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门崇行录防心离过

哈尔滨极乐寺881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缁门崇行录

明·莲池大师 著

演莲法师 注译

防心离过

宋汴京善本禅师,姓董氏,汉仲舒[1]之裔也,博极群书。依圆照本[2]禅师剃落。哲宗朝,住法云,赐号大通。平居作止,直视不瞬,临众三十年,未尝轻发一笑。凡所住,见佛菩萨立像,终不敢坐。蔬果以鱼肉为名则不食。其防心离过类如此。徽宗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忽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示寂。世称大本小本云。

赞曰:防心如是,古之所谓圣贤,今之所谓迂僻也,哀哉!

[1]仲舒:西汉大儒董仲舒,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2]圆照本:北宋杭州净慈寺圆照宗本禅师。江苏无锡人,俗姓管,字无哲。十九岁,师事苏州承天永安寺道升禅师,苦修十年方剃发受具足戒,又服勤三年。后参谒天衣义怀禅师而有悟。义怀禅师推举于苏州瑞光寺开法,法席日盛,徒众达五百人。后住净慈寺。既而苏州道俗请师往万寿、龙华二寺弘法,迎者千余人。元丰五年(1082年),受神宗之诏,为相国寺慧林禅刹第一祖。开法翌日,帝召至延和殿问道。哲宗诏赐“圆照禅师”。晚年专修净业。

译 文

北宋汴京法云寺善本禅师,俗姓董,是汉朝江都相董仲舒的后裔。善本从小博览群书,后依圆照宗本禅师剃度为僧。哲宗皇帝闻其名,下诏令住上都法云寺,并赐号“大通禅师”。

禅师平时举止动静,威仪严整,目不邪视。处众三十年,从不随便与人谈笑。凡所住地方,见到佛菩萨像是站立的,终不敢坐。素菜瓜果之类,如取以鱼肉之名,他便不吃。其防心离过是这样的严谨。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十二月甲子日,善本禅师忽对左右的侍者说:“我在世的日子只剩三天了。”三天后果然安详而寂。善本禅师的剃度恩师名宗本,师徒二人皆当世高僧,所以人们就称他师徒二人为大本小本。

赞言

防心离过如此谨严,在古代可以称为圣贤,但在今天,却往往被认为是拘泥保守、迂腐怪僻,实在可悲!

  • 转载请注明 缁门崇行录防心离过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897.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