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了凡四训》46有十个方面的方法,可以做到随时助济社会

知本学社1938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原文】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译文:为人处事,遇到机缘就救济大家。简单的说,救济大家的方法,大约有十种:

第一、是与人为善。要友善地对待周围的人。

第二、是爱敬存心。不论什么样的人,都要心存爱与敬。

第三、是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美意,并且成全别人是一种美德。

第四、是劝人为善。劝他人多多做善事,不可教人行恶。

第五、是救人危急。锦上添花的事可以不做,但雪中送炭的事情一定要做。

第六、是兴建大利。有大利益的事情要坚决去做。

第七、是舍财作福。财去人安乐,不可以守着财富不放,而应该用钱财多做有益的事。

第八、是护持正法。正法,指的是正确的信念、正直的行事方法。

第九、是敬重尊长。凡是年纪高、德行高、地位高、学问高的人,我们都应该敬重。

第十、是爱惜物命。时时滋养感恩的心。

理解:这十条应时时记忆在心。在后面将逐条进行解读。这里不做详细解释。综合起来看,这十个方面虽然看似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别出类似的情况:

从己身内外看:内存一颗善心,外行利他之事。内外兼修,积德之路。

从人、事来看,也是两个方面的事:如何待人,如何处事。每一件事的两端都对应着人,做事就是做人。

从求与得来说,也是两个方面的事:舍什么,得什么。舍的是身外之物,取得是内心的升华。

但从根本上讲,不论哪个角度,其实都是推己及人,也就是儒家说的“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不论是“己欲”,还是“己不欲”,都是由己而他。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