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第三講(上) 上淨下心法師主講

常居学地877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第三講(上)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家阿彌陀佛!

「正陳所說」底下分為兩大段:「丙初、長行」跟「丙二、偈頌」。就是在解釋十種廣大「正陳所說」底下分為兩大段:「丙初、長行」跟「丙二、偈頌」。行願這個部分。普賢菩薩用兩種方式來細說這個內容:「長行」就是長行文,是一般經典的文字格式,就是長短句,它的字數是沒有一定的;如果是偈頌的話就有一定,可能是四字、或者是五字、六字、七字,乃至於九字都有可能。長行文是屬於論說的方式,用敍述的方式,它的文字字數是沒有對稱的,所以稱為長行文。

長行文底下又分為三個小段:「丁初、正示普因」,「丁二、顯經勝德」,「丁三、結勸受持」。「正示普因」的部分是在解釋「十大」-十種廣大行願。這十種廣大行願就是在第八頁下面「戊初、標示所應」當中說明。「標示所應」就是說善財童子開始請教這十種廣大行願,那普賢菩薩先把它標示出來,所以就是『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願』。哪十種呢?就是第二科「戊二、徵列名數」。『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者普皆回向』,這是把這十種廣大行願的名數、名相、內容列示出來。

再來「戊三、牒名列釋」。善財童子聽到這十種廣大行願,心中有了疑問,就請問「大聖」-指普賢菩薩,請教普賢菩薩『云何禮敬,乃至回向』?『云何禮敬』就是請教普賢菩薩禮敬諸佛是什麼內容?乃至『普皆回向』是什麼內容?接著普賢菩薩就開始解釋,所以稱為「己初、總徵」,「徵」就是問的意思。

「己二、別釋」就是回答這個問題--『云何禮敬乃至回向』?那這十種回答就是「己二、別釋」--從「庚初」一直到「庚十」。所以「庚初」是解釋禮敬諸佛的內容。禮敬諸佛下面有兩個圈圈,這裡接著要看到科判表的第二頁,「庚初」到「庚十」這十個部分下面都有一個圈圈,有圈圈的地方表示這下面還有,就要接著看第二頁。所以這個科判表第二頁從「庚初、釋禮敬諸佛」一直到第三頁的「庚八、釋常隨佛學」,普賢菩薩在解釋每一種大願時都是分為三大段來說明:

「辛初、牒名」,把這個名稱先標示出來。

「辛二、釋相」,解釋內容、相狀。比如說解釋禮敬諸佛的相狀、內涵是什麼?稱為釋相。

「辛三、總結」,把前面這兩個小科的內容總結出一個結論。

所以「庚二、稱讚如來」也是一樣,都是牒名、釋相、總結,乃至於我們看到科判表的第四頁「庚九、恒順眾生」,普賢菩薩在解釋「恒順眾生」的時候也是一樣:牒名、釋相、總結。至於「釋相」,每個部分會有一點差別,因為每一個大願的內容不同,所以它解釋內容的時候底下這個釋相的小科就不一樣,但是一直到「庚十、普皆回向」也是分為牒名、釋相、總結。我們這樣子把它瀏覽過之後,我們就把「丁初、正示普因」這個部分帶過去。回向:

講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