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之《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武清道教5259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弘扬中华本土宗教文化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尔时⑴,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⑵。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仙,皆从此经修行,而通微奥⑶。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是津粱⑷。一切有为,显诸真路。体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众缘,永除染着。外相不入,内相不出⑸。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⑹。即引太和真炁,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真炁所有,清净光明,虚白朗曜。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古今常存,总持静念,从兹解悟⑺。道力资扶,法药相助。乃节饮食,驱遣鬼尸。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⑻。尔时,诸天仙众,上白天尊言,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闻如是大乘经典。我等缘兹幸会,广及一切道果圆明。而说偈曰⑽:

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⑾。

[注释]

⑴尔时:特指天尊讲经的时候。

⑵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元始天尊,道之化身也,为玄炁初成之时之仙者。大罗天,乃诸天之最上天,分二层,南曰玄玄,北曰天泉。凡大罗天上,一切宫室、一切物品、一切衣食、一切设施。皆以意想而有,气化而成。非尘世之天也。天中有山,为玉结成曰玉京山。为天尊说经休养之地。山中诸草木花鸟,皆人间莫比。元始天尊即在此处。为诸天仙圣众,讲说得道真经也。

⑶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仙,皆从此经修行,而通微奥:此即元始天尊告诉诸仙真们。略启,即详细的讲说。身心,即修道之本也。心者,向道之物。明宣道要,明白宣讲道之要妙。十方即四面八方及天上地下。得道神仙,即住天宫之诸神人及仙者。都是从依经修行。微奥,玄微奥妙。

⑷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是津粱:善男子、善女人,按《道藏•老君戒经》言清信男、清信女,即修德从善之男女。依凭,依据凭借。斋戒,斋者,饮食之洁也。戒者止,莫为也。津粱,津,渡口,梁,桥梁。此段言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为修道成仙之渡口桥梁。

⑸一切有为,显诸真路。体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众缘,永除染着。外相不入,内相不出:一切有为,即斋戒之法也。显诸真路,亦显示其各自之修真之要路。体此法相,体悟此法身道相。乃可受持,即乃可受悟行持之意。众缘,众等缘业。屏,屏除。染着,即尘世之染习俗为。外想不入,内想不出。此亦修道斋戒之原本。外想者,外界一切幻想,假想,无名之想等。不入,不要进入我等道体身心。内想,我等先天元神之想也。即道之证悟也。不出,勿要泄出,即不要受外界一切有为之物所感染也。

⑹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于正念中,亦于此正神主事道体之念中,五藏得到了清凉之感。调泰,调和安泰。滞碍,停阻碍。此处言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即三百六十骨之间有诸种停障碍之现象。此为坐功修行之一种现象。众苦罪源,悉皆除荡。亦说众等痛苦罪业之源,都被除荡完了。

⑺即引太和真炁,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真炁所有,清净光明,虚白朗曜。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古今常存,总持静念,从兹解悟:太和真炁,即吾等身中先天之真炁也。先天元精所化也,上升玉池为液也。液化之为太和真炁也。注润身田,此时,五脏六腑,冋光返照,照见自己元神,内外均无为之事也。昏昏默默之中,正大而无为。这样能古今常存法身,总持此等静持之念。从此中解悟真道。

⑻道力资扶,法药相助。乃节饮食,驱遣鬼尸。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此段经是说,修行到这个时候,须要天尊之道力去扶持。并且要药物及法力来相助。还要谨慎节制饮食。鬼尸,即三尸神。六根,即耳、眼、鼻、舌、身、意为六根。八识者,耳、眼、鼻、舌、心、意、身、神,谓之八识。五蕴即五阴,色、受、意、行、识五物也,也就是:形象、情欲、意念、业缘、心灵也。三元即元精、元气、元神也。

⑼尔时,诸天仙众:诸天仙众,即听法之仙众也。

⑽上白天尊言,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闻如是大乘经典。我等缘兹幸会,广及一切道果圆明。而说偈曰:上白,白通禀,即禀告。天尊言,即诸听经之仙众、天尊也。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无始,即祖劫元始之初。未闻如是大乘经典。即没有听到过如此之大乘经典。缘兹幸会。即有缘幸会遇。一切道果,一切修道有成果的。偈,道经中以颂赞之文称作偈,或称颂。所谓偈颂,即以带韵之短句,重宣“道经”的内容,或独立宣讲道义,节律固定,类似中国古代之律诗。因此,道人吟诗多以“偈颂”的形式来改造诗律。或以偈颂为诗。唐以后,偈、诗很难严格区分。偈颂一般多为四言、五言、七言,或必成四句一首,或为散文多句成段。

⑾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按

《道德经》

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杳冥者,道之形象。昏者默太虚炁也。言道为太空之主者,不计年岁。包含了天地一切万象万物。体性湛然无所住。湛,《说文》云:“没也。”

《道德经》

云:“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湛然,纯净之清静也。此句言纯净清静之体性没有所依附。色心都寂一真宗。寂,寂静,消融。色,物之能辨别者。心,吾人藏元神之所。色即识神,心则元神。此句是说识神同元神都融化在此一真常道内。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第六十七代弟子

天津市武清区『聚汇和堂』创始人

天津市武清区道教文化研究会会长

接受皈依及传度相关事宜咨询

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文化,

是我们民族血脉的传承,

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鼓励与支持!

传承|民族血脉

弘扬|本土宗教

来和我们一起感受道教的魅力!

获取更多内容

『道教常识分享』皈依三宝

道教所说的“三宝”分别是:

道宝玉清元始天尊

经宝上清灵宝天尊

师宝太清道德天尊

皈依道,道是本体,生天育地运养诸物。

皈依经,经是依凭,照亮启迪修心炼行。

皈依师,师是传承,尊师奉道普度世人。

皈依三宝,为何?一切信众皆悉知。

志心称念福生无量天尊!

弘扬中国本土宗教

做道教文化践行人

【三机说卦】六十四卦简读

【三机论手】从手相了解生命信息

【三机说道德】白话解读道德经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二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三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四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五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六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七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八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一)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二)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三)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四)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五)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六)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七)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八)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九十九)

【道家杂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一百)

武术公益班-开班啦!

道教有“五术”之技,应五行之说,此五术分别是“山、医、命、相、卜”,其中“山术”中包含武术。因此自古即有道武一家之说,宏扬中华文化少不了武术文化。天津市武清区正一派天师道聚汇和堂为了更好的宏扬中华武术文化特邀请天津市武清区武协主席沙利军先生联合推出“宏扬传统文化、以武强身益志”为主题的公益教习班。目前,该公益班将推出“八卦掌”及“太极拳”两项课程。该班完全免费,每期满九个学员及以上即可开班,每班“三天”,滚动开办,具体详情以每次开班预告为准,入班须满足如下要求:

1、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无传染疾病及不适合体育运动类疾病。

2、交通及食宿自理,自行购买意外保险,本班不负责承担由于参加公益班而产生的任何责任。

3、报名须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且如实填写身份信息,实名制入班。

4、须持有道教皈依证或传度证、冠巾证、道教教职证,上述四证持其一即可,一人一证,提前报名,不接受空降。

5、凡符合上述四点条件者,可带已满八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员参加,人数不限。

另请有意参加者认真阅读本说明,如果当期班次人员已满,将根据情况告知参班时间,本活动为公益性质,无任何收费项目,不尽事宜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若本活动与当地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本活动将随时终止,由于引发的任何问题,主办方不承担责任。请自愿参班者悉知!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