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书笔记《论语别裁》给你不一样的论语解读

五1师生乐园1204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论语别裁》给你不一样的论语解读

01 学而第一

SUMMER·2020

NO.01

学而第一

我们研究孔孟思想,必须从《论语》着手。并不是《论语》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须从它着手。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的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

NO.02

学而有何乐

《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过去我们把它圈开来,分作一条一条读,这是错误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做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NO.03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为“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厌烦、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不起我,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学问是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

-END-

文字编辑|张玉凤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