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教案第22课《孟子三章》

有湖语文工作室816 次浏览0个评论2020年12月11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政治观)一、导入新课【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富贵不能淫(孟子的处世观)一、导入新课【解题】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
>

第22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2.理解选文的内容和观点。

3.引导学生背诵选文内容。

教学过程

选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政治观)

一、导入新课

【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的主要思想:

1.民本思想:与民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

2.仁政思想: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先养民,再教民。

3.性善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荀子认为“性恶论”,主要后天的道德修养)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动荡,各国相互攻伐,人民生活痛苦。面对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一统天下。他到处游说,希望封建统治者实行“王道”,施行“仁政”。

二、整体感知,理解分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析】孟子首先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分析】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攻城为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而另一方则“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这是结果,说明攻方失败。

为什么呢?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最终失败,是因为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所以“天时不如地利”。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分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守城为例,“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所以,“地利不如人和”。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分析】“故曰”承接上文内容进一步论述。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中心论点。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国家的威严也不是靠锋利的兵器。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分析】进一步正反论证,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得道”的重要意义:施行“仁政”的君主是一定会得“人和”、统一天下的;施行“仁政”的君主“有不战之时”,即使去打仗,也一定是自卫的、必胜的正义战争。

三、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他反对战争,极力游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是一位儒学大师,不是一位军事家。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孟子不会去研究战争,他研究的是统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人和”的问题。本文虽然用了大量笔墨去论述战争,但这是表象,是凭借,其真正目的是论述“人和”的实质,就是“得道”,即施行“仁政”。统治者只要“得道”,施行“仁政”,就能得“人和”。所以,孟子的意图是告诉封建统治者要“得道”,要通过“仁政”去一统天下,而不是鼓吹封建统治者凭借战争去一统天下。

板书

选文二:富贵不能淫

(孟子的处世观)

一、导入新课

【解题】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

礼:儒家的核心观念。“礼”又是什么呢?“礼”包括礼制、礼仪和礼器三大方面,这些都记载在古人留下的三部书(《周礼》《仪礼》《礼记》)中。也可从以下几方面简单地归纳一下“礼”。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礼”强调内心的修养,即无论遇到什么事,人的言行及内心情感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地步;由这样的人来治理地方、国家甚或全天下,那么天下必安定和谐,以至“大同”。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礼”是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這是“礼”的本质所在。

从行为层面看,“礼”具体指周代创立的“九礼”,即九种礼仪行为——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等礼节。这些礼仪行为一旦有了高尚思想的支配和礼仪制度的支撑,那它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将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到“仁”甚至“圣”的巅峰境界。

此外儒家的思想中还包含:义、智、信、忠、孝、温、良、恭、俭、让等。

二、整体感知,理解分析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评析】先列出景春的观点:像公孙衍、张仪等能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人,就是大丈夫。在一般人看来,景春的观点确实有点道理:无论公孙衍还是张仪在战国时期都是大名鼎鼎干大事的人物。公孙衍曾继商鞅为秦惠王的大良造,后历仕魏国和韩国,是有名的纵横家之一;张仪以连横术破公孙衍的合纵术之后,也曾担任秦惠王的相,后又任魏国之相。两人均位极人臣,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达到人生顶峰了。人生的理想不就是“出将入相”么?这样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谁还能胜任此称号?景春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评析】先破。接下来讲孟子的反驳,他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的行为与妾妇之道没有区别,本质都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孟子认为那种没有仁义道德原则,只会曲意顺从诸侯王的想法往上爬的人也不能称之大丈夫;那种把个人的自私性凌驾于国家、社会之上的也不能称之为大丈夫。

所以,孟子也先用语气强烈的反问形式来否定景春的崇拜对象——公孙衍和张仪,指出他们称不上什么大丈夫,表示极度蔑视。在景春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孟子紧接着又用略带反问语气的疑问句“子未学礼乎”来诘责对方。孟子之所以这样问,一是指出景春观点错误的本质——不懂礼、违背礼,将景春的思维引入一个新的思考范畴;二是为下文的驳论奠定坚实的立场;四是暗示自己的立论基础。

举行士冠礼时,为了更加庄重,父亲一般不亲自去训诲儿子,而是举行一定的仪式,郑重其事地邀请乡里有名望的绅士,一般是退休在家的朝廷官员,代替自己来训诲受冠礼者。因受父亲邀请而代替父亲训诲,所以孟子说“父命之”。冠礼上要加三次冠——布冠、武冠、文冠,每次加冠,正宾都要代替父亲说训辞,这些训辞除了祝福长寿外,最主要的是训诫受冠者要修养好仁德。意思是没有仁德,便不是成人,至少是不合格的人!这是合乎“礼”的事实,然而景春似乎不懂,所以孟子用“子未学礼乎”来讥刺他。而女子出嫁时,母亲就要教育出嫁女子所受的训诫内容——恭敬、谨慎、无违(即顺从),这就是古代女子所必须遵守的“妇道”,孟子把公孙衍和张仪之流看作是只知顺从的女子,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也写得详细。

【小结】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下了这么一个结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种一味顺从原则,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评析】后立。否定景春的看法后,孟子再阐明自己对大丈夫的认识——必须以“仁”“礼”“义”为立世处事原则。其中“广居”喻指“仁”,“正位”喻指“礼”,“大道”喻指“义”。孟子告诉景春,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宅心不仁厚,身上无仁德,行事不仁爱,即使住在国君所赐的广宇大宅中,也算不得大丈夫;如果心中没有装着人民,对国家不敬畏和热爱,遇国君犯错而不敢劝谏只会一味曲从,即使仪容堂堂地站在朝班上,也算不得大丈夫;如果心中没有真理和正义,搬弄是非,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的去挑起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即使你走在天下最宽广的官道上,同样算不得大丈夫。只有按“仁”“礼”“义”为立世处事准则,一个人才可能成为大丈夫。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评析】那么大丈夫遇到不同的世道,又该如何处世呢?孟子的观点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指人生得志,如为政一方或当朝掌权。如周文王的祖父古公被推为部落首领后,遇戎狄的薰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古公就把财物给了他们,以保证自己的部族免受战争之难,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薰育族后来又来侵扰,想夺取土地和人民,古公为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在劝住因愤怒想要奋起抗击的民众后,就率领家众离开自己辛苦经营的豳地,经历千难万险迁移到了岐山脚下。结果豳地百姓扶老携幼全跟着古公到了岐下,就连周边邻国的百姓也纷纷赶来投奔古公。古公的行为不是贪生怕死,而是遵循走和平道路、珍惜生命的“仁”“义”正道,所以周部落得以进一步兴旺起来。

身材矮小的晏婴(晏子)何以能成为齐国的三朝元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晏婴能做到“与民由之”。有一次,宠臣梁丘据替齐景公找了一个叫虞的流行音乐歌手,于是景公彻夜笙歌,竟连第二天的上朝都忘了。晏婴知道后,立即逮捕并遣返了虞,再去景公那儿直谏,指出景公听流行音乐是违礼之举,必定导致亡国,最后景公认错改正。

第三个问题是不得志又如何处世。世上的人得志者少,不得志者多;人的一生得志时间短,不得志时间长。连孔子、孟子等都一生不太得志,何况常人?大丈夫如果不得志该如何呢?答案是“独行其道”。孔子、孟子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就是前面提到的晏婴,也有不得志的时候。齐庄公继位后崇尚勇力,不顾道义,也讨厌晏子,便在酒宴上让乐工连唱三遍“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算了!算了!寡人我不能高兴,你来干什么)”。晏子听懂后进行了劝谏,但庄公不听。于是晏子便把受赏得来的贵重物品全部缴还给庄公,那些不值钱而可以卖的就送到市场上去。做完这一切后,便步行东去,直到滨海一个小村子里,自己过起耕读生活。后来齐庄公被大臣崔杼所弑,齐景公继位,又把晏子召了回去,并任其为相。晏子不贪财,不恋位,即使做了农民也不忘修身(如果忘了修身,景公也不会再重用他了),这就是“独行其道”,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评析】“富贵”就是的“得志”之时,“贫贱”就是“不得志”,至于“威武”,是身处乱世,人经常会面临别人的威胁。人处于富贵的境遇中,要做到内心不受惑乱;处于贫贱的恶劣境遇中,要做到内心志向坚定不移;而面对武力威迫,则要做到不屈服。这就是大丈夫正确的处世态度。

晏婴相齐景公时,曾多次受到景公的赏赐,但晏婴都用各种借口一一谢绝。为什么?因为他首先考虑百姓的生活状况还不怎么好,自己怎能接受更多的赏赐呢?心中有民有国,晏婴才能做到富贵不淫。“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为何能安贫乐道?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内心志向可谓坚定矣!子路自从入了儒门后,他真得做到了在“威武”面前不屈服。《左传》记载了子路死时的情境。子路担任卫大夫孔悝的家宰,孔悝的舅舅蒯聩(卫太子)作乱,并强迫孔悝加盟,子路以为这样做违礼,坚决不从,并为了救主,在孔悝其他家臣都往外逃难并劝子路也一起逃时,子路却想尽办法进城,他说:“吃了他的俸禄,不应躲避祸难。”结果与蒯聩派来的武士决斗,子路被对方用戈击中,连帽带也被砍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便从容地系好帽带而死。晏婴、颜渊、子路,这些人心中有仁德、生活不违礼、行为坚守道义,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总之,孟子关于坚守仁义仁的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让他们在实现抱负的路上,永远正道直行,成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三、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板书

景春观点: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批驳:以顺为正,妾妇之道。

何为大丈夫?——坚守“仁”“义”“礼”,有道德操守。

选文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的成才观)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整体感知,理解分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评析】第一部分(第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第2层: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结】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评析】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这样之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语中,这样才能被人所了解。

同样的,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外面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前面讲了客观环境的考验,这一层讲了人的主观态度,即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的表现。

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拓展印证,强化认识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一般说来,历代开国皇帝多是富于开拓精神的创业英雄。从他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执政理念和不同的结局中,进一步向我们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至理名言。其中赢政秦始皇就是一位,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矛盾人物,既有大功也有大过。他最大的功绩是用十多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180多年的混乱纷争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统一全国文字,统一度量衡,大力发展交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暴君,“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加上晚年贪图享受,特别是他的继承人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在位期间滥用民力,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人民不堪重负,随即爆发农民起义。秦朝相传两代,仅仅15年就被人民推翻了,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还有中国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皇帝。他于公元589年统一全国,结束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官制,开始用考试选拔人才,推行均田制,鼓励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减轻租赋徭役,免除盐、酒税,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生活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但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却大肆挥霍奢侈,大兴土木,建都城、辟驰道、筑长城,驱使数百万人从事劳役。更为严重的是,三次入侵高丽,耗资甚巨;又常年携大批文武官员、妃嫔歌伎等,四出巡游,任情挥霍,征敛苛重,以致民怨四起,终于在继位后14年。就被人民推翻了。

四、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历练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板书

本公众号为江西省特级教师何有湖老师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日常备课记录号,欢迎关注,交流教学,共同提高!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