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思录孔学·每日解经丨第688期

孔经堂1147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中学·新思录

内心谦下是功

外行于礼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

应用无染是德

孔子论诗

【原文】

“君子不尽利①以遗民②。《诗》云:‘彼有遗秉③,此有不敛穧④,伊⑤寡妇之利。’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⑥不力珍,大夫不坐⑦羊,士不坐犬。《诗》云:‘采葑采菲⑧,无以下体⑨,德音莫违⑩,及尔同死。’以此坊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

【注】

语出《礼记•坊民》。又《春秋繁露•度制》记有“孔子曰:‘君子不尽利以遗民’”一语,本书不重复译注。

【解】

①尽利:占尽利益。②遗民:留给百姓。③遗秉:遗留下来的禾把。④穧(jì):禾穗。⑤伊:正是。⑥食时:食用时令物品。⑦坐:杀。⑧采葑采菲:杜预注“葑菲之采,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⑨下体:根茎。⑩德音莫违:郑玄注:“夫妇之言,无相违者。”

【译】

孔子说:“君子不占尽利益而要留给百姓一部分。《诗经》上说:‘那里有遗留下来的禾把,这里有撒在地上的禾穗,这是留给寡妇们随意捡拾。’所以君子当官就不种地,田猎就不打鱼,食用时令物品不追求山珍海味,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狗。《诗经》上说:‘采葑菜来采菲菜,勿因根丑而厌弃,夫妇之言不违背,与你共同去赴死。’用这种办法来教育防范百姓,百姓还有见利忘义,并且因此而丧生。”

本文节选自《孔经三卷》

本书简介

《孔经三卷》是孔子去世近两千五百年,后世学者对孔子思想学说做出最为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类译注,全书共三卷三十六论,通篇按照【原文】【注】【解】【译】的体例依次展开,既方便专业人士查询检索,也方便一般学者浏览学习,做到了“一书在手,孔学毕治”。

“中学•新思录”是邓立军在《孔经三卷》基础上,拟对“经”“史”“子”中所有可以震撼灵魂、启迪心智的思想内容,按照“四句话”的形式做出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归纳整理,以飨大众。

◇“中学•新思录”由邓立军创作,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

◇“孔学•每日解经”摘自《孔经三卷•主张卷》,转载请注明;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