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与熏香祛疫避瘟的传统外治法

新闻晨报沪喆学堂1957 次浏览0个评论2024年09月19日

从2020年1月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已过去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国人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但尽管如此,新冠疫情依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疫情防范不可松懈。

对于疫情防控,中医疗法有据可依,而熏香疗法沿用至今。

公元217年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作《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文中描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那场疫病流行的悲惨之状,并且明确指出:“疠气流行”乃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的原故,并非“鬼神所作”。而且生活卫生条件及饮食营养低下的老百姓被传染疫气的多,反之锦衣玉食的贵族得病的很少。

古时贵族生活条件优越,有条件注重个人卫生及用餐为一人一席之分餐制,因此较有效的隔离防预了疫气的传播。

至于曹植认为可笑的“愚民悬符厌之”其实亦是有一定的作用,悬符即悬挂桃符类辟邪之物,流传至今端午之门前悬蒲艾亦是古人悬符之遗绪也。瘟疫在我国历史上很早便有记载。

《周礼·天官·冢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季春纪》亦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古人已认识到瘟疫四季皆有可能发生,而春季若时气不正,则瘟疫尤为多发。

由此亦产生了对于瘟疫流行的预防与治疗的方法。历代医书中于疫气瘟病的预防治疗多有记载,散见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草纲目》、《普济方》、《遵生八笺》、《温疫论》、《广瘟疫论》、《松峰说疫》、《瘟疫明辨》、《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理瀹骈文》等等历代的医籍中。这些医书不仅记载有大量内服的药剂方,亦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外治之法。

中华传统医学中外治法有:熏、洗、浴、佩、戴、闻、吹、熨、围、裹、贴、敷、涂、针灸等,其中佩戴香囊、熏香法尤为方便安全、广泛易行且行之有效,自古以来受到医家的重视及民众的喜爱。例如端午之佩香囊祛疫已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

较早的佩戴方及熏香方,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其后以明清两代的医书记载为多,尤其在明代传染病学大家吴有性先生辨明“瘟疫与伤寒相类而分途”“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瘟疫自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创立“戾气”病因学说,着《瘟疫论》。清代乾隆嘉庆间名医瘟病学家刘奎《松峰说疫》中大篇幅的记载整理了历代对于瘟疫的外治疗法。晚清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更是历代中医内病外治法集大成者。

熏香与佩戴香囊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中“闻香治病”、“衣冠疗法”的具体运用。佩戴与熏香的预防治疗作用在于药物挥发之气味,作用于口鼻及肌肤穴位,经气血经脉循行全身,从而产生效果。故芳香化浊、理气开窍、解表发散、祛风清热等香药类中药为主,如藿香、丁香、苍术、白芷、薄荷、川芎、菖蒲、檀香、龙脑、木香、细辛等。

现代药理亦证实,熏香与佩戴香囊法所选用的药物,所含挥发油等较多,大多具有抑菌、消炎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改善血循环等作用。同时自然草木植物之清香可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情绪之变化亦会影响人体气机之变化。因此熏香及香囊所散发的天然清香气味,可使人心情舒畅,以达到气机调畅之目的。

千百年来熏香与佩戴香囊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中的内病外治法,将继续为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沪喆学堂定制清禄书院手工制作的祛瘟避疫防流感佩戴香包完全按照199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所收录之预防流行性感冒外治佩戴医方和合。香包配方为:广霍香,公丁香,云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茅苍术,北细辛,均等份。

广霍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公丁香:温中降逆、行气止痛、温肾壮阳。

云木香:健脾和胃、调气解郁、行气止痛。

羌活:散寒祛湿、祛风止痛、消炎解毒。

白芷:祛风解表、辛温散寒、通窍止痛。

柴胡:清热解表、活血理气、镇静解痛。

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茅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除障明目。

北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抗菌消炎。

图为老师们手工制作避瘟香包

此香方具有较好的抑制致病菌、广谱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通窍解热作用,有一定程度的调节免疫功能,能够较有效的预防流感及呼吸道流行性疾病。

本香包可佩挂于颈上,或用别针挂于衣襟上,香袋距离呼吸口鼻越近则效果越佳,有效期自开袋使用起,一个月内最佳。

避瘟香(线香、盘香)出处:参考清代宫廷《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医方《逼虫香》、《避瘟丹方》。

组方:乳香、南苍术、北细辛、甘草、川芎、降真香、白檀香、白芷、广藿香。凡遇四气不正,瘟疫流行,宜常烧之,不致传染,岁末多烧,可以避邪,可以避瘟。空室久无人住,积湿容易侵入,预制烧之,可以避害。

本香品精选道地香药,以祛疫避瘟功效为主,药香气温厚浓郁,留香干净清爽。

乳香:通经止痛、活血行气、清肺化痰。

南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除障明目。

北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抗菌消炎。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抑制病毒。

川芎:行气开鬱、抗菌消炎、祛风止痛。

降真香:抗菌消炎、辟邪恶气、活血化瘀。

白檀香:行气温中、镇定安神、抗菌散寒。

白芷:祛风解表、辛温散寒、通窍止痛。

广霍香:芳香化浊、祛风抗菌、发表解暑。

避瘟盘香规格:一盒五包,每包两盘,每盘两片,共二十片。

避瘟盘香规格:每盒30支左右。

避瘟盘香

避瘟线香

避瘟防疫优惠

01

避瘟香包原35元/只,现30元/只;

买4赠1,买8赠2,以此类推。

购买满12只及以上再赠涂香1个。

02

避瘟盘香78元/盒,买4赠1;

买6盒及以上再赠便携线香1盒。

03

避瘟线香60元/盒,买4赠香包2只;

买6盒及以上再赠涂香1个。

04

避瘟盘香+避瘟线香原价138元,现组合价125元。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沪喆学堂公众号后续报道

还有问题吗?

欢迎随时与我们团队取得联系。

作者:程依菁

编辑:程依菁

shmj2016@163.com

合作洽谈:

18121386092岳老师

13918960719程老师

更多相关好文

    当前暂无更多相关好文推荐...