族小姐,年轻貌美,天真活泼,能歌善舞。哥哥尼古拉是一名英俊的骠骑兵军官。而娜塔莎一家的朋友皮埃尔也是贵族,他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对未来尚无打算,常出入于社交场所和在赌桌上消磨时光。不久被一位公爵看中,并被安排与公爵女儿海伦结婚。但这不是一桩成功的婚姻。
  皮埃尔的挚友安德烈公爵是库图佐夫属下的一名军官,一次因公来到娜塔莎家,他对娜塔莎一见钟情。对俩人的婚事娜塔莎的父母均赞同,但安德烈的父亲坚决反对,他坚持要等一年之后才能考虑。
  在等待的这一年中,娜塔莎与海伦的哥哥阿纳托利相识,她经受不住阿纳托利的勾引,打算与之私奔,并致函安德烈要求解除婚约。虽然私奔企图未能得逞,但对安德烈却是一个沉重打击。
  俄法战争中,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安德烈在著名的波罗金诺战役中身负重伤,不久便去世。皮埃尔的妻子海伦也病故于彼得堡。
  1812年冬,拿破仑从莫斯科撤军。此时的莫斯科已是满目疮痍,但对娜塔莎和皮埃尔来说却是新生活的开始。
一八五六年,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新政使人们对尼古拉一世登基时发生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又产生了新的热情,但是一贯反对权威的托尔斯泰对“挖出这些老古董”很不以为然,结果被比他大十岁的屠格涅夫用书信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这也使他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后他开始构思一篇关于当时回国的十二月党人的小说,但是他发现为了揭示这些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就要回到一八二五年的起义,而要写一八二五年的起义,又要去写这些人在起义时思想产生的萌芽,也就是说要回到这些人的青年时期,亦即一八O五、一八O七、一八一二年的反对拿破伦的战争时期,从而使这小说的构思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个小说最终没能写成,但正由于这个构思和要把一切弄清楚的专注精神,俄罗斯文学史上产生了这部伟大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只写到十二月革命的前昔,写到书中以十二月党人为原型的皮埃尔•别祖霍夫有志建立秘密协会为止。这部小说的故事以这四个主要人物的转变穿插叙述而成。他们分别是安德列•博尔孔斯基、皮埃尔•别祖霍夫、尼古拉•罗斯托夫和鲍里斯•德鲁别茨科依,除了安德列公爵是托尔斯泰本人的理想原型外——曾致力于改革农奴制的实验(因此他在书中死去),其他三人都在十二月党人中有其原型(因而都活了下来)。特别是皮埃尔•别祖霍夫因为加入共济会而对神秘主义的兴趣(托尔斯泰曾与赫尔岑通信因为确认了这些十二月党人有信奉神秘主义的倾向而兴奋),还有鲍里斯•德鲁别茨科依(现实中是特鲁别茨科依)的临时变节倾向,以及尼古拉•罗斯托夫的脾气暴燥,但做事勇敢果断的性格,这在十二月党人起义历史中都有记载。
托尔斯泰是写战争的大师,从那三篇关于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小说,他就把很多写战争的作家甩在身后,这篇小说在在写作上当然更胜一筹了。这本小说大部分篇幅都是写战争,托尔斯泰不仅把每次战争(特别是奥斯特利茨三皇会战和波罗蒂诺大会战)写得各不相同,而且更要反驳战争史中的荒谬的记载。如果说历史学家是把战争符号化,传记家们把战争舞台化,那么他就是把战争外景化、大自然化。
托尔斯泰极力反驳历史学家们的军事天才说,于是他就在这本书里对拿破仑大加嘲弄(总是描写他肥胖的小手和狡诈的手套,以及描写他享受被贴身侍卫象刷他的阿拉伯小马一样刷遍全身的滑稽场景),但是这里有一个矛盾,那就是他一边嘲弄拿破仑的天才,一边又在书中大力颂扬巴拉格季翁和库图佐夫的天才。其实要解释这个矛盾并不困难,托尔斯泰在颂扬后者的时候,颂扬的不是他们的智谋,而是他们面对战争的那种顺其自然但又威武不屈、依靠人民的心态(库图佐夫虽然在战争中步步退却,但仍是一口咬定法国人将被迫吃马肉;而巴拉格季翁在指挥战斗的时候,总是对报告请示的人频频点头,但是什么也不说,只在必要的时候以身作责发起冲锋)。在这本小说里,托尔斯泰一方面对“顺其自然“的理念加以诠释,一方面尽力推崇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资源链接点击阅读原文,提取密码:txpt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