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毛遂

古代文学研究院1796 次浏览0个评论2020年12月11日
毛遂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一说为战国时期薛国(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人,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荥阳郡阳武(今河

毛遂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一说为战国时期薛国(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人,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荥阳郡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

浙江衢州《清漾毛氏族谱》是一部民间修纂的私家谱牒,是衢州毛氏现存最完整的族谱。2002年3月,该族谱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首批公布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该族谱记:“遂为平原君客,定楚有功,威震诸侯,置守之地,入于荥阳,后以为望族。”并记有“州陵(指江南毛姓始祖毛宝)而前皆荥阳阳武人也,归乡(指毛宝之孙、归乡公毛璩)而后,皆三衢信安人也”。毛遂是荥阳阳武人有族谱可证。《韶山毛氏族谱》记载,韶山毛姓一世祖乃毛太华,迁自江西吉水。而江西吉水毛姓一世祖乃毛让,迁自浙江衢州。又据衢州《江山姓氏渊源考略》记载,其毛姓一世祖乃荥阳阳武人毛宝,毛宝就是毛遂的后裔。

生平经历

在原阳毛遂故里遗址,有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政烺先生题写的“毛遂之乡”碑,有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曹肇基先生分别题写的“毛遂故里”碑等。其中,“毛遂之乡”碑,立于“自荐亭”中。这些当代史学界的专家、学者都对原阳是毛遂故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毛遂自荐

年轻时游赵国,为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的食客,在平原君门下三年没有名声,不被人所知。江南毛氏始祖毛宝是毛遂的第三十世孙,毛遂是毛伯郑的第二十二世孙,毛姓因姬郑封毛国而得姓,毛国的封地在今河南原阳县。因此,原阳不仅是名人毛遂的故里,还是毛姓的发源地。

浙江衢州《清漾毛氏族谱》编纂于清同治(1869年),是一部民间修纂的私家谱牒,也是衢州毛氏现存最完整的族谱。2002年3月,该族谱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首批公布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该族谱记:“遂为平原君客,定楚有功,威震诸侯,置守之地,入于荥阳,后以为望族。”并记有“州陵(指江南毛姓始祖毛宝)而前皆荥阳阳武人也,归乡(指毛宝之孙、归乡公毛璩)而后,皆三衢信安人也”。此外,晋毛宝、唐毛衷、宋毛渐、民国蔡元培等,都曾参与过各自所处不同时期的《毛氏族谱》编纂。这些《毛氏族谱》与《清漾毛氏族谱》的上述记载大同小异。因此,说毛遂是荥阳阳武人有族谱可证。

据《韶山毛氏族谱》记载,韶山毛姓一世祖乃毛太华,迁自江西吉水。而江西吉水毛姓一世祖乃毛让,迁自浙江衢州。又据衢州《江山姓氏渊源考略》记载,其毛姓一世祖乃荥阳阳武人之毛宝。由此可知,毛泽东乃原阳人毛宝的后裔。

毛遂故里,即战国晚期以“毛遂自荐”、搬兵救赵而闻名的毛遂的家乡。位于原阳县西12.5公里师寨镇路庄村东。这里有自荐亭、毛遂大殿及石碑多通,有毛遂出山、毛遂拉塔、毛遂铡草、毛遂灌醋等神话传说的壁画,另有毛遂岗(坟)等纪念遗迹,为新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遂亭位于毛遂故里纪念建筑的中轴线上,是毛遂故里的重要标志性建筑。进出方便,与周边的毛遂坟、娄师德墓、邢恕墓形成了旅游线路。毛遂亭属毛遂故里纪念建筑的中心建筑,亭为六角攒尖黄色琉璃瓦建筑模式,钢筋水泥柱、木制顶架,中有彩绘,名曰:自荐亭。寓意毛遂自荐的故事。因而“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一言九鼎、“九鼎大吕”、“因人成事”、“碌碌无为”等成语故事即由此出。亭总高约6米,真径约2.8米,下有3层台阶,中间立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政粮先生题定的“毛遂之乡”大型名碑。该亭建于1988年,由本村路宗和立建,由县文物管理所李斌策划。

毛遂也需遇“伯乐”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孝成王赵丹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援。赵胜拟挑选二十位胜任的门客同行,可选来选去只有十九人,余者皆不可取。这时,毛遂自告奋勇前往。赵胜问他,您来我门下几年啦?毛遂说,三年。赵胜说,贤能之士在世,就像锥子置于囊中,其锋芒早该显露出来为人所见。您在我门下都三年了,左右却无人称道于您,我也闻所未闻,可见您没什么本事,还是留下吧。毛遂说,那现在就请您把我放入囊中。若我早就处于囊中,定会脱颖而出,岂止是显露锋芒而已。赵胜就允许他一同使楚。其余十九人使眼色嘲笑毛遂,只是没发出声来。这一番出使楚国,毛遂大显身手。那十九个人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能谈成的合约,毛遂一上来就搞定了。敦促楚王答应合纵救赵,并当场歃血结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这段关于毛遂的事迹,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可当提起这个典故时,人们大多津津乐道于毛遂的自荐之勇,很少有人注意到,毛遂其实是个险些被埋没的能人。在这次使楚前,假如他不自荐,或者即使他自荐了,赵胜信不过他,毛遂这把锥子,恐怕只能藏在囊中无人识了。为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再看看司马迁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平原君与楚国签订合纵盟约回国后,感慨地说,我察识的人才多则上千,少说几百,自以为不会遗漏天下贤能之士,于今竟把毛先生给忽略了。毛先生一次使楚,就让赵国的地位陡升,比九鼎大吕还要尊贵。毛先生的口才与胆识,胜过百万雄师。我再也不敢说会察识人才了。于是,就拜毛遂为上宾。

唐末诗人周昙,著有《咏史诗》八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两卷195首。其中一首云:“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说的就是毛遂虽有奇才,但鲜为人知,直到使楚成功,才显山露水。由此可见,平原君府上的门客固然很多,可得力的干将并非平常就能察知的。这不仅要有礼贤下士的胸襟,而且要有善察人的眼力和敢用人的魄力,在非常之时发现非常之人,给非常之人以非常之机。

无独有偶。李世民当政时,朝廷人才济济,草野卧虎藏龙。贞观五年,太宗诏令百官上书言事,评议朝政得失。中郎将常何乃一介武夫,不通文墨。太宗阅览奏章时,发现常何所议二十余事,文笔流畅,透彻合宜,颇有见地,非常诧异。常何禀报太宗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而是家臣马周所拟。太宗即日诏令马周进见,期间四度遣使催促。待马周来后,与之交谈甚欢,以为人才难得,授为监察御史。从此,马周的抱负有了广阔的施展空间,才干得到了酣畅发挥,成为唐朝知名诤臣。他多次对朝政提出批评建议,深受太宗赏识,累迁至中书令,并兼太子老师。

想当年马周初到长安,独身漂流,衣食无着,后经人指点,寄宿常何门下。若非太宗识货,留心沧海遗珠,马周焉能有此造就?“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李贺的这几句诗,说的就是马周的遭逢际遇。有道是:“前事渺茫殊可疑,石中韫玉有谁知。一朝良匠分剖后,始觉其中碧玉奇。”虽是卜辞签语,说的倒有几分道理。

  • 转载请注明 人物志毛遂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89.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