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简牍是怎样命名的?

长沙简牍博物馆903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孩子:妈妈、妈妈,今天我们参观的简牍博物馆可真奇妙!

妈妈:哦?为什么呀宝贝

孩子:那么多不同的简牍,还有不同的名字呢!专家们是怎么给它们起名的呀?

考古发现的简牍,出土以后要经过揭剥、清洗、拍照、分类、释读、整理以后,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和研究,现在考古界和简牍研究界对简牍的命名有了两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用出土地点的“最小地名”的名字和时代来命名这种简牍。例如“睡虎地秦简”就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简牍。有时为了醒目或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还会在“最小地名”之前,标注省份、地区、县名。更或者用较大的地名来命名竹简。如武威磨嘴子出土的简牍,就称为武威汉简。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一号井出土的秦代简牍,叫做“里耶秦简”或者是“湘西里耶秦简”。

第二种方式是以古代的地名加时代进行简牍命名,如汉代的居延都尉府出土的简牍,就成为“居延汉简”。汉代肩水都尉府,就称为“肩水金关汉简”。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一些博物馆和高校逐渐开始收录一些从海外市场抢救回来的简牍,并且习惯上用收藏单位和时代加以命名,例如:我们“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藏秦简”,还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简”。

本期节目由938声音体验官:谢心怡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

点击 阅读原文 ,报名参与,留下您的声音!

快!来!报!名!啊!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