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红杏出墙来

缘缘欢喜1018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爱从来都是艰难的,爱情故事为了打动人,常常都很狡猾。

以我现在的心性,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故事,不足以构成对人性和爱情的思考,而是看一眼便觉得有毒。

故事梗概:

安娜,在自己正青春貌美的时候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高官丈夫,并有了一个8岁的儿子。她情感丰富,渴望激情,而他的丈夫沉闷古板,只醉心于工作,不懂情爱,也不懂生活。

一次意外的莫斯科之旅打破了婚姻的平静和沉闷。安娜在莫斯科火车站意外邂逅了青年军官沃伦斯基,沃伦斯基对安娜一见钟情,并且毫不避讳地对安娜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安娜经历了几次剧烈的思想挣扎,最终选择和沃伦斯基私奔,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丧失了家庭,深爱着的儿子,还有富丽的社交圈,随之而来是整个社会的鄙视和偏见,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沃伦斯基对她的爱。

无疑,沃伦斯基确实是爱她的,为她闹自杀,为她放弃军衔,为她背井离乡,两个人度过了短暂的快乐甜蜜的日子。然而,如同所有的感情一样,多么浓情蜜意最终都免不了走入平淡。

沃伦斯基开始回归到自己正常的生活状态,社交,交友,娱乐,工作都提上了日程。

而安娜的丈夫为了惩罚她,故意拖着不肯离婚,导致她和沃伦斯基的感情没法得到社会认可,这个事情始终让她心神不定,变得整日猜忌,怀疑,无端嫉妒,沃伦斯基在日复一日的感情消耗中,开始慢慢丧失了耐心,变得暴躁而粗鲁,经常摔门而出,留下安娜独自悲伤,最终陷入绝望中,而选择以卧轨自杀来摆脱痛苦。

写爱情故事的人,浪漫而缺乏诚实,有毒。婚外恋,认真的人是要有赴死的觉悟的,而终究无明。婚姻,是要引领爱走向更为深刻复杂的体验的,简单地换一个对象,不会解决问题。

“一见钟情”我们很多人都体会过,那是美妙和完美的存在,仔细想来就是这样一个幻相,我们的内心在呼喊:

对我说我很聪明,

对我说我很有才,

对我说我很善良,

对我说我很可爱,

对我说我很敏感,

很温柔,又充满智慧,

对我说我很完美——

但一定要对我说实话!

这件事本来我们自己就可以做的,但我们不知道。有一天忽然遇见一个人,他看见了这个美好,由衷地表露。我们有缺失的内心得到莫大的满足,以为他就是那个Mrright,和身边的配偶一比简直有云泥之别。因而如飞蛾扑火,陷入混沌,只为希望那人不断对你说你真好。

如果少女的美是青涩单纯,那少妇的美是丰沛诱人的。婚姻在平淡和沉闷的同时,也提供了“红杏”生长的院子和养分,在婚姻里不断变好的我们,是知道自己的变化的——信心、力量、勇气和美好与日俱增。红杏开花那一瞬的美好,原本应该是成全我们自我圆满的助推,而我们是有多匮乏对自己的爱?巴巴渴望着外来的确认,迫不及待就要出墙去。

安娜的丈夫有理想有抱负有家庭责任感和对婚姻的重视,如何就成为沉闷古板不懂情爱不懂生活?这里打一个问号。没有完美的对象,激情过后每一个人在婚姻里都走向平实,有优点也有弱项,亲密关系应该有一个双向调整和磨合的过程。安娜并没有行动,而选择转向。如果没有社交的压力和丈夫的反对,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就会有好的结局吗?这里再打一个问号。安娜在如此动人的“一见钟情”里,是失落了自我。没有人可以以另一个人的爱为精神寄托的,我们都要走向内心的自在圆满。爱到极致是放手,我们和他人的关系,走到最后都是要放手的。关系里的痛苦,都是对我们内在的启迪,它在轻轻提醒你学会与自己相处。当你内心平稳有爱,世界便不再有事。

愿我们开智慧,离执念——此生尽兴,赤诚善良,不舍爱与自由。

  • 转载请注明 一支红杏出墙来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2110.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