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星星诗笺1907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十二伶官”必是为皇帝演过戏的伶人,否则只能称“伶”,不能称“官”。 脂砚斋评说:“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红楼梦》十二伶官正是为元妃“省亲”献艺而买来的。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来借指为皇帝献过艺的民间的伶人,也称为“伶官”。因此《红楼梦》中“十二伶官”,非一般戏子,必定是为皇帝献艺演过戏的人。

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

翠凤翎毛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你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你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

“就有芳官等三个的干娘走来,回说:“芳官自前日蒙太太的恩典赏了出去,他就疯了似的,茶也不吃,饭也不用,勾引上藕官蕊官,三个人寻死觅活,只要剪了头发做尼姑去。我只当是小孩子家一时出去不惯也是有的,不过隔两日就好了。谁知越闹越凶,打骂着也不怕。实在没法,所以来求太太,或者就依他们做尼姑去,或教导他们一顿,赏给别人作女儿去罢,我们也没这福。”……王夫人道:“既这样,你们问他们去。若果真心,即上来当着我拜了师父去罢。”这三个女人听了出去,果然将他三人带来。王夫人问之再三,他三人已是立定主意,遂与两个姑子叩了头,又拜辞了王夫人。王夫人见他们意皆决断,知不可强了,反倒伤心可怜,忙命人取了些东西来赍赏了他们,又送了两个姑子些礼物。从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各自出家去了。”

《红楼梦》第十八回记载了为“元妃省亲”献演戏曲,就是一段非常详实的戏曲史料: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贾府有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有趣的是“十二伶官”也有文字辈文官、玉字辈玉官、草字辈芳官、茄官、菂官、藕官等,宝官、玉官合起来就是“宝玉”;芳官、龄官合起来就隐含“芳龄永继”。

微写作(满分10分)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之神髓,《五代史》之第一篇文字。”请同学们写一写,如何理解这句话。200字微写作。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讲究逻辑,字数在200字左右。

要点提示:

评论这篇文章“抑扬顿挫”,是指这篇文章在创作笔法上与《史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记》在情节上大开大阖,跌宕起伏,而《伶官传序》也是在论证语势和情感上一波三折,得失之间,盛衰之势,语皆出于此: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作者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然后用庄宗的事迹来证明论点,来表达叹息之情,融议论说理,情感表达于一体,此为理解此文第一层。接下来看其为“《五代史》第一篇文字”的评论。欧阳修重修五代史,就是为了弥补旧史缺憾,想要“垂劝诫,示后世”,这与当时作者所面对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作为一篇“史论”序言,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此为理解此文的第二层。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