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朱熹的第八个孙子!家训家风令人感佩!万代颂扬!

朱氏宗亲家族909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重德修身和合齐家”的故事-

公元1200多年前的某一天清晨,旭日的阳光刚刚洒至太湖湖面,一位老人坐在船头,受捧书卷,若有所思。

他叫朱钰,朱熹的第八个孙子,南宋端平年间,来此担任长兴县令,在往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朱氏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经久不衰。其中让这个家族最引以为豪的,就是“重德修身,和合齐家”的家规家训。

当年朱钰辞官隐居,将落脚点定在长兴白溪村,专心传播和发扬爷爷朱熹的理学思想,如今,在现代文明的映衬下,白溪村依旧安静祥和。

朱姓是这里的大姓,约占全村的90%,据《长兴紫阳朱氏宗谱》记载,白溪朱氏可谓名人辈出。明清时高中进士、举人者达数十人:朱一儒、朱文龙兄弟俩在隆庆四年同榜中举;朱一儒的儿子朱凤翔、侄儿朱汝器也在万历十七年同时金榜题名,成为朱家最早的进士;朱汝器的弟弟朱汝鼇于万历三十二年再中进士;清代又出了朱济、朱钤两位进士——可谓“一门五进士”。

历史记载的这些朱氏后人,都传承了朱子家风,为官有政声,造福一方百姓。

如今醒目的《朱熹家训》正悬挂在白溪朱氏宗祠大厅的两侧。“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意思是说,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这些清晰的字眼,早已化为谆谆教诲,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

《朱熹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字字珠玑,是朱氏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

-关于“朱氏宗祠”-

这座占地4000平米的祠堂为明代晚期建筑,白墙黛瓦,雕梁画栋,浸透着江南独有的风味。宗祠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朱钰始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朱时忠扩建,崇祯末年(约1641)隐士朱升重建。

古朴厚重的宗祠内,刻着《长兴紫阳朱氏宗谱图》,载录从第一代世祖朱熹始,以第三代世祖朱钰和第十五代世祖朱升为主脉,传承清晰,脉络分明。

朱升,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氏的第十五代世祖,八岁能文,九岁补诸生,书画双绝,能诗文,是明末的大才子。

朱升一生践行《朱子家训》,辞官归隐回到白溪后,他在朱氏宗祠旁边建造了一座画庄,开办私塾,给朱氏子弟讲解经史子集,立品敦行。如今,故人早已远去,但他给后人留下的画庄历经一代代流传和演变,成为现在长兴县第八小学重要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打开一本本记载长兴历史的史籍,我们仿佛看到严明的家训教导下,文人子弟在长兴继承传统、言传身教、美誉兴邦。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长兴,在优秀家风的影响下,“和合长兴”已然成为一派不同的景象——天地人和,锦绣长兴。

教育片《重德修身和合齐家》以纪实的手法,全景呈现了自古以来长兴好家风好家训的传承。教育片从南宋年间开始讲起,追溯了当时任长兴县令、朱熹第八孙朱钰辞官后隐居在现今太湖街道白溪居委会,专心传播和发扬朱熹的理学思想,大力弘扬“为官者清廉,为人者正直”的立人之本的史料。

随着历史的变迁,朱氏后人谨遵朱熹《朱子家训》的谆谆教诲,《家训》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思想准则不仅浸润着朱氏后人的心灵,还逐渐传递至周边百姓。

与朱氏家族一样,在长兴,从古至今,无数个家风家训早已成为一种精神传承,融入到了长兴人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大气包容、奋勇拼搏的长兴民风

征 稿

为配合朱氏资料发布分享,现向各位宗亲诚征有关全球朱氏的各类稿件,如名人风采、各地族考、古籍资料、历史古迹、家风文化、书画诗词、国学经典等方面内容稿件。

寻根寻亲:登记直接点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