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45

一起学习零基础英语及国学1050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10、阴谷穴与横骨穴

再来是阴谷。阴谷在脚的内侧,你用手可以摸到,在这个缝隙里面,这里面有两条筋,在两个筋的中间,这是阴谷穴。阴谷是肾经的合穴,因为阴经是井荣俞经合,属于木火土金水。合穴是水穴,肾经是水经,所以阴谷是肾经本穴,可以治虚、实症。

五行的理论是非常灵活的。肾经的阴谷穴,肾主水,阴谷穴又是水穴,水会生木,所以当遇到肝、胆的虚症时,阴谷穴可补肝胆,也可以泻金家大肠经的实症跟肺经的实症。所以你就可知道跟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就是本穴。

这是弯起来的时候,针这样下进去。如果是腿直的。我画这是右腿后面,这是承扶,我画个萝卜腿,你们会看得比较清楚。萝卜腿通常是牛奶喝太多造成的。这中间是委中,大筋的外面是委阳,内侧这就是阴谷,阴谷、委中、委阳是在一条线上面的。

在这边下针的时候,看到有个筋在这,要下在筋的内侧,这是指右腿。如果是左腿,这是委中,大筋在这边,你就要下大筋这边。这是的大筋的内侧。这还有一条筋,你腿一拉直的时候,这两条经会变成一条经,很紧密,你就不要硬分开来,别那么笨,不要把脚打直嘛!脚弯着,下两条筋中间。若脚打直,筋会蹦紧。要在筋的内侧下针,因为它是本穴,所以无所谓补泻。你引到气,水的性就出来了。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你想,若有人跑来找我,他痛在委中。一

种选择呢?就是扎对侧,但偏偏这人没有左脚。你不能说,每个人都有左脚啊。委中刚好是在弯曲的地方,所以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下针。

如果是内侧痛,你就可以扎少海。外侧痛就下曲池。穴道就是这样取的。又比如说,手肘撞到,是不是可扎对侧的解溪,对侧治疗就是样子。有人就是好死不死,说我就是太渊这地方痛。偏偏这个人没有左手,那怎么办?就扎脚,对不对?是不是下太溪嘛!这就是对称治疗。

阴谷穴也是妇科大穴,像治白带都可以用。现在进入腹部的横谷穴。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一开始介绍任、督二脉,因为这样找穴比较好找。这是我们的耻骨,在耻骨的上方一点是曲骨穴。在扎针的时候,不要扎到骨头的上面。从这曲骨外开一寸的距离是横骨穴。横骨穴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所以,从这开始冲脉和足少阴肾经两者是重迭在一起的。要记得,冲脉是公孙在管。

第一个穴道是横骨穴,顾名思义,在周围的就是近取穴。近取穴大多数没有补泻的问题,你直接可以在这里下针。当然,以前腹部很少下,因为针比较粗,而且男人帮女人扎针比较不方便。现在针比较细,而且女孩子比较不会介意,所以可以下针。

近取穴若能配合远取穴,效果会更好。像男人失精啊,晚上睡觉梦遗,都可以用。

11、大赫穴至肓俞穴

大赫穴在中极外开一寸。你找到中极,就会找到大赫穴。这是近取穴,像阴缩,睾丸缩到腹部里面去,妇人的赤带、白带都可以在大赫穴这下针。

这边都是少阴跟冲脉交会的地方。再来是气穴在关元外开一寸。再来是四满,在石门穴外开一寸。石门外开一寸是四满穴。到了四满的位置,几乎就到了我们的大肠,所以肠子泻痢、腹泻、肠鸣通通可以在四满下针。再来是中注,中注就是阴交穴外开一寸。越靠近肚脐或天枢的地方,都可治疗大肠的问题。那肓俞呢,从神阙外开一寸就是肓俞。大家都知道神阙外开二寸是天枢穴。足阳明胃经跟任脉中间就是肾经。你一定要知道经络是怎么走的,当病人一痛起来的时候,若不在任脉上面,又不在胃上面,就是在肾经上了!而肾经跟冲脉是交接在一起的。

从神阙到心蔽骨属任脉,肾经是外开任脉一寸,过去有人讲五分,临床上看是一寸,因为我们讲经络一定在肌肉跟肌肉中间,而一寸这刚好有肌肉。我在国外看过很多肌肉男,肌肉都一寸一寸的,肯定是一寸。在神阙旁边一寸是我们上堂课讲到的肓俞。肚脐旁开二寸是天枢,天枢是足阳明胃经。肾经的走向正好等于冲脉,与冲脉相等。所以你要知道在这条经上的问题,就在肾经下手,这能帮助你诊断,当然也属于冲脉。待会会讲到胸腔到乳房这段。乳房的硬块,在阳明胃经上,就在胃经上治疗,如果在肾经上面,就在肾经上治疗。心包、心经都过乳房,要看硬块在哪。乳房的下方是肝经的所在。如果硬块正好在乳头上,下针是以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来治疗,诸如此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因人体很完整,这样子就不会忽略掉什么。现在在很多中医,对处方很了解,但针灸不怎样。有的是针灸很强,处方却是不对的,因学的方向不对。

所谓的近取穴最简单记的方法,它只有靠近大肠的地方,一般来说都可治大肠的问题。靠近腹部这边,就是小肠、膀胱、女人的子宫胞户、卵巢等,治疗妇科的近取穴,或男人小便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所以你只要记得近取穴都是在附近,这样就不会错。这是近取穴的观念,接近心脏的,就是治心脏,接近肺的,就是治肺,这是近取穴的观念哦。所以,观念一定要有。

12、商曲穴

再来是商曲在下脘穴外开一寸。跟诸位复习一下,肚脐(神阙)上一寸是水分,水分外开一寸没有穴道,下脘外开一寸是商曲。若今天有个病人来是肾脏病,水肿,下半身整个是肿的,小便也滴滴答答的,那怎么处理呢?用任脉的水分穴,关元旁开二寸,足阳明胃经的水道,脚的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下进去,水就开始消。针完后第二天,就消了一大半,这是下半身水肿。若是脸肿,正面的脸是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巨髎等都在阳明经上面,诸如此类。穴道要灵活运用,灵活运用就不用记,大家能够很直觉的反应到,不能紧急的时候再去查书。只有反应一下就想到了,一定要学到这样子。

13、石关穴至幽门穴

再来是石关穴,石关穴在建里外开一寸。大家都知道,建里上去是中脘,建里外开一寸是石关。你想石头关到的,一定是胃方面的问题,诸如此类。这是穴性,有些针灸大成是印一寸半,有些印一寸,你们都要以一寸为准。

石关再上来是阴都,阴都是在任脉的中脘穴外开一寸。由这些穴道你可知道经络的走向,我们从下往上一直走,就是告诉你这个足少阴肾经的经气流注是由下往上的。气血的方向要知道。穴道的名称记错倒无所谓,因为用的不多。通谷在上脘穴上一寸。我们有两个通谷,一个在肾经里面,一个是膀胱经的本穴,就是在至阴的后面那个。治症一样是胃的停饮,胃不消化及一般的胃病。

再来是幽门。这个幽门是从巨阙穴外开一寸。在主力穴外开的穴道都可以辅助主力穴,辅助它的治症。比如说,我们下了巨阙,心脏若还有闷痛,你就在巨阙旁一寸下针,来加强力量,所以它是加强力量用的。

当然,你不会是心脏病,却不扎巨阙而扎幽门。里面的治症很多,在我们讲《黄帝内经》的时候,一讲到脏气,这些穴道就都出来了。你就知道我可以选这些穴道。

14、步廊穴(6-00:08:31)

再上来是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都是外开二寸,也就是说到了胸腔幽门穴以后,就是斜上二寸,下面是一寸。从任脉外开四寸,就是足阳明胃经。外开二寸是足少阴肾经。

如果,今天有位太太来找你,她有个乳房硬块,一看在肾经上面,所以,你如果在其它经上治疗,效果就不好。你有几种处理的方式,你可以问她是不是在喂奶,她说我正在喂母乳。喂母乳的时候,我们知道胸部的乳房里面是三焦的气脉集中处,到了再从这走,往这走,这时候我们加强她心脏的力量,加强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比如说解溪、梁丘(止痛)、心脏的募穴巨阙,让那个奶水集中到乳头出来,因为是在喂母乳嘛!因为肾经跟胃经之间,里面有三焦在联络它。下堂课我会介绍到三焦经,三焦行阳,所以奶水都是阳,阳就是白色的。你如果看到黑色的就是阴,黑色的就是乳癌了。小孩子不会吃黑色的。你看到奶水是白色的,这就是阳,有三焦经在联络它,它会集中到乳头出来,这时候你去强心脏。但如果不是喂母乳,她有个硬块在肾经上面,初期硬块用灸的当然很好啊,灸本来就是找水,如果这化瘀了,初期硬块一定是钙等等的东西累积在那,实际上就是营养留在那里。我们就灸它。如果是肾经,当然在肾经上下针啊。如果硬块才一个星期,又很痛,这是实症。如果是实症的话,在

肾经上下针,如果你很讨厌这个女的就下涌泉,忘了然谷了嘛!如果这太太每天行善,就用然谷。如果说是虚症,就在复溜。病很久了,按了很舒服,复溜上下针。这是我们在临床上选取穴道的方法。

两乳中间是膻中,下一寸六是中庭,中庭外开二寸,每隔一个肋骨,就有一个穴道。隔一个肋骨,就是《针灸大成》上的隔一寸六的单位。中庭外开二寸,就是我们的步廊穴。书上讲胸肋痛等都可以在这治。

  • 转载请注明 针灸大成45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322.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