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无畏阿阇黎传记

徽县宏化寺1673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善无畏阿阇黎(637~735),唐密第五代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之后。十三岁登王位,因感世间无常,出家学道,师龙智阿阇黎,后抵长安,玄宗礼之为国师。致力于翻译密教经典、阐发胎藏界理趣,开密教传入中国之先河,与后来金刚智、不空,共同建立了唐密正宗。

善无畏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赐紫沙门赞宁等奉 敕撰

◎《宋高僧传》又称《大宋高僧传》,凡三十卷。宋代赞宁(919~1002)著。本书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纂,继唐代《续高僧传》之后,集录由唐太宗贞观(627~649)年中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止,凡三四三年间之高僧传记。因于左街天寿寺编修完成,故又称天寿史。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善无畏抵达长安,时已八十高龄;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金刚智到达广州,时年四十八岁,次年初抵东都洛阳;不空三藏与金刚智三藏同时来华,时年十四岁,次年同金刚智至洛阳(一说西域人,幼随舅父到内地,10岁游凉州(武威)、太原,15岁遇金刚智。)。

◎龙智住世,传密数百年,亲受一印一明之人当不在少。以非时人所注意,皆寂寂无闻。寿当七百余岁时,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士出现于印度,先后传承两部大经,受职大阿阇黎位,分途入大唐传授纯密,共同建立唐密正宗。(冯达庵大阿阇黎《佛教源流》第六讲)

释善无畏,本中印度人也,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之后,梵名戍婆揭罗僧诃,华言净师子,义翻为善无畏;一云输波迦罗,此名无畏,亦义翻也。其先自中天竺,因国难分王乌荼。父曰佛手王,以畏生有神姿,宿赍德艺,故历试焉。十岁统戎,十三嗣位,得军民之情。昆弟嫉能,称兵构乱,阋墙斯甚。薄伐临戎,流矢及身,掉轮伤顶。天伦既败,军法宜诛,大义灭亲,忍而曲赦。乃抆泪白母,及告群臣曰:“向者亲征,恩已断矣。今欲让国,全其义焉。”因致位于兄,固求入道。母哀许之,密与传国宝珠,犹诸侯之分器也。

南至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聚沙为塔,仅一万所。黑蛇伤指而无退息。复寄身商船,往游诸国,密修禅诵,口放白光。无风三日,舟行万里。属商人遇盗,危于并命。畏恤其徒侣,默讽真言,七俱胝尊全现身相,群盗果为他寇所歼。寇乃露罪归依,指踪夷险。

寻越穷荒,又逾毒水,才至中天竺境,即遇其王。王之夫人乃畏之女兄也。因问舍位之由,称叹不足。是日携手同归,慈云布阴,一境丕变。

畏风仪爽俊,聪睿超群,解究五乘,道该三学,总持禅观,妙达其源。艺术伎能,悉闻精练。初诣那烂陀寺,此云施无厌也,像法之泉源,众圣之会府。畏乃舍传国宝珠莹于大像之额,昼如月魄,夜若曦轮焉。寺有达摩掬多者,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颜如四十许,其实八百岁也,玄奘三藏昔曾见之。畏投身接足,奉为本师。一日侍食之次,旁有一僧,震旦人也,畏现其钵中见油饵尚温,粟饭犹暖,愕而叹1曰:“东国去此十万余里。是彼朝熟而返也?”掬多曰:“汝能不言,真可学焉。”后乃授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也,龙神围绕,森在目前,其诸印契,一时顿受。即日灌顶,为人天师,称曰三藏。夫三藏之义者,则内为戒、定、慧。外为经、律、论,以陀罗尼总摄之也。陀罗尼者,是菩提速疾之轮,解脱吉祥之海,三世诸佛生于此门,慧照所传,一灯而已。根殊性异,灯亦无边。由是有百亿释迦微尘三昧,菩萨以纲总摄于诸定,顿升阶位,邻于大觉,此其旨也。

1,此指旁边的震旦僧人惊讶感叹“大唐国离这里十万多里,这钵中食物是早上做好的,而中午就到这里来了!”

于时畏周行大荒,遍礼圣迹,不惮艰险。凡所履处,皆三返焉。又入鸡足山,为迦叶剃头,受观音摩顶。尝结夏于灵鹫,有猛兽前导,深入山穴。穴明如昼,见牟尼像。左右侍者如生焉。时中印度大旱,请畏求雨。俄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军持注水于地。时众欣感,得未曾有。复锻金如贝叶,写大般若经。镕中金为窣睹波2,等佛身量焉。母以畏游方日久,谓为已殁,旦夕泣泪而丧其明,洎附信问安,朗然如故。五天之境,自佛灭后外道峥嵘,九十六宗各专其见。畏皆随所执破滞析疑,解邪缚于心门,舍迷津于觉路。法云大小而均泽,定水方圆而任器,仆异学之旗鼓,建心王之胜幢,使彼以念制狂,即身观佛。

2,窣堵波sūdǔbō,又称窣堵坡,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就是坟冢的意思。开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佛出生、涅槃的地方都要建塔,随着佛教在各地的发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争相供奉佛舍利。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

唐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拘尸那揭罗国,城郭颓废,邑里萧条,故城砖基,周十余里,居人稀旷,闾巷荒芜。城西三四里,渡恃多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起树类槲(音胡),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之所也。其大砖精舍中,作如来涅盘之像,北首而卧。傍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前建石柱,以记如来寂灭之事。”

掬多曰:“善男子,汝与震旦有缘,今可行矣。”畏乃顶辞而去。至迦湿弥罗国,薄暮次河,而无桥梁,畏浮空以济。一日受请于长者家,俄有罗汉降曰:“我小乘之人,大德是登地菩萨。”乃让席推尊,畏施之以名衣,升空而去。畏复至乌苌国,有白鼠驯绕,日献金钱。讲毗卢于突厥之庭,安禅定于可敦之树,法为金字,列在空中。时突厥宫人以手按乳,乳为三道飞注畏口。畏乃合掌端容曰:“我前生之母也。”又途中遭寇,举刃三斫而肢体无伤,挥剑者唯闻铜声而已。前登雪山大池,畏不悆3。掬多自空而至曰:“菩萨身同世间,不舍生死。汝久离相,宁有病耶?”言讫冲天,畏洗然而愈。路出吐蕃,与商旅同次,胡人贪货,率众合围,畏密运心印,而蕃豪请罪。至大唐西境,夜有神人曰:“此东非弟子界也,文殊师利实护神州。”礼足而灭,此亦犹迦毗罗神送连眉也。畏以驼负经,至西州,涉于河,龙陷驼足没于泉下,畏亦入泉三日,止住龙宫,宣扬法化,开悟甚众。及牵驼出岸,经无沾湿焉。

3,不悆bùyù,是谓病重不起。帝王病重的讳称。《北史·隋文帝纪》:“(大象二年五月)乙未,周宣帝不悆。”《北史·刘昉传》:“及帝不悆,召昉及之仪俱入内,属以后事。

初,畏途过北印度境,而声誉已达中国,睿宗乃诏若那及将军史献出玉门塞表以候来仪。开元初,玄宗梦与真僧相见,姿状非常,躬御丹青,写之殿壁。及畏至此,与梦合符,帝悦有缘,饰内道场,尊为教主。自宁、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宾大士于天宫,接梵筵于帝座,礼国师以广成之道,致人主于如来之乘,巍巍法门,于斯为盛。时有术士,握鬼神之契,参变化之功,承诏御前,角其神异。畏恬然不动,而术者手足无所施矣。开元四年丙辰,赍梵夹始届长安,敕于兴福寺南院安置。续宣住西明寺,问劳重叠,锡贶异常。至五年丁巳,奉诏于菩提院翻译。畏奏请名僧同参华梵,开题,先译《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译语,无著笔受缀文,缮写进内。帝深加赏叹,有敕畏所将到梵本并令进上。昔有沙门无行西游天竺,学毕言归,方及北印,不幸而卒。其所获夹叶悉在京都华严寺中。畏与一行禅师于彼选得数本,并总持妙门,先所未译。十二年,随驾入洛,复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毗卢遮那经》,其经具足梵文有十万颂;畏所出者,撮其要耳,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沙门宝月译语,一行笔受,删缀辞理,文质相半,妙谐深趣,上符佛意,下契根缘,利益要门,斯文为最。又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揭罗经》三卷,二经具足咒毗柰耶也,即秘密禁戒焉。若未曾入曼荼罗者,不合辄读诵,犹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也。所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即《金刚顶》梵本经成就一切义图略译少分耳。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时开禅观,奖劝初学。奉仪形者莲华敷于眼界,禀言说者甘露润于心田,超然觉明,日有人矣。法侣请谒,唯尊奉长老宝思惟三藏而已,此外皆行门人之礼焉。一行禅师者,帝王宗重,时贤所归,定慧之余,阴阳之妙,有所未决,亦咨禀而后行。

畏尝于本院铸铜为塔,手成模范4,妙出人天。寺众以销治至广庭除深隘,虑风至火盛,灾延宝坊。畏笑曰:“无苦,自当知也。”鼓铸之日,果大雪蔽空,雾塔出罏5,瑞花飘席,众皆称叹焉。又属暑天亢旱,帝遣中官高力士疾召畏祈雨。畏曰:“今旱,数当然也。若苦召龙致雨,必暴,适足所损,不可为也。”帝强之曰:“人苦暑病矣,虽风雷亦足快意。”辞不获已,有司为陈请雨具,幡幢螺钹备焉,畏笑曰:“斯不足以致雨。”急撤之。乃盛一钵水,以小刀搅之,梵言数百咒之,须臾有物如龙,其大如指,赤色矫首,瞰水面,复潜于钵底。畏且搅且咒,顷之,有白气自钵而兴,迳上数尺,稍稍引去。畏谓力士曰:“亟去,雨至矣。”力士驰去,回顾见白气疾旋,自讲堂而西,若一匹素翻空而上。既而昏霾,大风震电,力士才及天津桥,风雨随马而骤,街中大树多拔焉。力士入奏而衣尽沾湿矣。帝稽首迎畏,再三致谢。

4,模范,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

5,罏lú,同“垆”,黑色坚实的土壤;垆,刚土也。

又邙山有巨蛇,畏见之叹曰:“欲决潴洛阳城耶?”以天竺语咒数百声,不日蛇死。乃安禄山陷洛阳之兆也。一说畏曾寓西明道宣律师房,示为粗相,宣颇嫌鄙之。至中夜,宣扪虱投于地,畏连呼律师扑死佛子。宣方知是大菩萨,诘旦摄衣作礼焉。若观此说,宣灭至开元中仅五十载矣,如畏出没无常,非人之所测也。

二十年,求还西域,优诏不许。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右胁累足,奄然而化,享龄九十九,僧腊八十。法侣凄凉,皇心震悼,赠鸿胪卿。遣鸿胪丞李现具威仪,宾律师护丧事。二十八年十月三日,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焉。定慧所熏,全身不坏。会葬之日,涕泗倾都,山川变色,僧俗弟子宝畏禅师、明畏禅师、荥阳郑氏、琅邪王氏痛其安仰,如丧考妣焉。乾元之初,唐风再振,二禅师刻偈,诸信士营龛,弟子舍于旁,有同孔墓之恋。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黑皮隐隐,骨其露焉。累朝旱涝,皆就祈请,征验随生,且多檀施。锦绣巾帊6覆之如偃息耳。每一出龛,置于低榻,香汁浴之,洛中豪右争施禅帊,净巾澡豆,以资浴事。今上禳祷,多遣使臣往加供施,必称心愿焉。

6,帊pà,为覆盖用的布帛。

三藏沙门输婆迦罗[1]者,具足梵音,应云戍婆伽罗僧贺,唐音正翻,云净师子,以义译之,名善无畏。中印度摩伽陀国[2]人,住王舍城那烂陀寺。本刹利种姓,刹帝利舍俗荣贵,依佛出家。神气清虚,道业恢著,精通禅惠(慧),妙达总持三藏门,一心游入五天诸国,久播芳名。大悲利生,有缘东渐,涂(途)至北印度境,响震摩贺支那[3]。我皇授(搜)集贤良,发使迎接。以开元四年景(丙)辰[4],大赍梵夹[5],来达长安。初于兴福寺[6]南塔院安置,次后五年丁巳岁,于菩提寺[7]译《虚空藏菩萨经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译语,沙门无著缀文笔受。其和上所将梵夹,有敕并令进入内,缘比(此)未得广译诸经。曩[8]时,无行和上行游天竺,学毕言归,回至北天,不幸而卒。所将梵夹,有敕迎还,比在西京华严寺收掌。无畏和上与沙门一行,于彼简得数本梵夹经,并是总持之教,沙门一行先未曾译者。至十二年随驾入洛,于大福先寺[9]安置,沙门一行请三藏和上,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一部七卷。其经具足梵文,有十万颂,今所出者,撮其要耳。沙门宝月译语,一行笔受丞[10]旨,兼删缀词理。文质相半,妙谐深趣。又译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罗经》三卷。

[1]输婆迦罗:梵文′Subhakara之音译,义译作无畏;戍婆誐罗僧贺为梵文′Subhakarasim·ha之音译,直译作净师子,义译作善无畏。

[2]摩伽陀国:即摩揭陀国。

[3]摩贺支那:即摩诃支那,大支那之意。即指中国。

[4]开元四年丙辰:即公元716年。丙辰为干支纪年,下同。

[5]大赍(jī)梵夹:赍,携带。梵夹,佛经。

[6]兴福寺:在长安西北区修德坊。玄奘也曾居此寺。

[7]菩提寺:据《开元释教录》:“次后有敕令住西明。”西明寺在长安西区延康坊,菩提寺即菩提院,是西明寺的一部分。西明寺是显庆元年(656)秋仿天竺祇园精造而建的唐代佛教圣地,内藏大量经典。

[8]曩(nǎng):从前。

[9]大福先寺:在洛阳东区延福坊。

[10]丞:通“承”。

三藏性爱恬简,静虑怗[11]神。时开禅观,奖劝初学,慈悲作念,接诱无亏。人民或问疑,剖折无滞。诸有水旱祈止,艺能大庇缁林[12],广如别记。后有表求归国,有诏止之。洎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右胁累足,寂于禅室。春秋九十九,僧夏八十。法界悽凉,天心震悼,赠鸿胪卿。葬于龙门西山,鸿胪亟(丞)[13]李岘与释门威仪[14]定宾律师监护丧事。以八月八日,葬于龙门西山。涕慕倾都,山川变色。

[11]怗(tiē):平定。

[12]缁林:僧界。

[13]鸿胪丞:见“鸿胪卿”注(《广付法传》注释[93])。

[14]威仪:一般法会指挥众僧仪式作法之僧名威仪师。

  • 转载请注明 善无畏阿阇黎传记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557.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