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丨第一期关于药食同源,这些你都知道吗?
medicinalandedible
药食同源
内涵发展史核心内容

什么是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药食同源的内涵
Connotation

药食同源,即食物和药物具有同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来源具有同源性
食物和药物均来源于自然界,人类对于食物的认识要早于药物,在觅食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物质能填饱肚子,即将其确定为食物;某些物质能损人健康或致人死亡,即为毒物;某些物质能使患病之人好转,即为药物。
成分具有同源性
从生物和化学的角度说,组成生命的元素相同,均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这些基本元素进一步构成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初生代谢产物,初生代谢产物通过次生代谢过程产生萜类、黄酮类、酚类和生物碱类等次生代谢产物。
理论具有同源性
由于药物和食物来源相同,且共同目标是使人健康,客观上要求两者须有共同的理论指导。我国药食同源理念在应用于实践时体现了鲜明的中医药特色,食物和药物的理论同源性,主要体现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药食运用法则上。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百家争鸣,哲学思想空前繁荣。随着朴素自然辩证法及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医学和饮食营养学亦在其指导下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整体观、平衡观、阴阳五行、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三因制宜等理论指导着食物和药物的应用。
内丨涵

药食同源的发展史
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

夏、商、周、春秋
《黄帝内经》记载:“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汤液醪醴”,都用五谷蒸煮而成,说明五谷制成汤液和酒,既可饮用、也可疗疾。“医”的繁体字为“醫”,“酉”即为酒。可见,殷商时期人们对药物已有基本的概念和认知能力,并多以酒、食为药。《山海经》可视为本草记载的源头,书中对食物的功能进行了区分。说明此时人们已对食物的不同功能有了较明确细致的界定。
战国、秦、汉、三国
《神农本草经》的出现使“本草”成为药物的代名词,但书中将食物与药物一同收录。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创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果、菜、米与药物分列。
两晋、隋、唐、宋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药名》中引用天竺大医者耆婆的观点:“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并在《食治篇》中提出食疗重于药治,收录了可药用的食物155种,扩大了药物的概念及范畴。至此,食疗成为了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是以药用食物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书中首次将药食两用物质从传统本草中分离出来进行论述,全面记载了食性、食宜、食忌和食方,有力推动了药食两用物质及食疗的发展。
元、明、清、民国
明初朱棣的《救荒本草》共记载野生可食植物414种,其中276种为以往本草典籍未载之物,每种食物下有救饥和治病2种用途,为开辟食药物资源做出极大贡献。姚可成的《食物本草》更是收载了1679种药食两用物质。龙柏著《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将非人常食之物归为“药性考”,常食之物归为“食物考”,将药物和食物进行区分,较有特色。1919—1949年,食疗类本草融入了现代医学及营养学的知识,对药食两用物质的认识更加深入,使食疗理论更加丰富和科学。这一时期的中药科普著作大部分以食疗命名,或许是基于食物同样具有药用价值与治疗作用,但更符合人们“厌药喜食”的习惯,易被读者接受,便于推广。
发丨展丨史

核心内容
Corecontent

1
食养
食养是依据个人体质,科学严谨的搭配食材,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在疾病初起和渐消期时,可合理运用食养理论,扶正以驱邪。正如《内经·五常政大论》所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简言之,用食物调整机体的状态。食养虽为上策但效果不明显,易错过使用时机等问题而不被看好。
2
食疗
食疗则是以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基础,将食物作为药物,运用方剂学原理施治。而“食疗”一词起源于《千金方·卷二十六·食治》,其所云:“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充分说明食疗的地位已经具有“治”的趋势,更适合病人的使用。
3
药膳
虽然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早有了“药”字与“膳”字,但将其合起来用,组成“药膳”一词,则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其中就记载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这样的语句,此外《宋史·张观传》则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因此证明了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药膳一词。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结合的产物,是食养、食疗的拓展物,是“药食同源”理论最璀璨的成果,是养生学中最为重要的一跃,提高了食疗、食养的作用效果——疗效显著增加;扩大了其作用范围——无论健康与否,无论为何种体质,均可辨证施膳;更丰富了养疗种类——原材料增多,食用性药物的加入。
编辑丨宋凯华
审核丨吴晓杰
图片丨网络

-
私域运营指什么?私域流量又有哪些好处? 如何做好私域流量的引流? 2023-05-26
-
知乎跳转微信是如何通过天天外链实现的? 2023-05-25
-
抖音如何实现明星引流微信,抖音kol引流微信,抖音达人引流微信, 2023-05-24
-
抖音微信流量看得见,引流获客如何才能摸得着? 2023-05-23
-
推广引流神器-天天外链!抖音小风车跳转微信 2023-05-18
更多相关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