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前提条件
心悦兴起·拾阶而读○
○蓄力逐光

NO.155
March
2021
在孩子的前阅读阶段中,我们要培养其阅读的技能,尽量满足阅读的三个前提条件。
01
你看啊,阅读这个事情,它需要有几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第一,需要认识字。这毋庸说。
第二,需要有阅读本身的技能。这个是说,孩子要有这个能力,把书页上的汉字,转变成相对应的声音。还要能正确地处理这些声音,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能在语义之间有差别的地方,留有停顿。
举刚才这句话为例:“还要能正确地处理这些声音,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正确的停顿方式是:能够----把----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连成-词汇----串在-一起。四横表示大的停顿。这停顿,既是语气上的,同时,也是语义上的。
整个句子,由五个大的停顿组合而成:一、“能够”;二、介词“把”;三、“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四、“连成词汇”;五、“串在一起”。
识别出这五大停顿还不够。进一步,“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还要往下细分成两个层次的停顿。第一层次,是识别出“没有差异的-字”,停顿;再高一个层次,是区分出“感觉上”和“没有差异的字”两个部分,停顿。
02
这还没完。
什么是“感觉上没有差异的字”?
前边,申爸曾经发帖问,“在座的爸爸妈妈,有谁读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黑格尔的《小逻辑》或者柏拉图的《对话录》的吗?”
很多热心的爸爸妈妈回馈,没读过。没读过的爸爸妈妈有福了。因为,你们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体验一下,如果没弄对,孩子们学习阅读时的感觉有多难受。
你在搜索引擎中搜“小逻辑”,找一个在线阅读的版本。申爸找的是“天涯在线书库”的,点《第五章》....哎呀,太麻烦,申爸还是干脆Copy-Paste好了:

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假定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
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所以哲学当能熟知其对象,而且也必能熟知其对象,——因为哲学不仅对于这些对象本来就有兴趣,而且按照时间的次序,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而且唯有通过表象,依靠表象,人的能思的心灵才进而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的认识和把握。
03
这说的什么呀?
每个字都认识。在单句范围内,识别词汇和停顿,没有问题。
问题来自,黑格尔的思维有一种连绵不断的……不是很清晰的……罗里吧嗦的特征……我们很难断清楚他写的句子。
他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语义学上,模糊一片。糊涂,不明所以。
如果不以某种东西的良好发展为基础,直接从识字开始阅读,孩子刚开始,就是这种感觉。
04
第三,理解。
“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把新的信息溶化到已经有的知识和体验中去,从整体上,对新信息的把握的过程。
如果孩子阅读到的东西,不能够“理解”,他肯定不会有持续阅读的兴趣。反之,要是有了持续阅读的兴趣,也表明,孩子已经在头脑中对新的信息有了很好的“理解”了。
05
比如说,迅雷开始大量阅读,孩子听论语。他们读得很快,听得很多,没有输出。他们到底在读什么?在听什么呢?他们在听音节,在读字。就这么简单。
听音节的时候,大脑不是把音节简单地刻印进脑海,就完事了。孩子在听音节的时候,大脑本能的机制,在一刻不停地对音节进行分组……汉语是单音节语言,要把几个音节合并,分组,形成词汇,才会产生意义;进而,把词汇合成语句,才能精确定位到这个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
这个过程在孩子听的时候,是随时随地静静地在那里起作用的。大脑存储起来的,不是一个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经过处理之后所形成的词汇,由故事组合在一起,以后,这种存储的结构,用来涌现意义。
孩子学习语言,不是靠模仿做到的!孩子是靠上述那个过程,做到的。你比如说,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非常自如的组织出句子,随口说出来了。很多句子,里面词汇的组合,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一种组合。孩子说出了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讲过的一句话。孩子要做到这个,必须有一套“机制”,这套机制,建立起来,运行,才能让孩子做到这一点。伴随聆听,是建立起这种机制的有效手段。
那么,为什么孩子学习语言,不是靠模仿,而是靠刚才说的那个过程呢?
06
我们做一个实验,就知道了。
比如说,你跟一个5岁的孩子……好比说哈哈……你让她复述一句话:“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哈妈说一遍,哈哈就自己能说出这句话了。假设说,哈哈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哈妈把“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这句话,说给哈哈听,让哈哈复述出来。哈妈耐心,多说几遍,哈哈还是能够学会,自己能复述出来。这是意思完全相同的两句话,只不过,一句用汉语表达,一句用英语表达。这两句话,哈哈都理解吗?
我们呢,说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意思是说,我们在任何层次上,都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这句话,在最高的理解层次上,在于它的寓意:“在手”的寓意是说,你已经拥有了;“在林”的寓意是说,你没有拥有。你不拥有,再多,于你也没意义。所以,你要动手。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这个寓意,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可以理解的。
可是,“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句话,孩子理解不到寓意的层次,就真的丝毫也不“理解”吗?当然不是!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句话一说出来,她的小脑袋里,就已经联想到了“鸟”、“树林”、“手”这些形象。存储在小头脑中的“鸟”、“树林”、“手”的形象,瞬间就被这句话所激活。甚至,有孩子已经从“双鸟”这个词,激活了“两只鸟”这个形象。
但是,“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这句话,在孩子的头脑中,激不活任何意象。尽管这句话里面相应的也有“bird”、“bush”、“hand”这些词汇,但这些词汇,没有经过大脑的音节处理过程,大脑中对这些词汇,没有相应的机制来处理。这个英语句子,是完全的一句模仿。我们不可能靠模仿来教会孩子语言。语言是靠“听”,大脑对语音进行处理存储来学会的。要彻底学会英语,要“磨耳朵”,把孩子处理汉语音节的过程,给孩子也做起来后,孩子才能学会英语。
假设,哈妈现在开始,给哈哈看红粉小猪,看蓝精灵,给哈哈磨耳朵。哈哈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屏幕上看到了“鸟”,伴音里听到了“bird”,孩子就开始把/bə:d/这个音节,和“鸟”的形象联系起来...假设说,四年以后,哈哈学会了英语。那个时候,哈妈再教哈哈模仿着说“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这句话。哈妈说一遍,哈哈就能把这句话复述出来了...那个时候,这句话在哈哈的头脑里,激起的神经活动,就完全和现在“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句汉语是一样的。孩子“理解”了。
那么,哈哈是不是在四年后的那一个时刻,“理解了”这个英语句子呢?不是的!孩子理解这个英语句子,从现在给哈哈看红粉小猪就开始了:因为红粉小猪,让孩子第一次把/bə:d/这个音节,和“鸟”这个形象联系在一块儿。
我们说:“理解”这项活动,不只是发生在听到“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那一刻;它发生在前此很多的做的“联系”的活动中。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只不过是把零散分布在头脑中的“理解”,整合到一块儿罢了。前此磨耳朵的过程,也是“理解”,只不过,是潜意识中在“理解”,没有针对这句话来“理解”罢了。
07
词汇是语言的砖块。有了足够的砖块,将来,可以搭成无穷无尽的“建筑”。那么,孩子伴听。孩子“理解”吗?孩子当然“理解”,只不过,这种理解,不表现出“整合在一块儿”的时候那种针对性罢了。
接下来,孩子阅读。孩子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读得那样快?大脑中存储好的形象,被呼唤起来,要靠外部的刺激。这外部的刺激,不仅有语音这种形式,还有文字这种形式。一个孩子,可以被/shuāngniǎozàilínbùrúyīniǎozàishǒu/这串语音激起的大脑活动,在孩子自主阅读以后,同样会被这幅图片所激活。

听语音有伴随聆听。在伴随聆听的时候,孩子的大脑活动是靠语音来刺激激活的;快速阅读,是孩子以文字为刺激物,激活和伴随聆听同样的大脑活动。
不管是伴随聆听也好,初期的快速阅读也好,孩子确实在“理解”,但都不是我们成人意义上的那种“有针对性的理解”。“理解”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头脑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全部都叫“理解”。这种伴听快读的方式,终止于孩子在字面上的理解。
08
现在,问题来了:孩子在寓意层面上的理解,是怎么获得的?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如何确保孩子能够获得寓意层面的理解呢?获得寓意层面的理解,其过程,是不是和此前的过程,完全不同呢?“寓意层面”的理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那个“民间故事”,“伊索寓言”,到底在孩子的头脑中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让孩子那么喜欢读?其实,民间故事这种东西,不仅孩子喜欢读,大人也读的津津有味……只要你读进去了,就会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要不,聊斋志异怎么会那么受欢迎,《意大利童话》怎么会一出版,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从伴听过渡到听民间故事,读意大利童话,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程,孩子喜欢。可是,“寓意层面”的理解,也是同样自然,孩子同样喜欢的过程吗?这待我们慢慢讨论。
END

推荐阅读

天书的未来


《神话,你好》之三:树生人刘兴诗爷爷讲故事之《夜光花和红宝石(上)》
先悦读,再成长
悦读带来力量
作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有很多,最重要之一莫过于让孩子享受悦读。如果您也认同广泛、深度、愉悦阅读对生命的重大意义,有这方面的苦恼或心得,欢迎给我们来稿,一起感受悦读的力量。
愿我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共同探讨孩子的悦读之路。
排版:小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
私域运营指什么?私域流量又有哪些好处? 如何做好私域流量的引流? 2023-05-26
-
知乎跳转微信是如何通过天天外链实现的? 2023-05-25
-
抖音如何实现明星引流微信,抖音kol引流微信,抖音达人引流微信, 2023-05-24
-
抖音微信流量看得见,引流获客如何才能摸得着? 2023-05-23
-
推广引流神器-天天外链!抖音小风车跳转微信 2023-05-18
更多相关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