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马岱斩魏延后消失不见、正史中马岱是怎样的结局?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余无复言。”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岱追随兄长马超逆战曹操于潼关。九月,马超兵败,马岱随马超退军回到陇上郡县。
建安十八年(213年)九月,马岱随马超投奔汉中依附张鲁。
建安十九年(214年),张鲁家将杨白等人害怕马超才能,要迫害他。马岱随马超奔往蜀,刘备派人迎接马超军。马岱随马超围攻成都,刘璋惧怕马超,不到十天就投降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了以后,魏延、杨仪争权,马岱奉杨仪命率军斩杀魏延。
建兴十三年(235年),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率众伐魏,为牛金击退。
《三国志·马超传》: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典略曰: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
《三国志·马超传》: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典略曰: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於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
《三国志·马超传》: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於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三国志·马超传》: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典略曰: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三国志·魏延传》: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晋书》: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马超: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陈公笃:延因争功夺柩而叛,幸侯早伏马岱以诛之,否则蜀漠早危。

马岱墓遗址位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之处。其墓虽不甚宏大,周围却是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围绕,无侵葬野坟。墓前有石桌祭台有石碑,碑高约二米,碑上刻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约3米。1950年代曾于封土下发现花边砖,砖上隶书“马岱之墓”字样。
广汉市向阳镇(与青白江接壤)在修大件路时也发现马岱碑,现存于政府院内

马岱画像
马岱的字
德山
根据《北堂书钞》引用谢承《后汉书》记载,马岱字德山(此为《北堂书钞》误将冯岱 之名抄错为马岱,与马岱无关)。
《后汉书·符融传》:(符)融益以知名。州郡礼请,举孝廉,公府连辟,皆不应。太守冯岱【谢承书曰:冯岱字德山。性慷慨,有文武异才。】有名称,到官,请融相见。
谢承《后汉书》:马岱,字德山辟,司徒刘宠府与四府掾属,并诣台集议边事上奉议边○今案陈俞本马作冯无上
伯瞻
马岱字伯瞻一说,是因为日本的三国研究者在中国的地方志·《陕西省扶风县乡土志》发现有“马岱字伯瞻腾之从子蜀汉拜平北将军封陈仓侯谥曰武侯”的记载而来。
《扶风县乡土志》卷四:马岱字伯瞻、腾之从子。蜀汉拜平北将军、封陈仓侯、諡曰武侯。
依据为《江都县志》中有“马岱字伯瞻成化丙戌进士。”及《甘泉县志》中有“马岱字伯瞻江都人成化丙戌进士”,而两书的年代又似乎要早于《扶风乡土志》,扶风县乡土志一书将此马岱误认为三国时的马岱而错误记载。
仲华
马岱字仲华一说,是出现于民国时期,周大荒所著的小说《反三国演义(又名反三国志、超·三国志)》中作者周大荒给马岱起的字,是否有任何依据,作者似乎没有说明。
避难
《山西通志》记载,马岱避难,改名黄岩,后来和马超相认才还名马岱。
后人
《清史稿》中记载,马岱的后人居住在黎州,今四川汉源北,明废入本州。
《山西通志》:平陆县野马圪塔,在县东四十五里地近,清涧沟沟底。有石寨山壁镵“将军黄岩”四字,县志岩即马岱也,少孤与母避难,侨黄姓室,因名黄岩时,牧马于此。长投马超复姓。
《清史稿》列传300土司二黎州土百户,汉马岱后。
马岱是蜀国中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之一,其名声虽不如自己的兄长马超,但是在蜀国后期,马岱的存在对于蜀国来说尤为重要。

《三国演义》中,马岱最后出现的场景便是斩杀了魏延,从此消失不见。那么在正史中,马岱有着怎样结局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索一下正史中的马岱是怎样的存在,以及最终的结局。

马岱三国时期的人物关系:父亲马腾、兄长马超
《三国演义》中的马岱生涯以及结局
在《三国演义》中,马腾接到了汉献帝的旨意去许昌,于是马岱初次登场便是随父亲马腾进入许昌,然而却被曹操将其父亲马腾以及其他所有子嗣均杀害,只有马岱乔装才躲过了一劫。
马岱将这件事情禀告给了兄长马超,马超随即起兵攻打曹操,马岱常伴马超左右。

建安十九年,刘备攻打益州刘璋,马超与其从弟马岱救援刘璋,马岱出战张飞,大战十余回合败下阵来。后马超与马岱投降了刘备。
马岱再次出场时,刘备已经去世,刘禅登基,马岱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后马岱与诸葛亮南征孟获,北伐曹操,作为诸葛亮身边的一位得力干将,能完成诸葛亮交代的任务,深得诸葛亮的信任。
诸葛亮北伐时病重,临终前授命马岱:大概意思就是魏延有反骨,怎么样可以杀掉魏延。于是马岱偷袭魏延得手,斩杀了魏延,完成了诸葛亮交代的任务之后,同时也消失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那么在正史中马岱是怎样的一位将领,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我们从马岱投奔蜀国说起。当时刘备正在成都围攻刘璋时,马岱随兄长马超一起投靠刘备。成都城内听到马超的名号,惶恐万分,刘璋当即投降,当刘备自立汉中王时,任马超为平西将军,马岱一直跟随在马超左右,并没有记载马岱作为什么官职。
直到蜀汉章武二年,马超去世,临终前上书刘备:“臣家族200多人全部被曹操杀害,只有堂弟马岱,让他来处理臣的宗庙祭祀,将其托付给陛下,没什么说的了”。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正因马超这一段话,马岱官至平北将军,晋爵陈伦侯。本应平步青云的马岱,应该出场率会提高。实则在《三国志》中记载只有寥寥几句,也没有自己独立的传记。
只是在马超传记最后对马岱进行了几句描述,以及下文要提到的魏延,马岱在魏延传中也有几句描述。

直到诸葛亮北伐去世以后,马岱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当时诸葛亮去世前安排北伐撤退计划,将撤退大权交给了杨仪,并且说道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不必管他。
杨仪与魏延很不对付,处处对立,于是杨仪借此机会,给魏延挖了一个坑,激怒魏延。魏延此人心高气傲,不愿甘居人下,杨仪趁此机会派马岱斩杀了魏延。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这也是《三国志》中马岱最后出现的场景。
马岱杀掉了魏延,应该可以说走上了人生巅峰,怎么会消失不见呢?
其实在《晋书》中还有一段描述记录了马岱之后的事迹,马岱独自领兵进攻魏国,被牛金所击败。
“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晋书,宣帝.本纪》
这是马岱最终的事迹,从此便真正的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不过可以猜测到,马岱独自领兵进攻魏国,说明当时马岱已经升官发财,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在这场战役失利以后,马岱有几种结局:
1、马岱自知能力不足,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2、马岱病逝
3、马岱立下军令状、失败被斩
还有一种坊间猜测,马岱被杨仪当“枪”用,杀掉了魏延,羞愧难当,辞去了官职。可是在晋书中还有马岱的存在,所以这种猜测不成立。
无论哪种结局,都无从考证,我们不能只靠凭空想象去猜测。按照历史的依据,以上三种可能是极为接近的。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晋书》
演义中马岱为何突然消失了。
在战争年代,由于种种原因,马超的宗族全部被人诛杀。最惨的时候,连马超留在汉中的儿子也被曹操交给张鲁杀死,这让马超一直耿耿于怀。马超去世的时候,他为此专门向刘备上疏,其中说道这一点: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岱对于马超的重要性。马超将马岱作为马氏一族的唯一血脉看待,这才在临死的时候专门请刘备看顾。刘备也接受了马超的请求,封马岱为平北将军,陈仓侯。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的表现是十分活跃的。他的武艺并不算低。他和庞德作为马超的左膀右臂,活跃在各个战场上。在进入汉中后,马岱作为马超的先锋,入川来救援刘璋。
在这一仗中,马岱一出马就和魏延相遇。马岱和魏延战不十合,就诈败而走。在魏延追赶的时候,马岱回身一箭射中了魏延的左臂,打败了魏延。虽然在后来与张飞交手,战不十合而退,也显示了马岱的武艺不俗。
在最后,诸葛亮选择人实施锦囊妙计,假装和魏延一起造反的时候,选择了马岱。在这里,我们可以想到,诸葛亮选择马岱的原因。马岱这个人在蜀军中,也是不得志的人。我们看不到马岱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在这方面,马岱和魏延有共同语言,容易说到一块。最后一点是,马岱的武艺不错,可以胜任诸葛亮的任务。

在诸葛亮去世后,将军权交给杨仪,魏延肯定不服。魏延起兵去和杨仪争夺兵权的时候,平日里和他说得来的马岱就成了魏延的最佳搭档。魏延对马岱一点都不怀疑,还跟他推心置腹。马岱出的主意,魏延也言听计从。就这样,魏延一步步走进了诸葛亮设好的陷阱。
在杨仪打开诸葛亮留下的锦囊,让魏延按照诸葛亮留下的要求,大喊三声谁敢杀我的时候,魏延毫不戒备的照做了。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在魏延身后的马岱手起刀落,斩了魏延。不过,在《三国演义》中,马岱的从此就不再出现了。

历史上马岱为何消失了?
在现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托孤,接管蜀汉政权后,马岱作为诸葛亮手下的将领参加了北伐。可是,在历史上,对马岱的记述也是很少。我们只有从马岱最后追斩魏延的情节,推断出当时马岱是身在蜀汉北伐军中的。不过,在那次战斗中,出面喝止魏延军队的是王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岱在蜀汉军中的地位并不高。
从后面马岱受杨仪的指挥去追击斩杀魏延的行动来看,马岱的做法有些出格了。蜀军那么多将领,为何别人都不去,单单派马岱去,在这里面就透着几分诡异了。

我们从马超的作风来看,就知道他家的作风是不计后果,睚眦必报。魏延应该是和马岱有过冲突。再加上马岱承袭马超的家业,而在蜀军中名望不显,就可以看出这么多年马岱心中的压抑了。马岱的爵位、封号和魏延相差不多,但是在功业方面相差就太多了。这可能就是马岱斩杀魏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知道,魏延的死是因为争夺军权的内斗。蜀军中同情魏延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在魏延死后,魏延多年的老搭档吴懿成为接管汉中的将领。他们对马岱落井下石的行为也不会赞同。
而马岱虽然投靠杨仪,可杨仪也是诸葛亮利用的对象。在诸葛亮去世前,已经向刘禅推荐蒋琬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杨仪将蜀军带回蜀中,他的利用价值就已经没有了。杨仪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力,调任虚职。这使得杨仪十分不满,成天牢骚满腹。最终被费祎出卖,被逼自杀。杨仪的下场如此,可想而知,那么投靠杨仪的马岱的处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马岱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后一次,是在这次北伐撤回的第二年,马岱率领军队对曹魏进行了一次进攻。这次进攻最终被司马懿手下的将领牛金打败,史书上说的是被斩首千余级。
在这短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岱在历史上最后的努力。诸葛亮临去世的时候,已经定下了休养生息的策略,并让蒋琬执行。而马岱的这一次北伐,是诸葛亮去世后的一次余波。马岱能够率领军队,违背诸葛亮和蒋琬的意志,去进行北伐,可见当时马岱的权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因为马岱自身是平北将军和陈仓侯,魏延死后,他就成为蜀军最高职位的人。可是,这一次北伐却失败了,还被斩了千余级。这说明了马岱没有能力承担起北伐的重担,同时在要求修生养息的政策下,马岱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实施自己的理想了。
因此,在诸葛亮和魏延去世后,虽然马岱的职位最高,但是国策并不允许继续北伐。马岱强行进行了一次北伐,却遭受了惨败。在这种情况下,蜀汉政权中防御保守的势力占了绝对的上风。马岱就此失去了继续北伐的机会。年事已高的他,只有承担着马超让他延续马氏血脉的托付,就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
私域运营指什么?私域流量又有哪些好处? 如何做好私域流量的引流? 2023-05-26
-
知乎跳转微信是如何通过天天外链实现的? 2023-05-25
-
抖音如何实现明星引流微信,抖音kol引流微信,抖音达人引流微信, 2023-05-24
-
抖音微信流量看得见,引流获客如何才能摸得着? 2023-05-23
-
推广引流神器-天天外链!抖音小风车跳转微信 2023-05-18
更多相关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