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孔子都推崇周礼,那西周社会是不是很美好?

史鉴君曰1229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孔子形象图

有网友问:就连孔子都推崇周礼,那西周社会是不是很美好?

其实,这里需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孔子推崇的不代表就一定是好的。

我们要明白孔子推崇周礼的时代背景,全面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根源、社会背景等,才能正确理解孔子为什么推崇周礼。在孔子的心目中,西周是很美好的,尤其是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他的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整思想体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可以很好地维持原有的社会统治秩序。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而此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形象图

那么,孔子要在哪里寻求自己理论的依据呢?这时他只能往前推,一直找到西周初创时期的周文王、周武王时期,以及周公旦执政时期的周成王时期的西周社会治理状况,来为自己的学说做支撑。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背景,后世的儒家逐渐形成一个理念传统:是古而非今。孔子之后的儒家门徒只有通过不断地美化古人,美化古代帝王,美化古代圣贤,来支持自己学说的正确性,来坚定自己对儒家学说“仁”与“爱”的信念。

孔子一生都在传播和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四处游走十数年,但是十数年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君主愿意采用他那套不合时宜的主张,最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回到鲁国进行讲学,把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学说传授给自己的门人,以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关于周礼,它不过是用来维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的一套礼仪制度而已。

说到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文化,不能不提到《周礼》、《仪礼》和《礼记》,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电影《孔子》中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形象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周礼》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

《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周礼》是儒家以人法天(天生万物,为而不害,人从天道则以人类为本)的理想国纲领。

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西周社会,是孔子所梦想的社会。作为一派学说,孔子推崇周礼,倡导周礼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后世很多孔子的门徒日渐走上教条主义,最后历史上也就出现了像王莽一样的不切实际,一味复古的儒家流派。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友谊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