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什么叫山东?出过哪些名人?首长的讲解,令许世友大开眼界

历史典故趣事960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1952年10月,毛主席乘专列抵达山东,在前往趵突泉的路上,毛主席考了爱将许世友一道题:“你知道山东为什么要叫山东吗?”

许世友是个粗人,自幼随拳师进入少林寺学武,当然无法回答出这个问题,不过他倒很坦诚:“主席,我不了解。”

毛主席笑了笑,打趣道:“许大将军,我记得你是1939年就来山东的吧。山东原来的24个土顽司令都叫你给打掉了,现在就剩下你这个八路司令,难怪有人说你是’胶东王‘啊!”

“从解放战争到现在,你带领9纵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又亲自指挥了济南战役,转战大半个山东,仔细算下来,你已经在山东战斗14年了。可你居然连‘山东为什么叫山东’都不知道,我今天就给你讲讲山东的来历。”

毛主席清了清嗓子,继续说了下去。

山东的历史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讲,山东可比北京要古老得多。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这里就已经出现齐、鲁、曹等国了。”

“时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都于“毫”,也就是如今的曹县西。商代早期的活动大部在今天的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到相土驾崩前,已经在泰安定都。”

“不过,后来商第二十代君王盘庚将国都迁至殷,山东这才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当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对宗室子弟与有功之臣进行大分封,山东就此成了齐、鲁、曹等国的封地。”

“齐国的首领是姜太公,鲁国由周公长子伯禽统领,所以人们后来称山东齐鲁之邦,或者是齐鲁之地。”

一下子说了很长一段,毛主席感到有些口干舌燥,端起杯子喝了几口水,接着问许世友:“那你知道山东为什么叫山东吗?”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许世友还是那个一问三不知的无辜样子,他摇了摇自己的头说:“这不是等着毛主席您讲呢!”

毛主席无奈地笑了,“你这小子,那我今天就给你讲一讲吧。”

“古时候也有人称齐鲁为‘邹鲁’,或者‘齐青’,‘山左’。山东这个概念,在不同时代含义也有所不同。

从地理角度来讲,齐鲁之地位于太行山以东,所以山东就代指它。战国时期,人们以函谷关为界,西边是秦国,东边称为山东六国。”

山东出过哪些名人?

“至于山东作为地方最高一级的政区名称,是从金代开始的。有人说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和大禹都曾经在这里生活。其真假暂不论,但你们山东确实是人杰地灵!”

“远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左丘明、孙武、孙膑,中间则有诸葛亮、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至于近代那就是戚继光、蒲松龄等人了,他们都是你们山东的人才啊!”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孙子是一代兵圣,王羲之的书法天下一绝,就连贾思勰都写出了《齐民要术》这样的鸿篇巨著,你们山东可真是人才辈出。”

紧接着,毛主席指了指窗外说:“山东不仅古老,还有秀美山河。五岳之首的泰山,海市蜃楼的蓬莱奇观,泉水甲天下的济南,还有美不胜收的海滨名城青岛,山东可真是个好地方嘛!”

毛主席这一番话,把对面的许世友听得一愣一愣的,真是大开眼界。许将军虽然作战勇猛,但对历史知识却知道得不多,毛主席讲的这些,让他感到非常新奇,真是长见识!

毛主席第一次见薄一波: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

见微知著畅谈历史掌故、引经据典纵论中外古今。毛主席丰富深厚的文史知识,使得他可以很轻松地打开话题,令谈话的另一方消除焦虑,敞开心扉,就连许多与毛主席会谈过的国际政要,也对此深有感触。

1943年11月,党的七大预备会开始筹备,一直在白区工作的薄一波终于来到了延安,这是他与毛主席的第一次会面。

毛主席一听到薄一波的名字,就不停感叹:“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当听说过薄一波家在山西定襄,毛主席立即说:“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她的弟弟薄昭被汉文帝立为代王,都城就在你们山西中部。”

毛主席对于历史细节能够记忆得如此清楚,让对面的薄一波十分吃惊,即便到了晚年,每次回忆起这件事,他都敬佩于毛主席的学识渊博。

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在一次采访中这么回忆他与毛主席的会面:“我们的谈话涉及许多方面。比如,他告诉我,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曾推测过物质的结构,他还引了一些古典著作中的话。我很乐于了解这些著作,因为我原先还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毛主席一生之中嗜书如命,他曾告诉别人:“书籍是我一生之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正是因此,毛主席才能对文史地理如数家珍。值得后人们好好学习!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