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班级读书会(线上)《道体学引论》、《理想国》讨论分享会

一八政学班SISofRUC1082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读书分享会第三期

2021年1月24号,班级学习委员苏荣川同学组织了班级第三次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分享会使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讨论分享的是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的前四卷和丁耘教授的《道体学引论》。

李亚清|《理想国》前四卷简单梳理

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在与克法洛斯的交谈中提到了“正义”的问题,并且通过对话对于玻勒马霍斯的“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和色拉叙马霍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进行了反驳。

第二卷中,格劳孔概述第一卷中“正义”的两个概念的相关内容,苏格拉底通过寻找正义的城邦中的正义来找到个人的正义——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有相似之处。接着,苏格拉底描述了城邦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农民、手艺工人、商人、店老板、艺术家、诗人、理发师等各种职业者,最终城邦需要一支“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的军队。这样的城邦护卫者需要通过音乐和体育的教育来达到。

第三卷内容承接第二卷中关于护卫者的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删减诗篇、高贵的谎言等内容。

第四卷内容主要涉及:这个正义的城邦的建构的完成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城邦的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四种美德的界定,个人的灵魂中欲望、激情和理性的界定。并且由此回答了第一卷中“正义”是什么的问题。灵魂内部秩序井然只是灵魂的一种状态,灵魂内部的争斗不和则有很多中情形,由于灵魂的种类多样,也会导致政体种类多样,换言之政体其实与灵魂相对应。

李亚清同学分享结束后,全东明同学提出两个问题“正义的人有没有?”“如何区分一个人是否正义?”,谢婧洲同学也参与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苏荣川|关于政治哲学的思考

目前有关政治哲学的思考目前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回到上学期学习思潮与思想史中,不禁发问哲学与政治哲学是怎样的关系?我们一学期学的是哲学还是政治哲学?施特劳斯认为政治哲学即是让政治用哲学的方式思考,这在中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是如何实现的?其次,通过阅读《道体学引论》,丁耘老师指出了中西方哲学在道体论与本体论上的根本分野,不同于以存有为核心的本体论哲学,道体有虚静,活动,存有三义,由此中国哲学乃至所谓中国政治哲学对于诸如正义,善,德性等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既而产生了中西政治的分野。再次,简单回顾宋明理学,即程农老师所讲理气论,心性论和工夫论,宋明理学在批判佛老中其实借鉴了道家关于太一(道体),以及禅宗关于心性方面的思考,回顾宋明理学是再次提问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关系。最后,借鉴各方说法对中西哲学有一个简单比较,具体是比较了《中庸》中表示“生”与“成”相统一的诚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相较之下西方更注重逻辑推演和本体存在,中国哲学似乎更多结论性的比喻,以此逼近空虚无言的道。

苏荣川同学分享结束后,王晨旭同学、李亚清同学参与了讨论。

自由讨论

在两位同学的分享结束后,同学们交流了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推荐了一些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如阿兰布鲁姆的《巨人与侏儒》、张广生老师的《返本开新》、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儒家经典等。

下次读书分享会计划时隔一周,大致在1.30或1.31,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交流讨论。

读书分享会第三期

编辑/文案/图片:2018人大国关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班委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