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地理版图桃花潭

华广网955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赠汪伦

作者:李白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欢迎收听《古诗词中的地理版图》,我是黎舒。

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中,有不少是写给友人的,比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不仅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李白与汪伦的深厚友情,还使得“桃花潭”闻名遐迩,享誉千年。

那么,“桃花潭”究竟在何处?它是否如桃花源般芬芳迷人呢?还是先来看一段记载。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记载道:唐玄宗年间,泾州豪士汪伦听闻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送上书信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于是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二人相谈甚欢。待李白离去那天,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飞红,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合,情深难返。临别时只见汪伦踏歌古岸,李白感动之余,挥毫写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随后,桃花潭一鸣惊人,随诗作流芳千古,也成为一段友谊的佳话。

清代袁枚

说都这里,我们就来探探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这桃花潭的地理方位。

桃花潭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待到春季时分,这里绿韬如毡,桃花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间,宛如蓬莱仙境,又似武陵人家。潭边至今有汪伦墓碑文“唐史官汪讳伦也之墓”相传为李白所题写,其真伪已无从考证。

如今,桃花潭早已开发出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景区,景区内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明清建筑,堪发思古之幽情。

漫步于此,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加上烟波浩淼的潭水,春光无限的桃林,令人身心愉悦,不忍移步,竟对李白当年不忍离去的心情有了穿越时空的共鸣。

来到泾县桃花潭,如果一定要带一样东西的话,宣纸当属必选。

宣纸源于泾县、产自泾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质原材料所造就出的宣纸,作为艺术的载体,能使书画作品具有充盈的灵气、深远的意境,生发出墨韵多变的效果和水墨淋漓的风格,倍受世人青睐,被称为“千年寿纸”、“纸中之王”。而追其历史,宣纸“始于唐代”,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

说到这时,我突然想到有了这样一个疑问:李白的这首诗作《赠汪伦》,是写在宣纸上的吗?

真若如此,或许正是宣纸上的水墨风情,激活了李白的诗意;而如果那时候还没有宣纸,兴许是泾县的工匠们读了李白的诗作,了悟了其间的意趣而造出了宣纸。

想必,上天太过爱恋这片土地,才赋予了它如此绵延的诗意和古朴的风雅吧。

来源: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感觉精彩,点

“在看”

持一下呗

↓↓↓

  • 转载请注明 古诗词中的地理版图桃花潭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182.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