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陨石与奇石

陨石之父1553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浩瀚宇宙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陨石。相对而言,历史久远的陨石因风化和氧化而呈现古老的模样,而那些陨落时间不久的陨石则熔壳光亮,非常新鲜。人们在国际陨石商人的误导下,只认可哪些外表经典的陨石,大多数历史上陨落的陨石被人为的排斥在陨石之外。

因为陨石有丰足的数量,人们也乐于选择哪些形态经典的陨石,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陨石应该是经典的,并且是新鲜的。这种以新旧和非经典的陨石认知,误导了很多人。不仅仅是陨石爱好者,也不仅仅是陨石收藏家,就是一些名头很大的体制内陨石专家也是如此。

图一:椭圆形的定向石陨石,热熔层开始脱离。依然可见陨落方向与内部热熔特征。

欧阳院士认为:地球是吸聚宇宙中的尘埃和各种陨石碎块而逐渐形成的;这是关于地球成因的科学解释。而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却并非如此,她没有地心,内部是空心的。我国古代历史记载:传说唐朝有个秀才在松山散步,因大雾而迷路,四处寻路却发现一个全身散发莹白幽光的白衣人在草丛中熟睡。

秀才便过去问路:不料那白衣人却开口就说:“君知月耐七宝合成乎?”意思是,月球是由7种物质合成而成。这个白衣人还说自己参与了月球的建造,并且负责对月球进行维护。这个故事记载在:唐代古籍《酉阳杂俎》中的《天呎》,而白衣人却是从1200年穿越而来。

此外,在《金史.天文志》里记载:太宗年间,月球忽然偏离了轨道,“失行而南,顷之复故”,就是说月球突然自己偏离运行轨道还能自己复位。这样的古籍记载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科学家发现太阳到地球距离刚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395倍,于是我们地球人看月亮和看太阳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

那么,在地球上发现一些看似不像陨石的陨石是否顺理成章?月球物质,特别是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钇元素,这些金属都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硬度高的特点。对于从未发现月球有火山活动的月球而言,这些金属更多与非自然形成有关。特别是月球上的岩石其振动频率多为600到800赫兹,与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其振动频率极为接近。

图二:具备低空撞击痕迹热熔程度说明未经过充分的燃烧,熔壳的厚度较薄。

相对而言,地球距离月球和太阳的距离令地球有可能吸聚到它们的碎片,或者互相吸聚都有可能。那么究竟如何区分陨石与奇石呢?

首先:看形态

陨石经过爆炸与高温热熔,在陨落过程中有一定的方向性。无论是高空爆炸,还是低空爆炸,其形态都具有空气动力学特征。并且,这种特征不受熔壳缺失影响,非常显著。

图三:子弹头般的陨落特征,定向石陨石,外部的排气孔也说明陨石经过高温烧灼。

其次:看热熔

是否陨石,看其断面或者切面,应该具备因高温热熔所特有的热熔层。这个热熔层因陨石的材质和熔点不同而存在差异,从0.5到1厘米不等,个别种类的陨石因熔点低其热熔层厚度甚至超过2厘米。

图四:陨石的头部因受热集中,形体与尾部明显圆润和粗大。热熔也决定其排气孔较多。

再次:检测元素与振动频率

抛开是否有陨石形态的因素,抛开热熔层厚度。通过检测其内部元素构成,元素含量;通过其固有的振动频率数值,可以分析判断是否陨石的问题。

从陨石科学的角度而言,是否陨石不能以经典和疑似来判断,不能以商业需要而人为的否定疑似陨石。任何一类陨石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科学研究或者实际利用。是否科学和正确的运用我们的陨石资源,取决于收藏者的文化层次与素养。不存在没有意义的陨石,只存在层次不同的爱好者。

如何开发和利用陨石是很大的学问。科学的研究是基础,正确的利用才是关键。如何有的放矢,恰如其分的利用陨石,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如人才一样,放对位置,发挥特长是人才;放错位置,浪费人才得不偿失。什么样的陨石做什么用?如何用,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这是我们都需要认真研究的。

陨石可以镇宅辟邪,也可以制作饰品与工艺品;陨石可以生产高能量的矿物质水,也可以生产各类生活用品与产品。从能量的角度,从磁场的角度,从元素的角度,令陨石物尽其用,各显所能,发挥它们自身的特长与作用。或陈设,或使用,或美化环境释放能量,有史以来陨石的各种民间传说绝非空穴来风,都是建立在真实有效的基础上,有效才是硬道理!

过去是,现在是,以后也永远是这样!

  • 转载请注明 怎样区别陨石与奇石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805.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