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

老顽童国学天地6889 次浏览0个评论2021年01月11日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x26quot;周孔之道x26quot;在唐代以前是儒学教育的别称,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x26quot;周孔x26quot;。而“孔孟之道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

周孔之道在唐代以前是儒学教育的别称,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周孔。而“孔孟之道”则是发端于唐代韩愈,成就与程朱理学,到明代以后才盛行的一种说法。那么“周孔之道”怎样变为“孔孟之道”的呢?

“周孔之道”

周公是西周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孔子是春秋时期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周公创制礼乐,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孔子是周公之后华夏优秀文明传统的集大成者。周公之道与孔子思想相结合,即周孔之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主脉。周孔之道是世界观,礼乐文明是其社会实践的具体展现。

孔子作为一位确有学问的学者,说话往往是很诚实的。他自己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用《礼记•中庸》中的话来说,就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但从尧舜到孔子这约二千年间也经历了数次朝代更迭,各朝代之间也有不同的特点,孔子更想要继承的无疑是周文化。孔子自己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再具体地讲,孔子认为自己是继承了周公的事业,周公是他毕生的精神力量来源。在他晚年,迭经坎坷,身心俱疲,伤感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孟子•滕文公上》中讲:“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那时人们是把周公和孔子看作一回事。《荀子•儒效》中也是先讲周公,再讲孔子。出现于汉景帝、武帝之交的《淮南子》《要略》中明确讲:“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

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他将孔子列入“世家”,在《史记》中不惜笔墨描述孔子恢复周礼、折中六艺的功绩,以其如椽巨笔,对周孔之道、六艺之统及礼乐思想的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司马迁写《史记》已是在汉武帝尊儒时期,但他只是把孔子作为“六艺”的权威解释者而尊重的:“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这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稍后一些的汉宣帝在训斥偏好儒术的太子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可见宣宗也是把儒家学说视为“周政。”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这一总括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客观的。《汉书•儒林传》中上来就讲:“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可见汉时人决未把孔子视为儒学的开端。到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讲:“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贞观政要•慎所好》)就是到了宋朝,《宋史》《儒林传》中所载诸生,仍多周孔兼称。任继愈先生曾写过《再谈儒家和儒教》一开头就讲:“讲到儒这个名称,一般人都会把它和孔子联系起来。但是,儒家或者儒教这一套学问,却不是孔子发明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孔子到现代不过两千多年。孔子的学问,继承了此前二千多年的文化成果。”孔子只能说是“周道”的阐释者、也许在某些方面还可以说是发扬者,但肯定不是创立者。而且在很长历史时期里,儒家思想也的确一直被称为“周孔之道”。

“孔孟之道”

唐朝中期的韩愈提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认为周孔之道上承圣王,下启后儒,周公兼有事功与言论之长,但更倾向于君王一系的“治统”,而孔子开出“道统”,传到孟子却断了。这个道统在韩愈看来,主要是“仁”“义”之道而非礼乐之道,这是“周孔之道”向“孔孟之道”转变的开始。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单独成书,加上《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亲自撰写了后来成为清清两代科举考试教科书的《四书集注》,这样“四书”的地位超过“五经”周公的地位下降,孟子的地位提高,孔子的地位凸显,从此以后,“孔孟之道”的称谓后来居上,“周孔之道”反倒掩而不彰了。

“周孔之道”和“孔孟之道”的区别和联系

总的来说,“周孔之道”和“孔孟之道”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周孔之道”的观念比“孔孟之道”更悠久。孔孟之道的源头是周公之道。周公礼乐与孔子思想相结合,即周孔之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主脉。周公提出了“敬天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等一系列思想,这些后来都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之礼特别重视“德”的内在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还有这样一句话:“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这是说周公制定《周礼》,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仪的原则,是判定其道德操守好坏的标准,以道德操守来处理事情,以处理事情的业绩来计算功劳,以功劳大小来决定获取报酬的多寡。所以王国维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从思想上看,周孔之道或周孔之教中的“周”,更多地代表了原初儒学中“礼”的观念,“孔”则主要关乎儒学中“仁”的思想。可以说,正是“仁”和“礼”的统一,构成了原始儒家思想的主体。从儒学的演化看,以孔孟之道为关注之点,往往侧重于“仁”的内化(心性);注重周孔之道,则趋向于肯定“仁”与“礼”的统一。

“周孔之道”和“孔孟之道”的区别主要在于,“周孔之道”是礼乐之道,是通过礼的规范作用和乐的调和作用来调和规范人际关系,维护周的统治,达到“天下归心”的效果。“孔孟之道”是仁义之道,是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试图通过统治者施行仁政,以德治民来恢复周礼(孔子)或重建封建社会的礼乐文明(孟子)。但是孔孟的努力和当时社会上各诸侯国追求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中获胜的需求背道而驰,所以不可能为统治者所采纳。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国家统一,天下稳定之后,对于重建社会秩序的作用却很大。从这个角度讲汉武帝“独尊儒术”和儒家学说成为战国传统主流思想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纵观中国历史治世尊孔,乱世反孔,是一条铁律,无法超越和改变。

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由孔孟之道回到周孔之道。这一意义上的回归,意味着在更高的历史层面上达到“仁”和“礼”的统一,对于正确理解儒学渊源和思想本质,重建礼仪之邦,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转载请注明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
  • 本文出处: https://kxion.com/article/1087.html
  •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或修改。

提交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用户评论

    当前暂无评价,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