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二地藏经本愿经(11)(视频简体文字正體文字)

了脱生死1643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简体文字: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十一集)1998/5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11

上一次讲到定自在王菩萨请问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发的是些什么愿,而得到世尊殷勤的赞叹,请求佛为大家略为开示。世尊告诉定自在王菩萨,实际上菩萨是代我们发问,佛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谛听」,就是教我们要用心听法,细心的领会。佛叙说久远劫之前,那个时候有一尊佛叫「一切智成就如来」,佛的寿命六万劫,由此可知,那一个时代众生必然是修善断恶,所以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佛在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小国王,与他邻国一个国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两个小国王都是以十善来治理国家,教导全国的人民断十恶、修十善。当然这两个国家国泰民安,人民都过得很幸福。可是除了他这个地区之外,其他地区就不然,这一切众生造作恶业的很多。这两个国王在一起看到整个世界局势,他们两个就在商量,如何帮助其他国家地区人民。我们讲到这地方,接着诸位看经文: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怎么样来挽救世运,这两个小国王在商量。

【一王发愿。】

当中有一个国王发愿。

【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

一王发愿,唯有成佛才能够广度众生。如果不成佛,虽然有这个愿,愿与心违,我们常讲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没法子。就发心求道要成佛。

【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这两个小国王发的愿不一样。这一位国王发的愿是自己没有得度,先度众生。这是所谓菩萨发心,不是为自己,要为别人。这一段经文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真实的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发个愿,不度自己,先度众生?如果真的发这个愿,一切为众生、一切为佛法,确确实实没有自己,我与我所都断了,行,那个没有问题。如果还有人我、是非、得失,那就不行了。换句话说,你脱离不了六道。凡是不能脱离六道的人一定要觉悟,无始劫至今天我们累积了多少罪业,这是实话,罪业不是这一生造的,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罪业,焉有不堕恶道之理!焉有不堕地狱之理!你决定会堕落的。你堕落在三恶道,你拿什么去度众生?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一定要证得阿罗汉以上,才可以说我先度众生,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最低限度是阿罗汉果,脱离六道轮回了。到六道里面那是示现,去帮助众生。自己成佛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我慢慢再来,我先度众生,这才行。你自己有本事才行,没有本事,发这个愿是空愿。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千万不要产生误会。

对我们来说最殊胜的方法,我们业习深重,一品烦恼没有能力断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发心求生净土。说老实话,我们要想自己修行证得阿罗汉果,不简单,做不到。但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可以做得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就成了佛?没有,一品烦恼都没断,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烦恼没断。但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加上自己的善力,自己要有愿心,有点善力,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时候,行。我不着急成佛,我急着先度众生,学地藏菩萨。那是你有本钱,你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可以到十方世界,应以什么身度化,就示现什么身。地藏菩萨也是如此。我跟大家讲周邦道夫人,遇见地藏菩萨是出家比丘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者,地藏菩萨也能示现八相成道,也能示现佛身。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千万不要误会。

我们在台湾曾经见到有些法师发心,心发得很大,不愿意成佛,愿意生生世世在这个世界作法师度众生。走的时候相都不好,实在比不上一个念佛的在家居士,念佛的。我们这么多年来,在家念佛居士往生的瑞相,有不生病,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的,很多。出家法师当中一个都没有。这你不能误会,他们确确实实有能力,作小国王的时候,这是示现。他本地是什么身分,我们不知道。佛说出这两个小国王。

【佛告定自在王。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地藏菩萨累劫以来时时发愿,那个愿心永远不退,这是值得我们效法。所以我们真正要想发心,学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的殊胜功德,是一切其他菩萨不能比的。佛在这个经上讲,除了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其他菩萨都不能为比。即使观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在愿心上来讲,地藏菩萨超过他们。但是我们在大乘佛法里面接触多了,明了所有一切菩萨的愿心,就是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我们帮助苦难众生这个愿心特别强,这就是所有一切菩萨法里面,地藏法门最为殊胜,道理在此地。

特别是我们今天看到现前这个世界,众生苦难无边,依旧不断的在造重罪,不知道回头,迷失了自性,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都是为自己、为个人的利益,不顾社会的安全。纵然学佛,自私自利深重的习气,他断不掉,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外面一诱惑,里面烦恼立刻起现行,把佛法忘得一乾二净。学佛的人尚且如此,何况不学佛的人。所以我们今天实实在在讲,一定要效法地藏菩萨,宣扬地藏菩萨的法门。决定从自己本身做起,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我们的愿心恳切,未生净土之前,就得阿弥陀佛、得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使我们消灾灭罪,增长智慧、增长能力,能把这个经讲好,讲得让大众喜欢听,生喜欢心,喜欢依教奉行。这种智慧能力不是自己的,是佛力加持的,自己业障深重的凡夫,哪有这个能力!既然得诸佛如来加持,龙天善神拥护,自己就要更庆幸、更认真、更努力,不能辜负诸佛菩萨的护念,要做得更好、更如法、更圆满。我们向这些地方学习,那就没错了。下面世尊又给我们讲一则,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故事,请看经文: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这个时间愈说愈远。

【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我们从寿命上来看,就晓得当时的人福报实在是不可思议。前面我们看到寿命六万劫,这地方看到四十劫,都是以「劫」来算。回头想一想我们现在的人间,长寿的人寿命不过百岁,不到五十岁而走的,好多好多。诸位要是每一天看看报纸上登的这些讣文,不到五十岁走的,都不止占一半。古人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很少了。一切福报用寿命来显示,你看到众生寿命长,佛的寿命跟众生寿命是一样的,他示现一定是相等的,不会有特殊,就知道这个时代,众生他们的智慧德行所感得的福报。这我们在大乘经里面,深深的领会到,依正庄严是心性所变现的,心地善良变现的境界好,境界善、殊胜。众生心性不善,造作恶业,我们依报的环境就衰了,让我们深深感到,这个世间不值得留恋,没有令人能生欢喜的处所。追究其根本原因,「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自作自受,哪能怪人!请看经文: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

这是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法时期。这就说明佛已经入般涅盘,没有住在世间。一切诸佛的法运都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佛的寿命长,当然他的法运也长。但是在像法的时期,所谓是塔寺坚固的时代。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这在像法时代,寺院里面只塑造佛的形像,佛的形像就能教化一切众生,所以造像的功德很大。可是虽有这一些硬件的设施,如果没有善知识讲经说法,一般人见到塔寺、佛菩萨的形像,虽然种善根,这个善根在这一生当中不能成熟。所谓是你眼睛见到佛像,耳朵听到佛菩萨的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这一生当中不知道修行,他的愿心、信心发不起来,但是这个种子种下去了,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如果能教他这个种子提前成熟,那就要有善知识讲经说法。他见像,知道像的意义,闻名,知道名的意义,起真实清净的信心,发起如佛的愿行,他这一生就成就,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如果遇不到善知识,只是闻名见像,不解经义,不能发心修行,他所得的利益是有限的。虽有限,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光目女在寺院佛像前面设斋供佛。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像法当中有一位罗汉,罗汉是出家人。这是一个善知识,住在寺院里面度化众生。光目是寺院里一个信徒,她今天来打斋、供佛。罗汉问她,『欲愿何等』?妳今天来设斋,想求什么?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果然她是有目的而来,正是谚语所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到寺院里面来拜佛,一定是心有所求。她求得不错,母亲过世了,所以设斋来超荐。法师既然问她,她心里很想知道,她母亲在什么地方?现在在哪一道?『何趣』就是六道里面的哪一道。可见做子女的人,对于父母过世之后,常常挂在心上,念念不忘,这是孝思。常常怀着一个心愿,如何帮助过世的亲人。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

这是堕在地狱里面。诸位在此地想一想,罗汉,他还要入定,才能够见到;他要不入定,就见不到,这是定功浅者。定功深的人不必入定,你一说他就知道、就见到。出定之后告诉她,他在定中所见到的境界。诸位要晓得,为什么不入定的时候见不到?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不入定的时候心散乱,罗汉比我们的心清净多了,我们怎么能比!人家那个定功是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再往上去是第九定,这么深的定功不入定还是不行,还是要入定才能够见到境界。由此可知,我们凡夫的心是杂乱心,杂是夹杂,乱是不定,这样的心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障碍。

这个障碍是什么?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讲的时空,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到无限度的空间。时空本来是一个,一个就是佛家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会变成无量的法界?我们佛法里面讲法界,就是科学家讲的不同维次的时空,三度空间是个界限,四度空间又是个界限,五度、六度,各个不同的界限,障住了。我们今天只能看到、接触到三度空间,四度、五度我们接触不到。无量无边的法界,我们只能接触到现前这个人法界。畜生法界里面我们见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见不到,我们见到的是小部分,为什么?这一部分的畜生也住在三度空间,我们见到了。牠要住在四度、五度空间,我们就见不到了,就是这么个道理。而入定,定是清净心,把散乱心暂时伏住,这一伏住之后,他的空间就扩大、就突破,定愈深,突破的空间愈大。小定能够突破三度,看到四度,我们就讲这人有神通,有特异功能。更深的定再突破一度,能够看到五度空间,就这么个道理。

现在西方人有一本很畅销的书,讲预言的《圣经密码》,也许你们有人看过。写这本书的人非常客观,他说这个预言,预言得这么正确,而这书是三千年前人所写的。他很肯定说决定不是上帝。他说如果是上帝,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提醒我们有这个灾难要发生,可见得他不是上帝。所以他的猜想,一定是很有智慧、很有慈悲心的人写的。这个说法正确,他头脑很清楚、不迷信。有人来问我,为什么会把三千年后的事情,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

古德曾经给我们说,预言有两种根据,中国也有不少预言。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在世,我们也向他请教过,他的说法也是如此。他说第一种是数学,大多数是根据数理来推断。中国很多预言是数学推断的,所以它的根源是《易经》。《易经》是高深的数学,数学是科学之母。像在中国很流行算命的、看相的,都是根据《易经》,都是根据数理。但是数理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如果有一点点推算得不对,那个结果就不一样。换句话说,它的正确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不是很圆满,这要看推算人他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但是从定功上观察,那就完全不一样,定功是现量境界,是他亲眼看到。推算是比量,这不是比量。

所以写《圣经密码》这个人,他是定功,禅定里面看到。禅定里面看到三千年前后的事情,不足以为奇,那有什么奇怪。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在忉利天上一个月,人间就三千年。如果再往上面去,那就更容易了。夜摩天的一天是人间两百年,三千年是十五天。再往上去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间四百年。由此可知,如果要到欲界第六天,三千年不到人家一天的时间,一天里面的事情他怎么会看不清楚?当然清楚。所以写这一本书的人,在我们佛门里面的观察,他是定功。

定功能够突破时空的界限,这个道理现在科学家懂得,他承认、肯定。但是现在他们找不到方法,如何能够进入他们说的时光隧道,如何能够进入未来,或者回到过去。他们晓得在理论上都有可能,现在找不到技术。他不知道在古老的佛法里面,禅定就是这个技术。你入甚深的禅定,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到未来。《圣经密码》是这么来的,所以它的正确性百分之百。这个局势可不可以改变?可以。他这个说法很中肯,灾难可以化解,以什么方法化解?人心。人心都能够向善,这个灾难就化解了。可见得他也是把善恶心行,认定做这个世间一些吉凶祸福转移的一个枢纽,这个说法很正确。这本书现在在世间很流行,有很多文字的译本。在台湾我们也看到中文的译本,值得我们警惕。我们要想救自己、救社会、救一切大众,一定要懂得断恶修善。而断恶修善的教学,无过于《地藏菩萨本愿经》。

所以世尊在忉利天宫这一会,把末法时期以后,一直到弥勒佛出生之前,这么长的时间,度众生的任务交给地藏菩萨是正确的,我们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地藏菩萨主持教化,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辅助地藏菩萨。好像在教学里面,地藏是校长,佛不在世他代表佛,其他一切菩萨来辅助地藏菩萨,帮助地藏菩萨来教化这些苦难的众生。

罗汉入定,定中突破时空的界限,他见到地狱了,看到光目女的母亲在地狱里面受苦,受极大苦。出定之后,

【罗汉问光目言。】

问她:

【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问光目女:妳的母亲在世的时候,做些什么事情?这经上的文字,就是说她造了些什么样的罪业?她现在堕在地狱,很苦。

【光目答言。】

光目女就老老实实的说,告诉他了。

【我母所习。】

『习』是习性,喜欢、爱好。

【唯好食噉鱼鳖之属。】

今天讲海鲜。她非常喜欢吃海鲜。

【所食鱼鳖。多食其子。】

特别喜欢这些。

【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我们今天在饮食里面,说吃肉没有罪,这能讲得通吗?一定要觉悟!所以读了这个经,了解事实真相,怎么敢吃众生肉。尤其是喜欢吃鱼子,喜欢吃些小鱼,一盘一碗里面多少条生命,你说这个杀业多重,这一些被杀的众生,牠的怨恨多深,牠甘心情愿给你吃吗?如果说甘心情愿拿这个肉来供养你,那牠是菩萨,牠觉悟了,牠就不是众生了。只要是众生,你去抓牠的时候,你仔细观察,牠逃命,不是甘心情愿被你吃。你要杀猪,你叫猪,来!我杀你,我吃你的肉,牠是不是乖乖就来?牠一看到刀吓得就到处乱跑,牠知道你要害牠的命。牠被你抓到,被你杀了,这是牠没有反抗的能力,你晓得这个怨恨多深,结怨成仇。人不是一生,有来生,畜生也有来生,机缘成熟了,焉有不报复之理!世间的战争怎么来的?佛讲都是从杀生食肉而来的。

佛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想世间永远没有刀兵劫、没有战争,他说「除非众生不食肉」。众生不食肉,这个世间战争、灾难就没有了。换句话说,世间众生还要吃肉,刀兵劫就决定不能避免。为什么现在战争一次比一次残酷?累积的冤业太重了。以我们记忆里面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死人惨酷的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轻得多,第二次严重多了,第三次核子战争更不得了。想一想佛的话有道理。我们今天造作罪业就跟光目女的母亲一样,『恣情食噉』,放纵任意,弱肉强食,这还得了吗!所以要『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她一生所杀的、所吃的,不只一千条命,一万条命,还要增加好多倍,这是她造作的罪业。

下面两句话是求法师怎么样来救她。『尊者慈愍』,尊者就是我们现在所称「尊敬的」。尊敬的法师、尊敬的罗汉,你一定要帮忙,要想方法救她的母亲。

【罗汉愍之。为作方便。】

罗汉看到这么一个孝女,有孝心,非常同情她,教导她。

【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这个里面关键就是『志诚念』这三个字,真诚的心去念佛。我们在这个经上所看到,消极重的罪业,度最苦的罪报,都是教念佛法门,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经上没有教她念阿弥陀佛?佛说法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我们在这里可以看见,这是无量劫之前,那个世间出现的那一尊佛是『清净莲华目如来』,是他们的本师。罗汉劝导她念本师佛,造佛的形像,这个福就大了。『存亡获报』,「存」是光目女,妳在世,妳修福,妳得福报;「亡」是妳的母亲,妳的母亲也得福报。教她做这个事情。当然罗汉为她讲经说法,为她说明这些道理跟事实真相,经典文字省略,我们一定要明了。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

光目女依教奉行。『舍所爱』,所爱的是财物,要把她自己的财物用来造像。现代造像比过去方便多了,过去造像诸位晓得,完全是手工艺品,速度非常缓慢,雕塑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一尊好像。就是彩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画一张佛像也要好多天,这是我们晓得的。现在科技发达,造佛的像,雕塑的佛像可以先造模型,现在人所谓是大量生产,可以普遍供给许许多多大众来供养,那这个福就更大了。彩画现在可以印刷,可以画一张庄严的佛菩萨形像,一印就上万张、几十万张、几百万张,乃至于几千万张,普遍供给一切大众供养,所以现代人修福比古时候方便太多了。现在人造业比古时候也方便,可是修福也方便,这是《地藏经》上说的。阎浮提众生虽然很会造罪业,但是他也很容易回头。真正有人劝导他、为他说明,回头也很快。

在一切菩萨众当中,最殊胜的无过于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九华山,观世音菩萨应化在普陀山,与我们中国人特别有缘分。《地藏菩萨本愿经》,康熙年间青莲法师的《科注》,注得非常好,文字虽然深了一点,对现代人来说,实在讲也正好便利我们学习国文。我们把《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批注当作国文来读,岂不是很好吗?这个批注,以后我们如果能够有缘分,再找到一个时间,把批注详细的讲一遍,就像讲国文一样,使我们对于中国的文字、文学,更能提升一个境界。而对于本经的内容有更深入、更透彻的认识,对于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必定有更大的利益,像经上所说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在现代,这一个大时代当中,一般社会大众都把佛法的教学看成宗教,使我们学佛的同修们迷失了方向,这是非常不幸的。有机缘接触到正法,就有责任将佛法本来的面目,解释给社会大众,让大家真正明了,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是什么?是生活教育,破迷开悟的教学,离苦得乐的教导。我们对它认识纯正,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一段是叙说光目女接受罗汉的指教,回去依教奉行。「舍所爱」是断贪,贪是根本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是从它而生,所以这个就是断一切恶。塑画佛菩萨形像『供养』、『瞻礼』是修一切善。瞻礼、供养、称名,必定是依教修行。「修行」是修正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一切错误的行为,这叫修行。她这样去做,果然有感应。

【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曜。如须弥山。放大光明。】

她是在梦中得的感应。从经文上来看,她是画佛像,供养彩画的佛像。这一尊佛像,就是清净莲华目如来。恭敬供养,她就感得佛在梦中出现,孝心恳切感动佛的加持。

【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纔觉饥寒。即当言说。】

这就告诉她:不久,妳的母亲会脱离恶道又到人间来。因为她舍财、造像、供养、恭敬的功德,她的母亲脱离地狱了,重罪消了,还有余罪,所以不久会生在妳的家里面。这个小孩很特殊,出世就会说话,我们这个世间也有,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记得前世的事情,这种情形在佛法里面讲,叫「夺胎」。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母亲怀孕的时候,怀的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跟他的母亲缘很薄,来干什么?讨债的,是讨债鬼,欠得不多,所以让她十个月难受,给她一点罪受,这个小孩一出生就死了。而光目女的母亲就借着他的身活过来,所以叫夺胎。他神魂离开,光目女的母亲神魂就入进去,夺胎是这么回事情。她没有经过十个月怀胎之苦,所以她的事情就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这么个道理。一般人是坐胎,十个月叫「胎狱之苦」,十个月里面就像在地狱里头一样,受极大之苦,把前世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这种事情我们可以理解的。我们曾经看到过有些小孩,小时候两、三岁非常聪明伶俐,到四、五岁害一场大病发了高烧之后,变成白痴、弱智,什么事情都不能记忆。诸位想一想,一次严重的大病都把你记忆完全丧失,何况十个月胎狱。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把前生的事情忘得一乾二净。唯有夺胎来的,因为他没有受过这个苦,他就很清楚、很明白。她家里果然发生这个事情了。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

她家里面的佣人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光目女母亲来投胎,跟梦中佛所跟她讲的完全相应。生下来的这个小孩到第三天,看到光目就给她稽首,『稽首』是给她点头。三天的小孩,我们晓得动作不灵光,但是她晓得点头、礼敬,表情很悲痛。给光目说:

【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

这是讲她死了虽然没有多久,可是在地狱里面,所受的这些罪、这些苦,我们常讲度日如年。这也说明时间不是真实的,不是实法,时间是我们抽象的概念。像中国古时候笔记小说里面,唐人的笔记小说写的《黄粱梦》,梦中的时间很短暂,黄粱是小米,煮小米稀饭,小米很容易煮,比一般米要快多了。稀饭还没有煮好,他在旁边打个瞌睡,做了一个梦,梦醒了,稀饭还没有煮好,你说这个时间多短,不过几分钟。但是他在梦里面已经过了几十年,说明那个时差很大。我们人间好像没多久,时日不久,她在地狱里面,似乎已经过了几个大劫了,她那个感受是真实的,真正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久处暗冥』,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时空的感受不是相同的,在地狱里面感受是极长极长的时间。也如同天人看我们一样,如果从兜率天看我们,我们人间百年,活一百岁很长很长,在兜率天只是几个小时。如果用二十四小时来算,一天的四分之一是六个小时,人间一百年在兜率天是六个小时。兜率天人感觉得很快,怎么一会儿,在人道已经一百年。所以我们人间几十天,地狱里面已经是几个大劫了。她堕的是大地狱,不是普通地狱,造的罪业太深太重。

我在年轻时候没有学佛,也是喜欢肉食。我造的业比一般人造的业重,抗战期间我常出去打猎,读了《地藏经》之后恐怖,真的害怕,就吃长素,不敢再肉食了,知道自己造作的罪业很重。小时候无知,我父亲喜欢打猎,所以我们常常跟着大人上山打猎,天天都有野物带回来。我打猎打了三年,十六岁就开始打猎,十七岁、十八岁、十九岁。所以我这个枪法几乎是百发百中,不需要瞄准,我有这个本事。每天至少要打二十发子弹,不打猎也练习。我父亲是个军人,那个时候对日本人战争,他管军械,管这些武器,所以我们家里枪枝就很多。机会造业,天天让你练习,小朋友哪个不喜欢玩枪?我们玩真枪。枪法打得好,是天天练出来的,你不练怎么行,要练。什么事情都是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所以我枪法就打得很准。可是造的业就很重,那个时候不知道。

以后学佛,读《地藏经》,读了真是寒毛直竖。看到我父亲死的那个状况,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我父亲死的时候发癫狂病,看到山就往山上跑,看到水就往底下钻,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这是我亲身所见到的。我们上山就是打这些野兽,水里面我们用黄色炸药炸鱼,炸药下去之后,真的几千条、几万条的鱼漂上来,你说这个罪业多重?打猎,猎物比较少,河里面炸鱼不得了。我们常干这个事情,晓得这个罪业非常非常之重。杀生是短命报,我父亲四十五岁就走了。

以后我学佛,人家给我算命,他说你的寿命不能超过四十五岁,我相信。所以我学佛很精进,因为时间只定到四十五岁。四十五岁那一年害一场病,害一个多月,我也没有找医生,也没有吃药,因为心里想,命到了,医生是医病的不能医命。所以一个月当中,念佛求生净土,这么念一个月,病自然好了。以后有一年,在台湾仁王法会当中,遇到甘珠活佛,这也是老朋友。他看到我之后非常喜欢,告诉我:你这么多年来讲经弘法功德很大。他说:你本来没有福报而且短命,现在你不但有福报而且长命,这都是这一生弘法利生的福报现前。

我没有求长寿,只是明白觉悟之后,不再为自己,一切为佛法、为众生,所以得到的感应。对我自己来讲,我随时都想走,我对这个世间一丝毫的留恋都没有。身体留在这个世间是众生之福,众生需要、佛法需要,多留几天;众生不想要了、佛法也不需要了,立刻就走,毫无留恋。这是我自己现前的心态,我很欢喜早一天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叙述造业受报。我要不学佛,必然也是地狱里头受报,没话说的,你的业缘在此地,『生死业缘。果报自受』,这哪里能逃得了!光目女的母亲只是好吃,我们不但好吃,还造业,杀生,杀得太多太多了。下面说,这是感谢她:

【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这是告诉她的女儿,我蒙妳造像、供养、修福,能够脱离地狱,这才得人身。得人身是个下贱人身,是她家里面奴婢的小孩。而且又短命,只有十三岁,十三岁之后还要堕恶道。把这个事情告诉她:妳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救我?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

光目女听到这个事情,在梦中佛预先告诉她的,完全兑现。知道确实是她母亲,又到人间来投胎。听到她说这些事情,寿命只有十三岁,所以愈感到她真正可怜。这才问她:妳既然是我母亲再来,妳应当知道妳自己造的是什么罪,堕在恶道里面。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这给她说清楚了。在生之前杀生害命,喜欢肉食,特别喜欢海鲜,前面说过的。杀生害命太多太多了,这些冤业的报偿,这里还没有。堕地狱是性罪,五戒里面佛所制定的,杀生、偷盗、淫欲、妄语是「性罪」,不受戒造了也有罪,不能说没有罪,这是「四重罪」。不管有没有佛法,不管学不学佛,你造了都是极重的罪业。造的时候看你用的是什么心,看你造的业之深广,结罪不同。她造的业是任意,恣意所为,这个罪业就重了,杀生害命。『毁骂』,一般都是讲,对于善人善事、佛法他不相信,别人劝他,不但不能接受还要毁谤、骂人。如果我们把《地藏经》的故事跟他说,他摇头不相信:这是骗人的。这就是谤佛、谤法,这个罪就更重了。是这两种罪业受的地狱苦报。

『若非蒙福,救拔吾难』,要不是蒙女儿给她修福,她没有办法解脱,地狱苦报够她受的。地狱里面罪报受满了之后,还要堕饿鬼、畜生偿债。这命债怎么得了,你所杀害的众生都要偿债,欠钱的要还钱,欠命的要还命。过去安世高大师在中国两次偿命债,传记里头有记载,这两次的命债过去是他误杀,不是有心杀的,误杀还是要偿债。这两次也被别人误杀,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要觉悟。如果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换句话说,我们过去这一生跟众生所结的这些冤业,要知道,统统要偿还,这怎么得了。哪一辈子才能够还清,我们不能不觉悟。不论你学佛不学佛,这是事实,谁都不能够避免,谁都无法逃过。我们明白这些事实真相,唯一能够救自己的,能够度众生的,把无量劫来这些冤业能够化解,只有一个方法,求生净土。生到净土之后,我们有能力每一天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将所积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无始劫来冤亲债主,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才能将无始劫的冤业,把它解除、化解。除这一个方法之外,决定找不到第二个方法。所以诸佛如来劝导我们,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就是这个道理。再看底下经文: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光目女也想打听打听,地狱里面到底是怎么样子。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当然她给她说了一些,能说得完吗?说不完,太苦了,苦到不忍心称说,一百年、一千年也说不完。这是她母亲堕在地狱亲身感受的。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

对着天空发愿。

【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

这是光目女为母亲发重大的誓愿。首先希求她母亲永离恶道,本来她母亲十三岁之后,还要堕恶道,还要继续受苦。她向空祷告。

【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光目女是地藏菩萨的前生。她的母亲确确实实永脱恶道,为什么?如果没有母亲堕地狱这桩苦事,她怎么会发心?她母亲的功德是从这里来的。是因为她堕落地狱受这么大的苦,激发孝子发这个大心,她能发这样的弘愿,希有的因缘是从她母亲堕恶道而生。没有这桩事情她就决定不会发心,她也不会去设斋供养,也不会去舍财造像,她母亲给她是逆增上缘。所以真的是存、亡都得利,得大利,不可思议的利益。给诸位说,这个愿一发,她母亲就永脱三恶道。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她的愿心我们要记住,如果我们也能够以地藏菩萨发的愿,做为自己的本愿,自己也发同样的愿,你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不但自己过去的父母眷属能够永脱恶道,佛家常讲「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往上去九代的祖先,都能够离恶道苦,生天享天福,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从这段经文上深深能体会到。她在佛像面前发愿,从今而后百千万亿劫中,她愿力之强,不是一时,不是短时间,也不是为一处,『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这个愿行多大?空间多大?时间无限,在空间尽虚空、遍法界,只要有地狱及三恶道的地方,这里面所有苦难的众生,她发大誓愿去救拔。要帮助这些人,永远『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愿这些受罪的人,像她母亲一样遭遇到苦难的人,他们完全都成佛了,自己最后成佛,这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空了,饿鬼、畜生道当然空,这是一定的道理。

【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

这是孝感诸佛。这个愿一发就听到有声音,没有见到佛相,只听到佛的声音,感应非常的明显,显感显应。她在佛像面前发愿,这是「感」,明显之感,立刻得到佛明显之「应」。她听到佛的声音,佛告诉光目:妳『大慈愍』。这是真正如来的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善能为母』,妳这个愿心、大慈愍心,是因为妳母亲堕恶道的因缘,妳才发的。

【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

佛告诉她:妳的母亲业报转了,愿一发就转了。妳的母亲十三岁死了之后,她还得人身,而且很殊胜,生为梵志,是婆罗门教里面的修行人。而且长寿,她活一百岁。

【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

『无忧国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她在修道当中,有殊胜的因缘闻到佛法之后,她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寿命不可计劫。】

同阿弥陀佛无量寿。

【后成佛果。】

在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法门。成佛之后,

【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这是清净莲华目如来告诉光目:妳母亲往后的这一些善报。这是光目女一段的故事,地藏菩萨因地发愿。佛说完之后,告诉定自在王。请看经文: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

那个时候的罗汉,教光目度母亲的这个人,就是现在的无尽意菩萨,这是等觉菩萨。当年是个罗汉。罗汉不一定是四果,诸位要晓得,初果、二果、三果都叫罗汉,现在是等觉菩萨。

【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

现在也是等觉菩萨。

【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将她的本迹因缘统统说出来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请看下面经文: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

佛在这个地方再次的劝勉我们,要明了这个事实真相。过去久远劫中,地藏菩萨生生世世遇到这些苦缘,激发他的悲愿,生生世世发愿。『发恒河沙愿』,发愿次数这么多,所以他的愿心这么强,愿力这样广大,对象都是尽虚空、遍法界苦难的众生。请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未来世中。】

这个『未来世』就是指我们现在。我们现在去佛在世的时候,照西洋人的说法也两千五百多年,照中国历史的记载三千多年了。所以「未来世中」,就是指我们现在。

【若有男子女人。】

『男子女人』没有加上「善」,换句话说是造业的男子、女人。底下讲:

【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

这是讲现在世,造这些业在今天社会太普遍,随时随处我们都能够见到。他们如果继续再造,不知道回头,『必堕恶趣』,「恶趣」是三恶道。而且人生在世是非常短暂的,短暂的时间极容易造作恶业,造作重大的恶业,转眼之间就看他要受苦报。

【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几个人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能够听从善知识的教诲?真正的善知识,明了因缘果报的道理及因缘果报事实的真相,他的劝告是真诚的、慈悲的、亲切的,我们听了之后应有感动。『一弹指间』是讲时间之短,很短的时间。你能够『归依地藏菩萨』,「归」是回归,从前造作一切罪业,现在回头,不造了;「依」是依靠,依靠地藏菩萨的教诲去修行。地藏菩萨的教诲在哪里?就是这部经。这部经不很长,不难受持,我们每天能够读诵、解义、依教奉行,这叫「归依地藏菩萨」。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叫「归依」。而不是每天把这个经念一遍就算了,这不行。念一遍是你阿赖耶识里面,增长善业的种子,你的行业要不改,不能改过自新、不能回头,还是要受恶报。不过这个恶报会轻一些,脱离恶道的时间会快一点,这是一定的。但是要想不堕恶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因缘果报的理论就被推翻了。因为常常读诵,你没有去做,心里头阿赖耶识里头《地藏经》的种子多,容易起现行、容易觉悟,有这么个好处。什么时候在恶道里面觉悟过来,你就马上离开恶道了。而阿赖耶识里头,没有深刻的印象,遇到这些苦报,他不觉悟、不回头,这个苦就有得受的。

如果你读诵又能解义,这就要善知识。善知识的缘有浅、深不一样。浅的,劝你一弹指皈依;深的,要把事实给你讲清楚、讲明白,再劝导你怎么去修行,这善知识缘就深了。你都清楚、都明白,真的回头了,回头救自己,不是救别人。如果不回头、不救自己,必定堕恶道。就像光目女母亲讲的,地狱里面的苦况说之不尽,不忍心说。果然回头依教奉行,遵守佛陀的教诲,每天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个人『即得解脱三恶道报』,决定不会造三恶道的业,也不会受三恶道果报。这什么原因?缘转了。

诸位要晓得,佛法是讲理,你过去造作这些业习种子永远存在,不会说你今天修善,这个善可以抵罪过,不能相抵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永远不能够相抵。但是罪业深重,这个罪报决定有,我现在暂时不想受这个恶报,我想把这个善的果提前,这行,这个可以做到。道理在哪里?「缘」。我从今天起断一切恶,我把恶缘断掉,恶业的种子虽然在,没有缘它不起现行。我这个善虽然少,我把善的缘加强,让善先开花、先结果。这可以做得到,这是合理的,真的是合情、合法、合理。所以我们从今天起,一定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就是把恶缘中止,过去虽造极重的恶因,没有恶缘,恶因不会结果。善虽然很微弱,做的善事少,一点点小善也行,从今而后加强它,使善缘增长,善果先现前,这就好。下面佛教导我们,教给我们怎样转变这个果报,这段开示很重要。

【若能志心归敬。】

这是第一句,这是根本。『归』是归依,诸位要记住,决定是「依教奉行」才叫「归依」。如果不能做到依教奉行,不叫归依,你没回头,归是回归。真正回头必定有『敬』,诚敬。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是有人向祖师请教,佛法修学,入佛门有没有什么秘诀?大师的答复是:有,「诚敬」,这是入佛的秘诀。所以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能感动诸佛加持。我们看婆罗门女、光目女,看这些故事,她们为什么能得到这么明显的加持?诚敬。这是「总」,下面是「别说」。诚敬表现在哪里?

【及瞻礼赞叹。】

『赞叹』就是为人说法,为人演说。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就是赞叹地藏菩萨,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是赞叹阿弥陀佛,这是讲经说法。下面这是琐碎的事情了,香华衣服、种种珍宝、饮食,这是供养,都是表现给别人看的。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这段意思没讲完,下次我们接着讲。

正體文字: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十一集)  1998/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4-012-0011

上一次講到定自在王菩薩請問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發的是些什麼願,而得到世尊殷勤的讚歎,請求佛為大家略為開示。世尊告訴定自在王菩薩,實際上菩薩是代我們發問,佛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諦聽」,就是教我們要用心聽法,細心的領會。佛敘說久遠劫之前,那個時候有一尊佛叫「一切智成就如來」,佛的壽命六萬劫,由此可知,那一個時代眾生必然是修善斷惡,所以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佛在沒有出家的時候是一位小國王,與他鄰國一個國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這兩個小國王都是以十善來治理國家,教導全國的人民斷十惡、修十善。當然這兩個國家國泰民安,人民都過得很幸福。可是除了他這個地區之外,其他地區就不然,這一切眾生造作惡業的很多。這兩個國王在一起看到整個世界局勢,他們兩個就在商量,如何幫助其他國家地區人民。我們講到這地方,接著諸位看經文: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怎麼樣來挽救世運,這兩個小國王在商量。

【一王發願。】

當中有一個國王發願。

【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

一王發願,唯有成佛才能夠廣度眾生。如果不成佛,雖然有這個願,願與心違,我們常講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是沒法子。就發心求道要成佛。

【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這兩個小國王發的願不一樣。這一位國王發的願是自己沒有得度,先度眾生。這是所謂菩薩發心,不是為自己,要為別人。這一段經文我們必須要了解它真實的意義,我們可不可以發個願,不度自己,先度眾生?如果真的發這個願,一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確確實實沒有自己,我與我所都斷了,行,那個沒有問題。如果還有人我、是非、得失,那就不行了。換句話說,你脫離不了六道。凡是不能脫離六道的人一定要覺悟,無始劫至今天我們累積了多少罪業,這是實話,罪業不是這一生造的,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罪業,焉有不墮惡道之理!焉有不墮地獄之理!你決定會墮落的。你墮落在三惡道,你拿什麼去度眾生?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一定要證得阿羅漢以上,才可以說我先度眾生,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最低限度是阿羅漢果,脫離六道輪迴了。到六道裡面那是示現,去幫助眾生。自己成佛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我慢慢再來,我先度眾生,這才行。你自己有本事才行,沒有本事,發這個願是空願。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千萬不要產生誤會。

對我們來說最殊勝的方法,我們業習深重,一品煩惱沒有能力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發心求生淨土。說老實話,我們要想自己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不簡單,做不到。但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人可以做得到。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就成了佛?沒有,一品煩惱都沒斷,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人煩惱沒斷。但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加上自己的善力,自己要有願心,有點善力,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這個時候,行。我不著急成佛,我急著先度眾生,學地藏菩薩。那是你有本錢,你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可以到十方世界,應以什麼身度化,就示現什麼身。地藏菩薩也是如此。我跟大家講周邦道夫人,遇見地藏菩薩是出家比丘相,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者,地藏菩薩也能示現八相成道,也能示現佛身。所以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千萬不要誤會。

我們在台灣曾經見到有些法師發心,心發得很大,不願意成佛,願意生生世世在這個世界作法師度眾生。走的時候相都不好,實在比不上一個念佛的在家居士,念佛的。我們這麼多年來,在家念佛居士往生的瑞相,有不生病,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的,很多。出家法師當中一個都沒有。這你不能誤會,他們確確實實有能力,作小國王的時候,這是示現。他本地是什麼身分,我們不知道。佛說出這兩個小國王。

【佛告定自在王。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地藏菩薩累劫以來時時發願,那個願心永遠不退,這是值得我們效法。所以我們真正要想發心,學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的殊勝功德,是一切其他菩薩不能比的。佛在這個經上講,除了文殊、普賢、觀音菩薩,其他菩薩都不能為比。即使觀音、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在願心上來講,地藏菩薩超過他們。但是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接觸多了,明瞭所有一切菩薩的願心,就是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我們幫助苦難眾生這個願心特別強,這就是所有一切菩薩法裡面,地藏法門最為殊勝,道理在此地。

特別是我們今天看到現前這個世界,眾生苦難無邊,依舊不斷的在造重罪,不知道回頭,迷失了自性,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都是為自己、為個人的利益,不顧社會的安全。縱然學佛,自私自利深重的習氣,他斷不掉,經不起外界的誘惑,外面一誘惑,裡面煩惱立刻起現行,把佛法忘得一乾二淨。學佛的人尚且如此,何況不學佛的人。所以我們今天實實在在講,一定要效法地藏菩薩,宣揚地藏菩薩的法門。決定從自己本身做起,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我們的願心懇切,未生淨土之前,就得阿彌陀佛、得一切諸佛如來加持,使我們消災滅罪,增長智慧、增長能力,能把這個經講好,講得讓大眾喜歡聽,生喜歡心,喜歡依教奉行。這種智慧能力不是自己的,是佛力加持的,自己業障深重的凡夫,哪有這個能力!既然得諸佛如來加持,龍天善神擁護,自己就要更慶幸、更認真、更努力,不能辜負諸佛菩薩的護念,要做得更好、更如法、更圓滿。我們向這些地方學習,那就沒錯了。下面世尊又給我們講一則,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故事,請看經文: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這個時間愈說愈遠。

【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我們從壽命上來看,就曉得當時的人福報實在是不可思議。前面我們看到壽命六萬劫,這地方看到四十劫,都是以「劫」來算。回頭想一想我們現在的人間,長壽的人壽命不過百歲,不到五十歲而走的,好多好多。諸位要是每一天看看報紙上登的這些訃文,不到五十歲走的,都不止佔一半。古人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就很少了。一切福報用壽命來顯示,你看到眾生壽命長,佛的壽命跟眾生壽命是一樣的,他示現一定是相等的,不會有特殊,就知道這個時代,眾生他們的智慧德行所感得的福報。這我們在大乘經裡面,深深的領會到,依正莊嚴是心性所變現的,心地善良變現的境界好,境界善、殊勝。眾生心性不善,造作惡業,我們依報的環境就衰了,讓我們深深感到,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沒有令人能生歡喜的處所。追究其根本原因,「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自作自受,哪能怪人!請看經文: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

這是在清淨蓮華目如來像法時期。這就說明佛已經入般涅槃,沒有住在世間。一切諸佛的法運都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佛的壽命長,當然他的法運也長。但是在像法的時期,所謂是塔寺堅固的時代。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這在像法時代,寺院裡面只塑造佛的形像,佛的形像就能教化一切眾生,所以造像的功德很大。可是雖有這一些硬體的設施,如果沒有善知識講經說法,一般人見到塔寺、佛菩薩的形像,雖然種善根,這個善根在這一生當中不能成熟。所謂是你眼睛見到佛像,耳朵聽到佛菩薩的名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這一生當中不知道修行,他的願心、信心發不起來,但是這個種子種下去了,金剛種子永遠不壞。如果能教他這個種子提前成熟,那就要有善知識講經說法。他見像,知道像的意義,聞名,知道名的意義,起真實清淨的信心,發起如佛的願行,他這一生就成就,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如果遇不到善知識,只是聞名見像,不解經義,不能發心修行,他所得的利益是有限的。雖有限,實在講,也是不可思議。光目女在寺院佛像前面設齋供佛。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像法當中有一位羅漢,羅漢是出家人。這是一個善知識,住在寺院裡面度化眾生。光目是寺院裡一個信徒,她今天來打齋、供佛。羅漢問她,『欲願何等』?妳今天來設齋,想求什麼?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果然她是有目的而來,正是諺語所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她到寺院裡面來拜佛,一定是心有所求。她求得不錯,母親過世了,所以設齋來超薦。法師既然問她,她心裡很想知道,她母親在什麼地方?現在在哪一道?『何趣』就是六道裡面的哪一道。可見做子女的人,對於父母過世之後,常常掛在心上,念念不忘,這是孝思。常常懷著一個心願,如何幫助過世的親人。

【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這是墮在地獄裡面。諸位在此地想一想,羅漢,他還要入定,才能夠見到;他要不入定,就見不到,這是定功淺者。定功深的人不必入定,你一說他就知道、就見到。出定之後告訴她,他在定中所見到的境界。諸位要曉得,為什麼不入定的時候見不到?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不入定的時候心散亂,羅漢比我們的心清淨多了,我們怎麼能比!人家那個定功是九次第定,四禪八定再往上去是第九定,這麼深的定功不入定還是不行,還是要入定才能夠見到境界。由此可知,我們凡夫的心是雜亂心,雜是夾雜,亂是不定,這樣的心就造成了許許多多的障礙。

這個障礙是什麼?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講的時空,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到無限度的空間。時空本來是一個,一個就是佛家講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為什麼會變成無量的法界?我們佛法裡面講法界,就是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的時空,三度空間是個界限,四度空間又是個界限,五度、六度,各個不同的界限,障住了。我們今天只能看到、接觸到三度空間,四度、五度我們接觸不到。無量無邊的法界,我們只能接觸到現前這個人法界。畜生法界裡面我們見到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見不到,我們見到的是小部分,為什麼?這一部分的畜生也住在三度空間,我們見到了。牠要住在四度、五度空間,我們就見不到了,就是這麼個道理。而入定,定是清淨心,把散亂心暫時伏住,這一伏住之後,他的空間就擴大、就突破,定愈深,突破的空間愈大。小定能夠突破三度,看到四度,我們就講這人有神通,有特異功能。更深的定再突破一度,能夠看到五度空間,就這麼個道理。

現在西方人有一本很暢銷的書,講預言的《聖經密碼》,也許你們有人看過。寫這本書的人非常客觀,他說這個預言,預言得這麼正確,而這書是三千年前人所寫的。他很肯定說決定不是上帝。他說如果是上帝,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他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提醒我們有這個災難要發生,可見得他不是上帝。所以他的猜想,一定是很有智慧、很有慈悲心的人寫的。這個說法正確,他頭腦很清楚、不迷信。有人來問我,為什麼會把三千年後的事情,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

古德曾經給我們說,預言有兩種根據,中國也有不少預言。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世,我們也向他請教過,他的說法也是如此。他說第一種是數學,大多數是根據數理來推斷。中國很多預言是數學推斷的,所以它的根源是《易經》。《易經》是高深的數學,數學是科學之母。像在中國很流行算命的、看相的,都是根據《易經》,都是根據數理。但是數理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如果有一點點推算得不對,那個結果就不一樣。換句話說,它的正確性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不是很圓滿,這要看推算人他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但是從定功上觀察,那就完全不一樣,定功是現量境界,是他親眼看到。推算是比量,這不是比量。

所以寫《聖經密碼》這個人,他是定功,禪定裡面看到。禪定裡面看到三千年前後的事情,不足以為奇,那有什麼奇怪。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在忉利天上一個月,人間就三千年。如果再往上面去,那就更容易了。夜摩天的一天是人間兩百年,三千年是十五天。再往上去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間四百年。由此可知,如果要到欲界第六天,三千年不到人家一天的時間,一天裡面的事情他怎麼會看不清楚?當然清楚。所以寫這一本書的人,在我們佛門裡面的觀察,他是定功。

定功能夠突破時空的界限,這個道理現在科學家懂得,他承認、肯定。但是現在他們找不到方法,如何能夠進入他們說的時光隧道,如何能夠進入未來,或者回到過去。他們曉得在理論上都有可能,現在找不到技術。他不知道在古老的佛法裡面,禪定就是這個技術。你入甚深的禪定,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到未來。《聖經密碼》是這麼來的,所以它的正確性百分之百。這個局勢可不可以改變?可以。他這個說法很中肯,災難可以化解,以什麼方法化解?人心。人心都能夠向善,這個災難就化解了。可見得他也是把善惡心行,認定做這個世間一些吉凶禍福轉移的一個樞紐,這個說法很正確。這本書現在在世間很流行,有很多文字的譯本。在台灣我們也看到中文的譯本,值得我們警惕。我們要想救自己、救社會、救一切大眾,一定要懂得斷惡修善。而斷惡修善的教學,無過於《地藏菩薩本願經》。

所以世尊在忉利天宮這一會,把末法時期以後,一直到彌勒佛出生之前,這麼長的時間,度眾生的任務交給地藏菩薩是正確的,我們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地藏菩薩主持教化,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輔助地藏菩薩。好像在教學裡面,地藏是校長,佛不在世他代表佛,其他一切菩薩來輔助地藏菩薩,幫助地藏菩薩來教化這些苦難的眾生。

羅漢入定,定中突破時空的界限,他見到地獄了,看到光目女的母親在地獄裡面受苦,受極大苦。出定之後,

【羅漢問光目言。】

問她:

【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問光目女:妳的母親在世的時候,做些什麼事情?這經上的文字,就是說她造了些什麼樣的罪業?她現在墮在地獄,很苦。

【光目答言。】

光目女就老老實實的說,告訴他了。

【我母所習。】

『習』是習性,喜歡、愛好。

【唯好食噉魚鱉之屬。】

今天講海鮮。她非常喜歡吃海鮮。

【所食魚鱉。多食其子。】

特別喜歡這些。

【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我們今天在飲食裡面,說吃肉沒有罪,這能講得通嗎?一定要覺悟!所以讀了這個經,了解事實真相,怎麼敢吃眾生肉。尤其是喜歡吃魚子,喜歡吃些小魚,一盤一碗裡面多少條生命,你說這個殺業多重,這一些被殺的眾生,牠的怨恨多深,牠甘心情願給你吃嗎?如果說甘心情願拿這個肉來供養你,那牠是菩薩,牠覺悟了,牠就不是眾生了。只要是眾生,你去抓牠的時候,你仔細觀察,牠逃命,不是甘心情願被你吃。你要殺豬,你叫豬,來!我殺你,我吃你的肉,牠是不是乖乖就來?牠一看到刀嚇得就到處亂跑,牠知道你要害牠的命。牠被你抓到,被你殺了,這是牠沒有反抗的能力,你曉得這個怨恨多深,結怨成仇。人不是一生,有來生,畜生也有來生,機緣成熟了,焉有不報復之理!世間的戰爭怎麼來的?佛講都是從殺生食肉而來的。

佛曾經說過一句話,要想世間永遠沒有刀兵劫、沒有戰爭,他說「除非眾生不食肉」。眾生不食肉,這個世間戰爭、災難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世間眾生還要吃肉,刀兵劫就決定不能避免。為什麼現在戰爭一次比一次殘酷?累積的冤業太重了。以我們記憶裡面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個死人慘酷的現象。第一次世界大戰輕得多,第二次嚴重多了,第三次核子戰爭更不得了。想一想佛的話有道理。我們今天造作罪業就跟光目女的母親一樣,『恣情食噉』,放縱任意,弱肉強食,這還得了嗎!所以要『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她一生所殺的、所吃的,不只一千條命,一萬條命,還要增加好多倍,這是她造作的罪業。

下面兩句話是求法師怎麼樣來救她。『尊者慈愍』,尊者就是我們現在所稱「尊敬的」。尊敬的法師、尊敬的羅漢,你一定要幫忙,要想方法救她的母親。

【羅漢愍之。為作方便。】

羅漢看到這麼一個孝女,有孝心,非常同情她,教導她。

【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這個裡面關鍵就是『志誠念』這三個字,真誠的心去念佛。我們在這個經上所看到,消極重的罪業,度最苦的罪報,都是教念佛法門,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經上沒有教她念阿彌陀佛?佛說法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我們在這裡可以看見,這是無量劫之前,那個世間出現的那一尊佛是『清淨蓮華目如來』,是他們的本師。羅漢勸導她念本師佛,造佛的形像,這個福就大了。『存亡獲報』,「存」是光目女,妳在世,妳修福,妳得福報;「亡」是妳的母親,妳的母親也得福報。教她做這個事情。當然羅漢為她講經說法,為她說明這些道理跟事實真相,經典文字省略,我們一定要明瞭。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

光目女依教奉行。『捨所愛』,所愛的是財物,要把她自己的財物用來造像。現代造像比過去方便多了,過去造像諸位曉得,完全是手工藝品,速度非常緩慢,雕塑要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完成一尊好像。就是彩畫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畫一張佛像也要好多天,這是我們曉得的。現在科技發達,造佛的像,雕塑的佛像可以先造模型,現在人所謂是大量生產,可以普遍供給許許多多大眾來供養,那這個福就更大了。彩畫現在可以印刷,可以畫一張莊嚴的佛菩薩形像,一印就上萬張、幾十萬張、幾百萬張,乃至於幾千萬張,普遍供給一切大眾供養,所以現代人修福比古時候方便太多了。現在人造業比古時候也方便,可是修福也方便,這是《地藏經》上說的。閻浮提眾生雖然很會造罪業,但是他也很容易回頭。真正有人勸導他、為他說明,回頭也很快。

在一切菩薩眾當中,最殊勝的無過於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九華山,觀世音菩薩應化在普陀山,與我們中國人特別有緣分。《地藏菩薩本願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