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妈妈我从焦虑与煎熬中走出,娃的成长也开始'乘风破浪'!

小花生网782 次浏览0个评论2020年12月11日
六六就很喜欢后者,她还自己搜了《张飞日记》来听,翻来覆去地听,老母亲的耳朵都要受不了了.有这个兴趣,孩子就会自己花时间
>

我是一名哲学硕士,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系统地思考问题,最近沉迷于给孩子出思维训练题。

我的女儿现在上大班,下半年即将进入小学一年级了,所以这半年我主要在忙女儿的幼小衔接。经历了大班的焦虑与煎熬,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含义,通过思考,终于找到合适孩子的道路。

strong#

本文由花友@夏林Shining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接下来,我将会说一说这半年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什么调整。这半年女儿的进步。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先分享下我对女儿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棵树,却不太能看到一片森林。而我今年最大的改变,在于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

我们作为家长,很多时候都是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方面上,而不是孩子的整个系统上。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可能就忽略了独立能力的培养;过于看重孩子要拔尖,可能就忽略了孩子的社交能力的锻炼;过于关注孩子科普知识,可能又忽略了孩子的自我认知。

所以首先,我先为女儿搭建起一整个成长系统,包括:

树根——这是三大星系(自然、社会、自我认知)的见识:

梁漱溟则认为,人在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关系,而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

总结一下,三种关系是:

一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也就是,认识自己。

二是处理好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拥有健康的社会关系。

三是处理好人与万物的关系。这种外在之物包含的内容并不少,我们与身边的自然环境,我们与钱,我们与不断涌现的科学发明,都需要有一个处理原则。

strong#

我们带着孩子去学习知识,去体验世界,其实都是在让孩子学习处理这三种关系。

见识从哪里来,从学习中得来。孩子眼睛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在生活中学到的,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旅游、电视、纪录片等等方式来增加孩子的见识,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方便操作的,还是阅读。孩子建立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科学认知,对TA的学业和身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树干——思维能力:

不是某一种思维,比如说数学思维、历史思维、化学思维,而是学会思考的思维。将这种基本的能力培养起来,为孩子建立一个思维框架,这个框架打好了,孩子再去学习其他知识,就有了根本的理解。

而树枝则是最重要的几项基本能力——兴趣、实现力、积累等。


花朵/果实,是孩子近期目标,也就是你要看到的实际成果。如果孩子要进小学,认识一些字,学会一些加减法,学点拼音,这是属于这个层面的东西,孩子要中考,可能考试方法,复习安排就是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当然很重要,但前面的几种,才是根本。

很多时候我们不仅只能看到一棵树,还只能看到树开没开花,而不是这一颗树是怎么学习,怎么成长的。

看完了树,我们还得看森林。从时间维度上看,我们要看到未来,再看现在怎么做。我们就说2050年吧,孩子在2050年,那时候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真的需要那么多知识吗?真的只在一个领域里有研究就好了吗?我觉得不是的。看到未来很重要,否则现在就是盲目地努力。

从空间维度上看,我们要看到这一片森林。为孩子打造一个同伴群体,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让优秀影响优秀,习惯影响习惯,我觉得这是比单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一个孩子身上更重要的事情。

当然,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成长的地基,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能力,是无论有没有时间都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我开始对女儿进行学习上的系统培养


我们刚好处在一个幼小衔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会发现,孩子要学的东西可真多,单是英语,就有无数学习APP,无数绘本,再到数学,练习册只要你敢买,就能堆满房间。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他后面那句话真的是特别有先见之明: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老人家说了,这个很危险。为什么危险,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书,知识,是学不完的。就拿DK系列来说,就有那么多,那么厚,别提其他书了。

怎么办?这个问题还不是我一个人遇到的,也不是幼小衔接才会遇到的。就算你读小学,读初中,甚至工作后继续学习,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书那么多,你读不完。而且,随着资料的愈加丰富,知识,其实是会贬值的。比如:

以前你知道《三国演义》的诸葛亮,那是很不错的,现在,孩子们知道的比这个多多了……但又如何,网上一搜,再这么一记,谁不知道。你能叨叨出红茶和绿茶的区别,一个人,但凡他能静下心来看几天资料,红茶绿茶黑茶统统没问题。以前只有经史子集,但读书人为了这些,就已经要皓首穷经了。
现在信息泛滥,如果将孩子丢入这些知识汪洋大海里,你再怎么苦作舟,也是到不了岸的。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存状态在发生着缓慢而急速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的人能看出来,有的人看不出来。

我们已经不能用从前的要求来要求孩子,而是要从未来的角度来培养孩子。

而怎么培养,孩子怎样学习?这大概是我这半年来投入最多时间来思考的问题。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我当下要面对的幼小衔接的问题,也能解决将来孩子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得按照孩子的兴趣和优势智能来。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在哪几个智能方面有优势,我们得在心里有个小本本,牢牢地记住它。(点击文字阅读@夏林Shining之前对于如何让培养孩子多元只能的思考?孩子6岁了,是时候看这张表了!)

同样是听名著,《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中,六六就很喜欢后者,她还自己搜了《张飞日记》来听,翻来覆去地听,老母亲的耳朵都要受不了了。有这个兴趣,孩子就会自己花时间在上面,ta看书,ta听故事,ta来缠着你讲谁谁谁是怎样的,这就是在学习啊,而且是自主学习!

挖准孩子兴趣,给予丰富的资料,能把这件事情干好了,就已经万里长城走了好多路。

当然,仅仅给资料还不行,还得和孩子一起投入进去。

六对历史感兴趣,我就经常跟她讨论:

刘备到底是只会哭还是有不可取代的才华?

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底是他的手下干的还是他让手下干的?

当然,为了能和她讨论,我最近又要开始恶补历史知识了。

如果孩子在学习某个知识,却没有讨论的这个部分的话,其实这个学习是不完整的,你得让孩子思考,为什么呢,到底怎样才是对的,有没有更好的见解,更好的方法。

看准孩子兴趣,提供资料,平等地讨论,孩子就能像个小火山一样,总有一天能爆发。

其次,思维是重中之重。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也是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有一本代表作《我们如何正确思维》

杜威认为,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教学才能称为好的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人成长来讲,意义最大的是教导他们正确思考,并引导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才是教育历程本身的圆满意义。

比起获取知识,培养孩子的智慧,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培养孩子,不断地教他学习这个学习那个,看这些书那些书,都不应该是将知识倒进孩子的脑袋里,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判断,学会思考,学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也许不一定会考虑的周全,但,一定会给你惊喜。我要培养孩子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这个——独立思考,有思维能力。

这种思维,不局限在数学思维,当然,也不会局限在物理思维,化学思维等等。

而是学会思维的思维。

有了这个思维作为打底,就像给孩子编织好了一个扎实稳固的背篓,遇到任何知识,遇到任何情况,ta都能知道该怎么处置,是不是需要,怎么分好,怎么存放,怎么拿出来用,什么时候拿出来用。

而不是,别人给什么,不管好的坏的,就接过来。

有了这样的思维,对待别人的评价,也不会全盘接受,有了自己的思考判断,面对任何批评指责,都能从中获取经验,而不是灰心失望。

一个有思维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学会学习和成长的孩子。

再次,三大星系的教育是我们要提供给孩子的基础能力。

认知自我,认知自然,认知社会,这些是孩子应该从小就沉浸在里面的基础知识,而不应将它设置为高高在上的学问。

具备全面而系统的基础知识,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是一件必须的事情。对于孩子的学业来说,一样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以后的社会会更看好什么人才呢?我觉得是T字型的,也就是,你在各个方面都有狩猎,同时又在某个领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我觉得,只有在某个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把这些知识技能的基本能力和概念打通,你才能真正获得属于你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的,一旦打通,你就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其他方面。

跨学科,跨文化的这种能力,它会成为一种稀缺能力,而这正是我们可以花大力气培养孩子的着力点。

再来说我对女儿教育方法的转变和她的进步

六六最大的进步是有了一个不焦虑的妈。这真的不是玩笑话。自从我不再焦虑后,六的生活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

六六是怎样的一个娃呢?她喜欢画画,可又经常觉得自己画不出,画得不好;她又内向,或者说慢热,不太喜欢或者说是不太擅长跟人打招呼;她认的字很少,数学加减法还要掰指头算;当然,她还是一个喜欢玩的小朋友。

如果放在以前,我会这样要求她:不管今天画得好不好,先画起来,具体任务安排起来;不管你想不想打招呼,你都得向熟人打招呼。甚至因为她不打招呼而批评过她(惭愧的我);扒拉着一本书和她说“来,自己读一段…”;每天要做数学,自己检查,检查完了错误的再出几道题;多学习,玩的时间要安排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每天一定要陪她读几本书,否则感觉今天没进步。

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有很明确的学习任务,就是上一个30分钟到60分钟的思维课,其他时间,随便孩子自己安排。

我每天还是会陪六六读书,但不以读几本书为重点任务,而是以聊天为重点。

今天她听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我就和她讨论到底是赵匡胤自己想的还是手下安排的。她有她的观点,讨论是平等的,她可以坚持她的观点。

她看了蚕从卵到蚕蛾的一生,便幻想着能不能时间是倒着的,从蚕蛾,回到蛹中,一步一步再到卵,我便跟她讲《本杰明·巴顿奇事》,真的曾有人这样想过,人一出生便是老人,越活越年轻,直到婴儿,还写成了一本书,拍出了一部电影。

她想养一只猴子,我便和她讲真的有一对夫妻收养过一只猴子,和他们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结果猴子学会了很多东西,而那个孩子,则学会了猴子的样子,最后不得不将猴子送回动物园。读两页书,可以聊半小时,我们这样聊着聊着,其实也在这个过程中,将我所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思考过的人生,慢慢地传递给她。

原来六六每次画画都喊着“我不会画”,到现在收获了一枚亲妈粉。

在幼儿园,她画了整个太阳系,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的大红斑特别可爱。思维课里一般有画画的部分,而她画画,我都是忍不住赞叹,哇塞,你好厉害。

让她设计一个节日,她设计出了“西湖节”,大家穿中国传统服饰来参加,吃荷花面、荷叶松饼、莲蓬,一起观赏西湖,用画画、拍照和给西湖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现西湖的美,她甚至想到了一定要保护西湖的环境,多么美妙的想法。

她画地下的世界——蚯蚓妈妈和蚯蚓爸爸办结婚纪念日,蚯蚓爸爸戴上了礼帽,别上了领结,蚯蚓妈妈则穿上了美丽的白纱,而蚯蚓宝宝一脸疑惑,你们是在干什么呢;她给鼹鼠们准备了舒适的窝,还有马桶、游乐场……奇思妙想叫人惊叹不已。

她画天空上的小鸟有跑步机,每天得经过各种健身设施到达学校。老母亲只能在一旁喝彩:你这是怎么想到的,这里好有趣,你画的好丰富。而爸爸回来,她则要得意洋洋地拿给爸爸看:你看,我今天又画了一幅特别棒的画。接下来,又要收获一个亲爸粉了。

每天上学,她会用自己的方式跟人打招呼,不太熟的,她会挥挥手。认识的,她则很响亮地跟人打招呼。认识的人都说:六六变自信了。而我相信,她会越来越自信的。

要上台表演前,她会排练好。表演中,她会从头到尾地完成。下台后,她会评价自己中间停顿了,但是完成了,也会饶有兴趣地跟爸妈推荐其他孩子的节目。

她的问题越来越多——

为什么蚕的一生不可以倒着来呢?到底是先有卵还是先有蚕呢?为什么人都要当皇帝呢?……

她会对电梯里的广告感兴趣,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

即将读完一本书,可她又想讲另一本书,她会琢磨“我们还是有始有终地读完这本,再来读下一本吧!”

自己要出门了,会和我说“你提前通知我,我一定会准时回来的。”

有时候还是不免闹情绪,但被妈妈提醒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后,她会努力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诚然,她还有许多许多的这样的那样的毛病。

可与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的老母亲,会用和她一起解决问题的思维去看待她,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她。

幼儿园最后有一个综合评价,大约有二十来项,在动手能力、审美、合作、创新等等方面,六六都得到了三颗星(最多是三颗星),而唯有一项——语言表达上,她得到了两颗星。

她对我说“妈妈,我其他都挺好的,就是语言表达上不太好。”我笑笑“妈妈觉得你都很棒。”她疑惑:你不觉得我有要改进的吗?”我摇头,牵起她的手“妈妈觉得你的表达能力很不错,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别人感受到,就很好啊,只不过,更多的时候,在学校,因为孩子太多,老师更希望孩子们说话更大声,更清楚,有事情能更及时地说,而这些,妈妈相信你以后慢慢长大,慢慢掌握方法,都能够做到。”

在接下来的小学生涯里,我相信,六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学业上的,交友上的,甚至是一些我们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但怕什么呢!我知道孩子是很棒的。我愿意陪着她一起面对。我知道她会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并进步。我将始终和她共同成长。我将始终为她感到骄傲。我将始终予以信任和支持。无论阳光风雨,她,都有我们在身后。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一位精算师妈妈给孩子的“思维启蒙”实践和计划(0-5岁)
这些简单有趣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小孩学东西事半功倍|节日精选回顾第3期
幼儿园最后一年,我给儿子准备了一份“不抢跑、不加压”的淡定版幼小衔接计划...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