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朱越利从教外道士看道教以七位明清丹经作者为例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1214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从教外道士看道教

——以七位明清丹经作者为例

朱越利

摘 要:陆西星等七位明清丹经作者没有入道士籍,为教外道士。教外道士的存在表明,儒学教育为道教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低估。教外道士的身份,为明清的士人和官员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归隐。教外道士的存在,是道教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与道教重视方术有关,与道教全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希望道教的这一重要特点,能引起学界同仁的重视。

关键词:教外道士;陆西星;李文烛;李堪;刘一明;董德宁;傅金铨;李西月

原文载于《东方哲学与文化》第2辑,文章内容有删节

1、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自称方壶外史,又号天放翁、三剑道人等)

陆西星年轻时考取了秀才后,入官学继续攻读四书五经。身为诸生的陆西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故乡兴化县大名鼎鼎。但他九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无缘中举。陆西星心灰意冷,彻底绝望。于是,他脱下儒生服装,换上道士巾袍,掉头追求成仙去了。正如《兴化县志》记载:陆西星“生颖异,才识宏博,于书无所不窥。娴文辞,兼工书画。为诸生,名最噪。试不售,遂弃儒服,冠黄冠,为方外之游。数遇异人受真诀”。《重修兴化县志》卷8补充曰陆西星“九试不遇”。

自“冠黄冠”后,陆西星寻师、潜修、著述。他自述曰:嘉靖丁未(1547年)“得遇法祖吕公于北海之草堂……授以结胎之歌、入室之旨。”嘉靖甲子(1564年)“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陆西星以神话申明自己尊奉吕洞宾、信仰道教。《重修兴化县志》称陆西星为山人、布衣。其卷1曰:“陆山人墓,北郭外十里平望铺,葬布衣陆西星”。由此推断,陆西星没有履行过道教的冠巾仪式或传度仪式,更没有道士阶位。

陆西星撰写的道教著作,大部分收录于《方壸外史》中。他被后人强安上“内丹东派祖师”的头衔。其实,陆西星传人不多,没有创派。有学者认为陆西星是《封神演义》的作者。他晚年亦信佛教,自称蕴空居士,著有《楞严经注》和《楞伽经注》。

2、李文烛(字晦卿,号梦觉道人)

李文烛自幼在父亲的监督下,被迫学习应对科举考试的课程。但李文烛对仕途或者是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对其父的监督阳奉阴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一阳透露曰:李文烛 “髫齓趋庭,治举子业……阳治举子业,而阴读道书”。笪之玠亦曰:李文烛“举业略不为念,人未有不異其为诞者”。中国封建社会里,无论贫富贵贱,普遍尊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李文烛确为此信条的叛逆者。

《三刻拍案惊奇》作者署名梦觉道人,李文烛与他不是同一人。有学者以梦觉道人号,断定“李文烛是道士”。可以称道士为道人,但是称道人者未必皆为道士。没有见到关于李文烛接受冠巾、传度或道士阶位的史料。李文烛著《周易参同契句解》、《参同契直注》、《阴符经直注》、《悟真篇直注》、《金丹四百字解》等。

3、李堪(字任之,号楚愚)

李堪曾为诸生,科场屡屡失利。没有见到关于李堪接受冠巾、传度或道士阶位的史料。万历四十年(1612)他著《玉洞藏书》4卷,其中包括注《悟真篇》和注《参同契》两部分。

4、刘一明(原名刘万周,道名一明,字一之,号秀峰、悟元子等)

刘一明“自幼习儒,志图功名。尤好技艺,医卜星相,地理字画,俱能留心。百家之书,凡所见者,亦必略观大意”。“志图功名”,语焉不详。但刘一明“自幼习儒”,他即使没有考取秀才,年轻时也是儒生。

在自扮道士这一点上,清代刘一明与陆西星相同。张阳志叙述曰:其师刘一明“因看《悟真篇》,方知大道幽深,有夺天地造化之秘,非等闲寻常之人可知,遂思远遁。暗置道服,昏夜出城,单身只影。数日至会宁铁木山,风雪交加,四顾无人,脱去俗衣,改换道服,隐姓埋名,寻师访友,时年二十岁矣”。

刘一明不仅改换道服,而且真正确立了道教信仰。他自述22岁时龛谷老人向他“口授心印”,乾隆三十七年(1772)仙留丈人将他的疑团“一棒打为粉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刻的《金县志》卷13《杂记》,记载了刘一明在兴隆山传授养生术和重修道观佛寺的事迹,但没有称他为道士。其曰:刘一明“乾隆间,访龛谷老人,啸咏于兴隆山中。一时士夫乐与之游,每教人以养身之术。两山梵宇募化重修,凡四十余年,购置田亩为香火之资,又于禅寺购置义冢地。年八十八而殁。” 刘一明去世于道光元年(1821)。《金县志》的记载上距刘一明去世仅仅23年,形同实录。由此推断,刘一明亦未履行过冠巾或传度仪式。

斗转星移,方志的记载有变。光绪年间刊刻的《重修皋兰县志》卷27曰:刘一明“家有万金,弃之隶道士籍。”刘一明身穿道服,四十余年弘道成就辉煌,兴隆山民众误认或教内谎称刘一明已经冠巾或传度,亦在情理之中。随着时光流逝,误认或谎称被越来越多的人信以为真,刘一明的道士籍遂被坐实,记录于方志中。

有学者记载刘一明为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仲宇对此提出疑问:“刘一明被视作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但他何时入全真道,其最初的师父是谁,有没有受过全真之戒,都没有记载,似乎仍是个谜,有待于进一步钩沉”。刘一明被记载的龙门派辈分,为当地道教增光,盖是清末、民国时期榆中教团追认的。

刘一明亦著作宏富,主要著作被合编为《道书十二种》。

5、董德宁(字静远,号元真子)

董德宁自幼朗读背诵儒家经书,但他兴趣却在道教,成年后陶醉于内丹,亦成为家庭的“异类”。董德宁自述曰:“家传儒业,心慕真玄。自幼虽伊吾于经书,而常吐纳于玄牝。”乾隆三十七年(1772)获“真师”传授后,专一内丹修炼和著述。没有见到关于董德宁接受冠巾、传度或道士阶位的史料。他撰《周易参同契正义》、《悟真篇正义》、《元丹篇》、《大上黄庭经发微》、《黄帝阴符经本义》、《老子道德经本义》、《元真录》等。

6、傅金铨(字鼎云,别号济一子)

傅金铨精通儒经和正史。阿应麟《杯溪录序》曰:傅金铨“淹通经史,工词翰,解声律,善画能琴,俊绝一时”。傅金铨“精通经史”,当发端于自幼习儒。傅金铨自述奔走山林二十年,接触了不少“高人杰士,黄冠缁流”。其师清虚先生常教导他。他先是在家乡开设了丹室为本堂。嘉庆二十五年(1820),傅金铨定居合州合阳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合阳镇),辟丹室流云山馆。没有见到关于傅金铨接受冠巾、传度或道士阶位的史料。

阿应麟《杯溪录序》称傅金铨为“济一道人”,又曰:“道人自言受训于纯阳吕祖,应八百之谶,首先忠孝,若尧舜禹文周孔,道统相承”。有学者以这段话认定傅金铨为净明派道士。首先,傅金铨一生主要的弘道场所是丹室,不是宫观。其次,傅金铨所说的“道统相承”,实指继承钟吕丹法,非指教派。再者,所谓净明道祖师许逊的“八百之谶”(龙沙之谶),也被教内外其它著述用作典故,并非表达教派归属。

傅金铨的丹经、注释、诗集等被汇编为《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7、李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圆峤外胄等)

李西月被后人尊为“内丹西派祖师”,其派传承至今。《李涵虚真人小传》曰:李涵虚生于嘉庆十一年(1806)。自幼聪明,20岁左右入县学,为庠生。后至峨眉县养病,遇郑朴山,稽首皈依。郑朴山“康熙时人,孙真人讳教鸾之高弟也”。他叮嘱李涵虚要“速修救世”。李涵虚又在峨眉山遇见吕洞宾和张三丰。李涵虚初名元植,字平泉。吕洞宾为他改名西月,字涵虚。后来,三位老师一同叮嘱李涵虚要“速著书救世”。此《小传》将李西月人生道路的转向归因于老师和神仙的指引。

据孙汝忠所说计算,孙教鸾去世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将近200年后李西月才出生,所谓的郑朴山若是孙教鸾的弟子,那时早已入土。李西月至峨眉县养病时不小于20岁,距离康熙最后一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已过104年,已到道光六年(1826)。此时若有所谓的郑朴山,何以称“康熙时人”?李西月遇吕洞宾和张三丰,并三师叮嘱云云,系神话。

《乐山县志》卷9《李平权传》曰:李平权,号涵虚,师事渔舟老翁而得道。“平权”与“平泉”同音,一字之差。此记载平实无华,可惜过简。渔舟老翁盖李西月的指路人。没有见到关于李西月接受冠巾、传度或道士阶位的史料。

李西月著《太上十三经注解》、《无根树注》、《道窍谈》、《三车秘旨》、《圆峤内篇》等,并编订《海山奇遇》、《吕祖诗集》、《三丰全书》。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8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从道为事﹐故称道士”。修炼内丹可谓“人行大道”,著述丹经就是“从道为事”。故陆西星、李文烛、李堪、刘一明、董德宁、傅金铨和李西月等七人也可称道士。但是,《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对隶籍道士言行的许多要求,不适用于陆西星等七人。因为陆西星等七人没有入道士籍,不受教团的约束。为了相区别,可称他们为教外道士。教外道士置身宫观之外,没有道士阶位,从衣着举止、宗教角色到日常生活,都与隶籍道士有异。

这七位教外道士,皆自幼习儒,可见明清丹经作者中来自儒生者为数不少。这一现象容易理解。试想,如果不是自幼习句读、诵诗文,则会成为文盲,文盲何谈著述?如果不懂《周易》,则读不懂丹经,更何谈自己撰写丹经?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丹经作者中。古代道士中,无论隶籍道士还是教外道士,无论其精通教义者还是擅长方术者,来自儒生者皆为数不少。可见儒教为道教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来自儒生者将儒家思想带进道教是自然而然的事。

古有范蠡归隐,治产宋陶邑。陶潜归隐,种豆南山下。这七位教外道士中,至少有三人曾经是秀才,可见明清丹经作者中曾治举子业者亦为数不少。从秀才变为教外道士,显示着他们人生道路的转折,显示着从追求仕途改为归隐,改为独善其身。他们的归隐即内丹修炼,他们的独善其身即追求成仙。古代还有一些蒙冤被贬或告老还乡的官员,也归隐到内丹修炼之中,变为教外道士。道教为儒生和官员提供了另一种归隐,对儒教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撰述丹经的教外道士中,声名之卓著者,莫过于东汉魏伯阳和北宋张伯端。教外道士不仅限于丹经作者。阐释教理教义的东晋葛洪,以医弘道的唐代孙思邈,深入民众布道的北宋吕洞宾等等,都是教外道士。后人将他们的塑像请入宫观,顶礼膜拜。其他没有被奉为神仙的教外道士,也被隶籍道士视为同道。

道教的教派是由隶籍道士组成的。在此之外,还有众多的教外道士松散地活跃在社会中和山野间。他们无教籍,无教派,但有的撰述道教经典,有的传布道教方术,真正信仰道教,弘扬道教,绝非坑蒙拐骗的假道士。他们的存在,是道教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与道教重视方术有关,与道教全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希望道教的这一重要特点,能引起学界同仁的重视。

作者简介:朱越利,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欢迎关注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定期为您推送最前沿的学界动态、学术专题、道学文萃。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