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岐黄之术'

思想阁878 次浏览0个评论2020年12月11日
岐伯,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今传《素问》基本上是
>

岐伯,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今传《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宋《路史》载:“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南宋纪传体通史《通志》载:“岐氏,周故都也,今凤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至文王始迁于丰,其支庶留岐,故为岐氏。又古有岐伯,为黄帝师。”

黄帝西至于小崆峒(今岐山“孔头沟”的方言转音)问道,见西北雍州(今凤翔岐山)长者鹤发童颜,健步如飞;少者肌洁容美、俊逸潇洒,问后方知是神医岐伯之功。遂在岐地寻访有道之人,访贤时发现了很有才能的岐伯,于时黄帝就恭请岐伯为臣,贵遵为天师,谋讨济世通途,帮助他治理天下。《帝王世纪》载:“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从上述古文献记载可见,远古时确有岐伯其人,他同黄帝合著了医书《内经》、《难经》,合称《黄帝内经》,开辟了中医著述之先河。其内容多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医学理论。其中《素问》是对医理的阐述,《灵枢》则主要阐述如何利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的内容非常繁杂,后世很多医药学者都整理出过新的作品。明朝张景岳所著《类经》一书比较系统,他按照不同的病理将全书分为十二类,分别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

“岐黄之术”中的“岐黄”实际上是两个人的简称,其中“黄”就是黄帝,“歧”则指的是岐伯。后世为了表达对岐伯和黄帝的敬意,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岐伯的名字排在黄帝之前,充分说明了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贡献之大。

《黄帝内经·灵枢54·天年》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

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黄帝内经》的内容不仅涉及医学,还包括哲学、天文、地理等,全面阐述了人体构造及其运行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说明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因此,后世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不仅仅限于医药学者,这也让《黄帝内经》获得了“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美誉。

  • 转载请注明 岐伯--'岐黄之术'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39.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