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菩萨的修行是广大无边,是没有相,也没有障碍,等于虚空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卷四十三丨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示现如是神通境界,无量变化。悉知如幻而不染著。安住无边不可说法,自性清净,法界实相。如来种性无碍际中。无去无来,非先非后。甚深无底。现量所得。以智自入,不由他悟。心不迷乱,亦无分别。】
各位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此三昧时。能示现这样的神通境界,自有化无,自无化有,妙用的变化,是无量无边。菩萨悉知一切变化,如幻如化,所以不染着,不贪恋,安住在无边不可说法中。自性是清净,法界是实相。实相是如实之相,也是无相,无虚妄之相,但是无所不相。证得如来的种性。在没有障碍的境界中,也未所从去,也未所从来。也不是先,也不是后,这种法是甚深无底的,以现量所得。以智慧而自入,不是由他人帮助而开悟。菩萨的心,既不迷乱,也不分别。
【为去来今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从诸佛力之所流出。入于一切诸佛境界。体性如实。净眼现证。慧眼普见。成就佛眼。为世明灯。行于智眼。所知境界。广能开示微妙法门。】
菩萨这种境界,为过去、未来、现在,十方一切诸佛之所称扬赞叹。是从一切诸佛大威德力中所流出来的。能入一切诸佛的境界中。体性是真实,而无虚妄。这是清净法眼所现证,慧眼所普见。成就佛眼,作为世间的明灯。修行智慧眼,所能知的境界,广泛能为一切众生开示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门。
【成菩提心。趣胜丈夫。于诸境界,无有障碍。入智种性,出生诸智。离世生法,而现受生。神通变化,方便调伏。如是一切,无非善巧。】
菩萨成就菩提心,趣向殊胜大丈夫。对于一切境界,无有障碍。能入智慧种性,生出一切智慧。虽然离开世间生死之法,可是还示现受生死之相。用种种神通变化,方便来调伏众生。这样的一切,都是善巧方便。
【功德解欲,悉皆清净。最极微妙,具足圆满。智慧广大,犹如虚空。善能观察众圣境界。信行愿力,坚固不动。功德无尽,世所称叹。于一切佛所观之藏,大菩提处,一切智海,集众妙宝,为大智者。犹如莲华,自性清净。众生见者,皆生欢喜,咸得利益。智光普照,见无量佛,净一切法。】
菩萨对于功德,所明了所希望,都是清净。换句话说:就是在染污法中,也修清净法。到最极致的微妙处,又具足、又圆满。一切智慧,广大无边,犹如虚空一样,能包罗万有。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菩萨善能观察众圣的境界,也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具足信心和修行的愿力,能坚固不动,所谓“八风吹不动”。菩萨的功德是无穷无尽的,为世间一切众生所称赞。对于一切佛所观察一切之法藏,大菩提之处所,一切智慧之法海,积聚一切善根的妙宝,作为智慧中的大智慧者。犹如大宝莲华,其自性是清净的。众生如果能见到清净的莲华,皆能生出欢喜之心,都能得到所应得的利益。智慧的光明,能普照一切众生,能见到十方无量诸佛,能清净一切法。
【所行寂静,于诸佛法,究竟无碍。恒以方便,住佛菩提,功德行中,而得出生。具菩萨智,为菩萨首,一切诸佛共所护念。得佛威神。成佛法身,念力难思,于境一缘而无所缘。其行广大,无相无碍,等于法界,无量无边。所证菩提,犹如虚空。无有边际,无所缚著。】
菩萨所行都是寂静。对于一切佛法,得到究竟的无障碍。常用善巧方便,住在佛的菩提觉道中。佛所有的功德,在修行之中,能得到出生一切菩提妙果。如果能具足圆满菩萨的智慧,则为菩萨的上首。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来护念,得到佛的大威神力,成就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菩萨的念力是难思议。在每一种境界和每一种缘,而不攀缘。菩萨的修行,是广大无边,是没有相,也没有障碍,等于虚空。虚空是没有边际,没有束缚,没有执着。
【于诸世间,普作饶益。一切智海善根所流,悉能通达无量境界,已善成就清净施法,住菩萨心。净菩萨种。能随顺生诸佛菩提。于诸佛法皆得善巧,具微妙行,成坚固力。】
菩萨对于一切世间的众生,普遍作为饶益。这是由一切智慧之海,所修的善根,而所流出来的,完全能圆满无碍,通达无量诸佛的境界,已经善于成就清净布施的法门。常存菩萨的慈悲心肠,清净菩萨的种子。能随顺修行,生出诸佛的菩提觉道。对于一切佛法,都得到善巧方便,具足微妙的行门,成就坚固的力量。
【一切诸佛自在威神,众生难闻,菩萨悉知。入不二门。住无相法。虽复永舍一切诸相。而能广说种种诸法。随诸众生心乐欲解,悉使调伏。咸令欢喜。】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自在大威神力,众生是难闻难知,只有等觉菩萨才能晓得这种境界。而能入不二法门,住在无相法的果位。菩萨是即相离相,所谓“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菩萨虽然能永舍一切诸法,可是又能广说种种诸法的法相。菩萨发随顺众生的愿,一切众生心中所欢喜什么法,菩萨就为众生说什么法。令刚强的众生,皆被调伏。使众生,统统皆大欢喜。
【法界为身,无有分别。智慧境界,不可穷尽。志常勇猛,心恒平等。见一切佛功德边际。了一切劫差别次第。】
菩萨以法界为身,虚空为用。没有一切分别心,离开一切识,而用一切智。菩萨的智慧境界,是无穷无尽的。菩萨的志愿,是勇猛精进,不向后退转。菩萨的心,是平等的,没有彼此的分别,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四相心。菩萨见到一切诸佛所修功德的边际,明了一切劫的差别和次第,分别很清楚。
【开示一切法。安住一切刹,严净一切诸佛国土,显现一切正法光明,演去来今一切佛法。示诸菩萨所住之处。为世明灯,生诸善根。永离世间,常生佛所。】
菩萨能开示众生一切法,安住在一切诸佛刹土,能庄严清净一切诸佛国土,能显现一切正法的光明,能演说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的佛法,能指示一切菩萨所住之处所,作为世间的大明灯。能生出一切诸善根,能永离世间一切的染污法,能常生在佛的道场中,亲近于佛,承事于佛。
【得佛智慧。明了第一。一切诸佛。皆共摄受。已入未来诸佛之数。从诸善友而得出生。所有志求,皆无不果。】
菩萨能得到佛所有的一切智慧,明了第一义谛的道理,也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落空有二边。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共同来摄受。已经证入将来诸佛之数中。(佛是过去的众生,众生是未来的佛)是从一切善友而得生出。所有的志愿和所希求的事,都能得到圆满的成就果。
【具大威德,住增上意,随所听闻,咸能善说。亦为开示闻法善根。住实际轮,于一切法,心无障碍。不舍诸行,离诸分别。】
菩萨又具足大威德,住在增上菩提心。无论在什么道场中,凡是听到佛所说的法,皆记忆不忘,随时随地能善说妙法,教化众生。菩萨开示众生,令众生闻法而增加善根,住在实际(真如法性)理体之轮。对于一切法,心中无障碍。不舍弃菩萨应修的一切行门,离开一切的分别心。
【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悉能明照一切佛法。不坏诸有,而生其中。了知一切诸有境界。从本已来,无有动作。身语意业,皆悉无边。】
菩萨对于一切法,深深了解,所以心无妄念。得到智慧的光明,消灭一切愚痴的黑暗,悉能明照通达一切诸佛所说的法。不需要破坏三界二十五有,虽然生在三界诸有中,可是能明白认识三界诸有的境界。从无始劫一直到现在,没有动作。身语意三业,皆是无量无边。
【虽随世俗,演说种种无量文字,而恒不坏离文字法。深入佛海。知一切法但有假名。于诸境界无系无著。】
菩萨虽然随着世间的俗谛,演说种种无量的文字,可是常不破坏离开文字的真谛法。能深入佛的智慧海,而知一切法,只是个假名而已。对于所有一切的境界,无所系缚,无所执着。
【了一切法,空无所有,所修诸行,从法界生。犹如虚空,无相无形。深入法界,随顺演说。于一境门,生一切智。】
菩萨明了一切法,本来空无所有,所修的诸行,皆从法界所生。犹如虚空,没有一个相,也没有一个形。深入法界,随顺众生,演说妙法。在一个境界门中,便生一切智慧。
【观十力地,以智修学。智为桥梁,至萨婆若。以智慧眼,见法无碍。善入诸地。知种种义,一一法门,悉得明了。所有大愿,靡不成就。】
菩萨观察十方诸佛的十力的地位,用智慧来修学一切佛法。以智作为桥梁,到一切智的彼岸。用智慧眼,能见一切法,而无障碍。善入菩萨的十地,知晓种种的义理。所有每一个法门,能完全明白了解。菩萨所发的大愿,愿愿皆能成就,没有一愿不能成就。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开示一切如来无差别性。此是无碍方便之门。此能出生菩萨众会。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进入萨婆若。此能开显诸三昧门。此能无碍普入诸刹。此能调伏一切众生。此能住于无众生际。此能开示一切佛法。此于境界皆无所得。】
各位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用这种义理来开示一切诸佛没有分别的法性。这是无所障碍的善巧方便之门。这是能生菩萨众会道场。这种法就是所有三昧之境界。这是能勇猛进入萨婆若之中,这是能开显一切正定正受之门,这是能无所障碍而普入一切诸佛刹土,这是能调伏一切刚强的众生,这是能住在无众生的边际,这是开示一切诸佛所说的法,这是在一切境界中,皆无所得,所谓“无智亦无得”。
【虽一切时演说开示,而恒远离妄想分别。】
菩萨虽然在一切时,能演说妙法,开示众生。可是这种法门,是恒常远离一切妄想和分别的。这一句的意思,是“有不碍无”,以有是无中之有的缘故。以下四十句的意思,是说明“无不碍有”的道理,以无是有中之无的缘故。所以前一句是“二而不二”,后四十句是“不二而二”。
【虽知诸法皆无所作,而能示现一切作业。虽知诸佛无有二相,而能显示一切诸佛。虽知无色,而演说诸色。虽知无受,而演说诸受。虽知无想,而演说诸想。虽知无行,而演说诸行。虽知无识,而演说诸识。恒以法轮开示一切。虽知法无生,而常转法轮。虽知法无差别,而说诸差别门。虽知诸法无有生灭,而说一切生灭之相。】
菩萨虽然知道诸法,本来无所造作,可是还要示现一切所作的业和所受的果过报。
什么是诸法?简而言之,就是一切法。广而言之,就是八万四千法。把八万四千法,浓缩为百法。何谓百法?就是①色法,有十一种法。②心法,有八种法。③心所法,有五十一种法。④不相应法,有二十四种法。⑤无为法,有六种法──合为百法。这是大乘所有的百法,在小乘只有七十五法。若要详细了解,可以参考《百法明门论》。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佛没有二相,只有一相,可是还要示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种种相。为什么?因为要度众生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所以示现方便法门。
菩萨虽然知道没有色,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说一切诸色的法门。诸法无我,五蕴皆空,这种道理,菩萨皆晓得。因为要度众生,所以在空中说有,在有中说空,用善巧方便法,来教化众生,令其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菩萨虽然知道受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说一切诸受的法门。
菩萨虽然知道想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说一切诸想的法门。
菩萨虽然知道行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说一切诸行的法门。
菩萨虽然知道识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说一切诸识的法门。
菩萨恒常转大法轮,来开示一切众生,来教化一切众生,令他们返迷归觉,证得解脱。
菩萨虽然知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可以言诠。可是还在无生法中,而常转妙法轮,来为一切众生说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法,是没有差别,可是还要演说一切有差别的法门。
菩萨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生灭,可是还要演说一切有生灭之相。
【虽知诸法无粗无细,而说诸法粗细之相。虽知诸法无上中下,而能宣说最上之法。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能演说清净言辞。虽知诸法无内无外,而说一切内外诸法。虽知诸法不可了知,而说种种智慧观察。虽知诸法无有真实,而说出离真实之道。虽知诸法毕竟无尽,而能演说尽诸有漏。虽知诸法无违无诤,然亦不无自他差别。虽知诸法毕竟无师,而常尊敬一切师长。虽知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诸善知识。】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粗相,也没有细相,可是还要演说粗法和细法之相。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上中下的分别,皆是平等之法。在《金刚经》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可是还要在平等法宣说无上之法门。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不可以言说,所谓“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可是能演说清净的言辞。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内,也没有外,可是还要演说一切内外的诸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不可明了知道,可是还要演说种种智慧,来观察一切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真实性,本来是虚妄的。可是说出离虚妄不实之法,而得到真实之道的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毕竟无尽的,可是还能演说尽一切有漏之法。又明白无漏之法。有漏法,就是有相法,就是有为法。无漏法,就是无相法,就是无为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无违无诤,也就是法和法之间,没有互相违背,没有互相诤论。可是法也没有自,也没有他的分别。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到了极点,可以无师自通。可是常常尊敬一切师长。
为什么无人所教,而能自通?因为到了“扫一切法,离一切相”的境界。所谓“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的缘故。可是菩萨教化众生,教导他们要尊重师父,孝敬长辈。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自觉自悟,不是由他人教导而开悟。可是还要尊敬一切善知识,还要供养一切善知识。
怎样能自觉自悟?就是依法修行,修到究竟处时,还要自己去觉悟。这法虽然是自悟,可是这是顿悟。因为在往昔时,由善知识一点一点所教化的结果。所谓“理则顿悟,事则渐修。”虽然有善根,还得要修行,才能开悟。好像发面的发粉一样,把它掺在面中,才有发酵的作用。
【虽知法无转,而转法轮。虽知法无起,而示诸因缘。虽知诸法无有前际,而广说过去。虽知诸法无有后际,而广说未来。虽知诸法无有中际,而广说现在。虽知诸法无有作者,而说诸作业。虽知诸法无有因缘,而说诸集因。虽知诸法无有等比,而说平等不平等道。虽知诸法无有言说,而决定说三世之法。虽知诸法无有所依,而说依善法而得出离。】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寂灭的,没有法可转,可是还要常转大法轮,来教化众生。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生起,可是还要示现一切法的因缘。所谓“诸法从缘起,诸法从缘灭。”缘生的法,是没有自性,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前际,可是广说过去的一切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后际,可是广说未来的一切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中际,可是广说现在的一切法。
在法的本体上来讲,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可是菩萨把它分别来说三世的法。为什么要这样的麻烦?因为菩萨爱做辛苦的事,又可以说爱管闲事,所以心甘情愿去行菩萨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任劳任怨去教化众生,受尽劳苦,而无怨言。总希望众生改邪归正,弃暗投明。所以菩萨所行所作和凡夫的所行所作,完全不同。
凡夫的思想,是自私自利。如对自己有利益的事,便拼命去争取,否则,就绝对不去做。菩萨的思想,恰好相反,专为众生着想,不为自己打算,所以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各位观察全世界的人类,哪个人是为大家谋幸福?根本就没有,完全都是为自己:我要穿漂亮的衣服,我要吃有营养的食物,我要住豪华的楼房,我要坐流线型的汽车……。总而言之,一切皆为自己的享受而着想。人人有这种的思想,世界焉能太平?
学佛的目的,就是转变自私的心,成为大公无私的心。事事为人,而不为己。牺牲自己的快乐,去援助他人的困难,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教的宗旨。
佛教是救世度人的教,给众生的快乐,拔众生的痛苦。众生有痛苦,便尽量去拯救出苦海,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佛教徒起码的责任。先由自身做起,然后推广到群众。人人如此,则世界和平,安居乐业,成为世外桃源。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作者,可是还要广说一切作业,也就是因果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业,受善报;种恶业,受恶报的道理。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因缘,可是还要说一切法集因的道理。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等比,可是还要说平等和不平等的道理。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言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可是还要决定说三世的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所依的体,可是还要说依靠善法而能出离三界二十五有。
【虽知法无身,而广说法身。虽知三世诸佛无边,而能演说唯有一佛。虽知法无色,而现种种色。虽知法无见,而广说诸见。虽知法无相,而说种种相。虽知诸法无有境界,而广宣说智慧境界。虽知诸法无有差别,而说行果种种差别。虽知诸法无有出离,而说清净诸出离行。虽知诸法本来常住,而说一切诸流转法。虽知诸法无有照明,而恒广说照明之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身体,可是还要广说法身的理体。
菩萨虽然知道三世诸佛是无边无际,可是还能演说唯有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无形无相无色,可是还要示现种种的色相。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一个见,可是还要广说一切诸见的道理。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一个相,可是还要广说种种的相。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一个境界,可是还要广宣说一切智慧的境界。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是没有一个分别,可是还要说修行所得的果报,有种种的分别。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学佛的人,要相信因果报应的真理。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出离。因为诸法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缘故,可是菩萨还要说怎样修行清净出离三界的行门。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本来是常住的、不变的,可是还要说一切流转变化的法。
菩萨虽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照明,可是恒常广说智慧光明遍照的法。

=====|分享即是法布施|=====

=====|分享即是法布施|=====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静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图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欢迎转载流通】
【欢迎添加】
-
私域运营指什么?私域流量又有哪些好处? 如何做好私域流量的引流? 2023-05-26
-
知乎跳转微信是如何通过天天外链实现的? 2023-05-25
-
抖音如何实现明星引流微信,抖音kol引流微信,抖音达人引流微信, 2023-05-24
-
抖音微信流量看得见,引流获客如何才能摸得着? 2023-05-23
-
推广引流神器-天天外链!抖音小风车跳转微信 2023-05-18
更多相关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